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数学课程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进行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成为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就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进行探讨。

  【关键字】高中数学,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5)10-0035-0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中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因此,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成为高中数学教师必备的教育理念。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就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进行探究,和一线教师交流共勉。

  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关注学生发展,强调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形成。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关键要看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合理的在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既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又能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前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能依靠单纯的课本进行教学,对于概念性、抽象性的知识,学生很难融入到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中。但当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后,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的演示功能,白板的作图、变换功能等现代教学手段,使得枯燥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抽象内容直观化,难点内容模式化,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结合数学课程特点和信息技术优势,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直观化

  数学概念是数学学科的基本内容,掌握数学概念不仅仅在于能简单地将数学概念表述出来,而是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表现为能对数学对象进行识别和归类。奥苏贝尔指出:“学习的实质是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新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在学习者的头脑中获得意义的过程”。概念形成过程是学习者在对客观事物的反复感知和进行分析、类比、抽象的基础上完成的。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为概念学习创设生动贴切的学习背景、还能提供必要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概念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具体的直观形象。

  如在“二面角”概念的教学中,要突破二面角概念教学的难点,就要加强新旧概念的辨析设计。学生在刚学习一个新概念时,往往要同自己头脑中已有的概念相联系,而原有的概念在内涵上又与所学概念有所区别,因此要善于与原有概念进行对比,来完成对新概念本质属性的把握。利用数学教育软件的动态图象功能可以将新概念同旧概念放在一起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剔除概念的非本质属性,符合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原则。

  三、利用信息技术图像呈现的优势,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高中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这节课设计成每个学生亲自上机实验,动手画图像、变换图像,从“形”到“数”完成函数图像变化规律的探究,使得传统教学的难点通过数学实验而变得容易起来。数学建构主义学习也倡导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通过“做”学习数学。而几何画板和超级画板正是中学生做数学的一个理想的虚拟实验室,通过观察、实验、类比、归纳、抽象等让学生体会数学化和再创造,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工协作能力和建模应用意识,发展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思维品质。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优势,扩大课堂练习容量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多媒体教学容量大,信息的检索、提供、显示及信息类型的转换方便迅速,信息传播速度快的功能优势,巧妙设计练习,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广泛借助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机会,这样不但加大了课堂信息量,而且提高了课堂效率,通过练习和典型题型的讲练,不但巩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五、利用信息技术网络优势,强化交流,拓展知识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促使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利用网络的便捷,我们可以和不在同一地区的学生面对面交流,在网络上为学生答疑解惑,布置作业,进行翻转课堂等等。利用网络的共享资源,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学习层面,增加学生的认知等。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改变以单一的手段、单纯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形式,而且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传递教学信息和发展幼儿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我深信:教学改革伴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运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全面发展。随着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会给数学教学注入旺盛的活力,必将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将推动高中数学新课改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严士健,张奠宙,王尚志等.《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教育技术通讯,2005,(1)

  王文静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