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夯实七年级数学基础

  •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
  • 关键字:初中,心智,知识点
  • 发布时间:2015-11-18 11:12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5)10-0026-02

  同学们在进入初中以后,突然增加了很多学科,或者有压力,或者有兴趣,但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往往很多同学在学习一阶段后就慢慢的厌烦了,导致兴趣下降,基础知识都掌握不了。原因很多,现就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几点经验做一个简单的分享:

  一、把握阶段性教学,注重基础性教学

  学生刚进入初中,首先心智不成熟,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既不能像小学生时那样轻松面对,又不能立马完全的适应,比较茫然,怎么办?这是阶段性的原因,所以这个时候要不我好学生的心态变化,从简单基础入手,使学生在校的学习中不至于感到太重的压力,慢慢的积累,这样久而久之就能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基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在打基础的同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完全理解知识点。

  (2)解题中不会使用数学技巧,缺少举一反三的能力。

  (3)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不能完整地解题。

  (4)不会归纳知识点,没有养成归纳总结的好习惯。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在初一解决,那么面对初二难点多,初三考点多的教学性质,很多同学可能会出现成绩滑坡,相反,如果打好初一的基础,虽然难点知识点增多,至少在学习方法上是很容易适应的。

  三、探索和实践中解决问题

  1.用心体会概念和公式

  很多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对公式的理解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这样既缺乏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又不能对概念的特殊情况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单项式的概念,数字或字母的乘积,虽然很多同学记住了公式,但仍会忽略“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单项式。

  2.总结类型题,书会越读越薄

  数学学科的特点就是知识点灵活多变,适应不同的题型,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不同的题型,归结到一个知识点上,当你面对各种分类的题目,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用那些常用的方法,才能真正的掌握这门学科的窍门,做到举一反三,万变不离其中。

  3.勇敢面对自己的错我和不会的题目

  面对困难并解决困难,虽然需要勇气,但也是同学们必须面对的,一要找出错误的原因,更正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并在实际问题中演练,二要找出不足的同时面对完全不会的题目。一旦你做了这件事,就会发现,反复出现的错误就是你自己认为的小毛病,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懂,现在发现原来就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

  4.就不懂的问题,积极向他人请教

  这道理很平常,但就这一点很多同学都做不到。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对问题的重视不够、不求甚解,二是“脸小”怕被老师训被同学瞧不起。如果抱着这种心态,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学好,闭门造车只会让问题越积越多,最后积重难返。知识本身是有连贯性的,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学到后面时,会更难理解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失去兴趣。所以讨论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一个很难的题目,经过与同学讨论,你可能就会获得很好的灵感。

  所以我觉得勤学是基础,好问是关键。

  5.注重实战经验,考试是很好的历练。

  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平时成绩很好,可是一到考试就发蒙。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方面,一是考试心态不好,容易紧张;二是,考试时间紧,总是感觉时间不够,规定的时间不能够完成考试题目。心态不好就需要调整和历练,每次面对考试的时候,同学们都要试着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久而久之就会找到自己的节奏。做题速度慢,需要你在平时做题中调整速度,限定时间,逐步提高做题效率。我的建议就是平时的作业和练习,就当做考试来历练。而考试就当做平时做题一样轻松的面对。不要慌乱,避免紧张。

  以上是我个人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还望各位同仁给予指教,我认为教无定法,措施多样,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我们共同的探讨和研究,才能真正的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

  刘春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