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初探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5)10-0008-0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打破传统教学中学生机械地被动接受学习的模式:封闭的教学目的,单调的学习内容,僵化的教学方式,单一的教学评价。学生对学习有主动权和选择权,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学习,主动地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评价指标的设计、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自我监控和调节,基本特点为:自主性,民主性,开放性,发展性,创造性。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教育价值。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语文知识和其他知识全面、综合运用的过程,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的综合反映。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前提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尝试:

  一、积极创设情境,唤醒自主阅读兴趣。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阅读教学中我把学生放在主要地位,从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发展需要来考虑,制定教学目标,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课前努力为学生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幅幅迷人的风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一位位可歌可泣的英雄——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亲身去感悟、想象、思考、议论、评价、创造,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熏陶和感染,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自然会喜欢上阅读。如在教学《青蛙看海》一文时,我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波澜壮阔的大海,孩子们一下子被深深的吸引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趁机让他们用一个词语形容眼前的大海:波澜壮阔、气势磅礴——孩子们争着举起了一只只小手--正在孩子们兴奋之时我话锋一转:有一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也想看看大海,可是一座大山挡在他面前,你能帮他想想办法吗?听了这话,孩子们的劲头更大了。这时,我巧设悬念:这只青蛙到底看到大海了没有?咱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打开书读起来——教学中我又插放动画片段帮助孩子们理解松鼠巧妙的把高山化整为零变成一个一个的台级引导青蛙登上了山顶的难点,并鼓励他们练习给动画片配音,一方面训练了复述能力,一方面又让他们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最后,我又鼓励孩子们编演这个故事,并引导他们当小记者采访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节课孩子们始终兴趣盎然。是创设情境,唤醒了孩子们自主阅读的兴趣。

  二、尊重学生主体特长,激发自主阅读兴趣

  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还要灵活地“用”好教材。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根据实际灵活施教,大胆地选用富有时代气息、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的好文章,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其次,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给学生权利,让他们主动去选择。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书,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去学习,读最令自己感动的部分,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自己设计汇报表现方式——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我就结合小学生好表现自己这一心理特征,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学习,自主设计汇报方式,学生思维特别活跃,汇报方式也各具特色,有朗读,有诗歌,有唱歌,有解说——然后我让四个组分别推选一名代表当船夫向游客介绍威尼斯、小艇及驾驶技术招揽游客,其余同学扮演游客,课堂上又一次掀起了高潮:船夫振振有辞,游客也各施所能--是自主选择,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三、搭建自我展现平台,培养自主阅读兴趣

  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认可。小学生也不例外。阅读教学中我利用孩子的这一心理需要,努力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如朗读、背诵、编演课本剧、讲故事、办小报、给诗歌配画、给动画片配音,仿说,仿写——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如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轻声读,放声读,默读,看图读,边想边读),也可以和同学合作读,或者向朗读好的同学挑战读等,再把自己独特的感悟大胆地展示出来--如学了《水乡歌》我引导学生学习文中的表达方式赞美自己的家乡玉龙,学生积极性特别高,争先恐后,一位同学站起来抢着回答说:玉龙山美。的确玉龙的山座座青山紧相连,特别是玉龙雪山上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从海拔1800米的金沙江河谷到海拔4500多米的永久积雪地带之间,有着亚热带到寒带的多种气候,种类繁多的植物,按不同的气候带生长在山体的不同高度上,组成了非常明显而完整的山地植物分带谱。成为滇西北横断山脉植物区的缩影,有“植物宝库”的美誉。这样,学生经过亲身感悟、发现,创造,真正有感而发,感受也各不相同、幼稚中透着对万物的思考,不仅体验到学以致用的喜悦,还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四、及时多元评价激励,发展自主阅读兴趣

  要发展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还需要多元化的评价激励。作为教师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时地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地评价激励。如一句精彩的发言,一个独特的看法,一次小小的进步,一个细心的发现——都应该给予恰当的肯定。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真诚的肯定,一次亲近的举动——都能给孩子们巨大的信心!这样,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信心,会更加积极主动的阅读。

  五、拓展阅读空间,养成自主阅读习惯

  课堂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教材只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阅读的需求,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也有明确的规定。教学中,我联系生活和学习实际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收效显著。如学习《要好好学字》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毛主席的故事,欣赏毛主席的诗词:《咏梅》、《长征》、《沁园春·雪》等,通过阅读,学生不仅对毛主席有了深刻的认识,还被这些震撼人心的诗词深深地吸引了,他们小小的心灵也被感染了。于是,我趁热打铁,组织孩子们开展“走近毛主席”主题队会,孩子们分别用讲故事、诗朗诵、演课本剧、唱歌、跳舞的方式表现着自己对毛主席的爱戴、敬佩之情,让人感触颇深。学习《青蛙看海》一文时,我鼓励孩子们读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学习《大禹治水》时我鼓励他们读神话故事,学《孔繁森》时我推荐他们读新时期党的好干部的动人事迹——在大量的阅读中,孩子们不仅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而且深深地爱上了阅读,逐渐养成了积极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

  和建芬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