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摘要】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洋溢着生命语文的特点,高效语文课堂的打造,关键看教师能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看教师能否做到走进文本,演绎文本,升华学生对文本的体悟,营造高效的语文课堂。高效的语文课堂是兼顾学生知识的汲取、情感的融合、个性的张扬、习惯的养成的过程。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 有效性 培养学生 走进文本 高效 教师 解决问题 语文教学 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5)10-0006-02

  语文实践活动是以组织活动、实践活动为主要途径,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探究性、创造性为主要内容特征,表现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交流,在亲身完成和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能力的一种综合活动。如何体现新理念,上好语文活动课,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教学。

  一、以教材为依据,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因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材是课堂教学资源之一。因此,要上好语文课的前提是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合作探究知识,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拓宽语文内容,使学生在广泛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1.利用自然、生活中的资源,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由原来的直接告诉学生应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又培养了创新精神。如课文《只有一个地球》《宇宙生命之谜》,课前学生提出了“为什么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地球之外是否有我们生存的另一个星球?”等问题,为学生有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树立环保意识,让他们搜集有关资料,查找我国资源状况,利用节假日调查、写调查报告,了解家附近的环境情况,写出自己的感想建议,或者把常见的环境污染、乱砍滥伐的情景写下来,通过课堂交流,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学生提出的问题。

  2.利用课外书籍、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了解作品背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学习课文前,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剪贴、作笔记,有条件的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资料,获取信息。课堂上汇报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比如教学“古诗诵读”、“写春联”活动课,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古诗、春联的了解比老师多。

  他们自己搜集资料,进行自我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对于提高课堂学习兴趣有很大的效应。

  3.开展小组学习,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学习、表达,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在课堂上分小组进行学习,是培养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有效形式。学生在小组里学习,选择喜欢的方式,喜欢的段落,创造民主和谐的氛围,给学生提供探究和创造的契机,如“学创诗歌”这堂课中,学生在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诗歌,谁都愿意表现自己,热情很高。而教学《信任》一课,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欣赏揣摩、诵读,让学生走进语言的欲望。通过圈、点、勾、画、动口、动手、动脑,在语言实践中自悟、自得。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语文活动课的中心所在

  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衡量语文实践的标志,如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应从学生感兴趣的语文活动内容入手,如辩论会,像“我们小学生该不该多看电视?”,“如何正确上网?”等话题。十分钟演讲、我最喜欢的名人名言、我当小记者、设计广告词及绘画日记、新书介绍、写对春联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仅兴趣浓厚,还与系统的语文知识的掌握紧密联系,从而由活动带来了学习的热情。例如,在修改作文活动课上,刚开始学生不会修改词句,只有写几句简单的评语。那么这项活动的下次就是准备以如何修改词句为内容展开讨论或练习,学生就会在近期内对这方面的内容主动进行探究,一看老师批改的作文,二看有关作文之类的资料,活动具有连贯性,前一次为后一次活动打下基础,而后一次的内容逐步增加,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创新,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发挥。再如教学以“春”为主题的语文活动时,每个学生说出与“春”有关的词语,背诵与“春”有关的语句、古诗,在说词、背句时,为培养合作意识,先在小组中比赛。在设计语文活动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水平,使学生动手说话,自我评价,每次活动结来束时,用三分钟时间展开自我总结、评价。像每一单元的阅读课文,还可以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互换角色,指导提前预习备课,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热烈,有些学生的板书设计很有独创性,反而启发了教师,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开展活动,把语文活动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语文教学的实际紧密结合,真正成为语文学科的补充和延伸,学生的创造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得到发挥。

  三、语文活动课与其它学科相融合,才能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语文活动课实际上与其它学科相辅相成,也是语文活动课的扩展与补充。如读书读报活动,诗歌朗诵,社会调查,自编小说,课文配画,地方风俗,风味小吃,市民家庭生活,参观烈士纪念馆,了解国内外大事等,这些体现了语文学习走进生活,使课内与课外融为一体。像去年学校开展了“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听了报告后,学生查资料、调查、写报告、提倡议,有些学生还写出了自己解决环境污染的办法,设想未来的环境。这一类活动学生都能自主地、兴致勃勃地参加。

  为此,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中是不是应该给孩子们更多的自主空间。让美的形式作用于孩子们的兴趣和情感,使课堂充满“故事”,充满艺术情趣。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去提问,去学习,去碰壁,而我要做的就是帮孩子们把收获的理一理、遗漏的收起来,再给他们一些关爱、呵护和鼓励。使语文课堂更加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让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永葆青春!

  罗优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