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感悟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 关键字:小学,语文,爱因斯坦
  • 发布时间:2015-11-18 09:59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5)10-0010-01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是我们每一位老师的责任,也是我要进一步学习、完善、探究的地方。逐步在课堂上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逐渐走上教学前台。那么,究竟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培养引导他们更好更优的学习能力,我在平时做了如下的探索。

  一、用爱好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课程中穿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环节,活跃课堂的气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学习一些词汇的时候,可以分组进行,来比赛进行词语接龙的游戏,增加同学们的兴趣,也增加同学们的集体团队荣誉意识。课前布置学生感兴趣的题目,课后自主学习交流,用兴趣带动学习。可以说,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是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由进行讨论、交流,感受自主学习的快乐,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做到的。

  二、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新的小学语文教材具有综合性时代感更强,更适合现代小学生阅读学习的特点。在这种环境下,要想使学生保持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就要讲究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究,从中领会、发现自主学习的乐趣,学会合作交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主动掌握自主学习方法。例如,语文的学习本来就很灵活,在课堂上针对课文,不要呆板的生搬硬套,引导学生自主的对课文进行感悟与欣赏,启发他们的思维,让学生在自己联想的美好意境里,感受文字的生命和魅力。例如,语文教师事先布置学生们要在听课文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然后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课文,把学生也带进课文的意境里,作为引导者,教师应指导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长此以往,就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自然更高了。小组学习、兴趣爱好团、作品展示等等都是很好的方式。学生充分交流以后,要组织学生发言,老师要给予中肯鼓励的评价,要注意要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粗暴打断,培养学生自己思考、自主学习的兴趣。因为,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探究的能力。

  三、丰富语文课堂学习内容

  小课堂,大世界。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本上的基础内容,更要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课堂内容,讲究方式方法。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触及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感受,走进学生的内心。通过各种方式增强课堂结构的综合性,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语文学习效率更高。例如可以恰当适时地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形式,或者用一段音乐、一段影音,从形、声上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氛围。在学生学习一段知识内容后,可以适当地讲一些相关的文化小故事,比如一些成语故事,并配合使用多媒体软件,图文声并茂,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地学习环境和氛围里学习成语典故,相信这样的课堂设计,学生也会把成语记得更牢固,并且可以让学生回家给家长讲成语小故事,锻炼了学生们的口语表达和自我展示的能力。而且可以布置学生和家长一起准备语文知识文化小故事,每天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给大家讲故事,这样既丰富了语文课堂的学习内容,有锻炼了学生的台前表现能力,增加自信心。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走下讲台和学生成为朋友,一起声情并茂的读书、一起思维拓展的学习、一起轻松愉快的游戏、一起激烈开心的比赛。在课堂上适当放手,采用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从多个角度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且在课堂上下都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真正的为学生每一次小小的进步而开心,通过一句真诚的鼓励、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真心的微笑激励学生,真正的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以上就是我对平时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感悟与反思,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我要更加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素质,完善堂课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到因材施教,和我的学生做真正的好朋友,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会自主学习,真正做到快乐学习、学习快乐。

  王志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