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万城:流沙湮没的匈奴王“铁城”古代匈奴族遗留的唯一都城遗址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统万城,匈奴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27 08:07
统万城,一个著名的去处,一处荒凉的遗迹。我们从榆林出发,驱车一个小时,去往位于陕西与内蒙古交界的靖边县城北58千米处的红墩间乡百城子村--统万城因其城墙为白色,俗称为“白城子”,迄今已有近1600年的历史。
史书记载,公元413年,匈奴族后裔的夏国君主赫连勃勃来到这里,被这里美丽的景色给迷住了,赞叹到“美哉斯阜,临光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见若斯之美。”于是,他耗巨资,征民夫,以叱干阿利领将作大匠,发岭北夷夏十万余人,历史7年,筑都城于朔方水,(今红柳河),之北、黑水(今纳林河)之南,寓统一天下,居临万郡“之意,将此地取名为”统万城“。
无坚可摧的铁城
九月的红柳河,河水盈床,两岸一片黄绿景象,沿着河走,从红墩界镇白城子村越过红柳河,向北一千米,我们来到了被风沙包围的统万城遗址。作为五胡十六国时期夏国的都城,统万城依东而西分为外敦城、东城、西城,当地人成为头道城、二道城、三道城。外墩城周长4900余米,城垣走向不规则,东城周长2566米,面积37万平方米,西城周长2470米,面积近37万平方米。
据考古研究,皇宫在西城,官府衙门在东城,市民百姓居外墩城。城的四面都有突出城外且高于城垣的墩台,以西南面最高,十几里外就能看到,由此不难想象,当年建在墩台上面的楼阁外观是多么的壮观。
由于筑城材料的优良和验收方法的严格,统万城极其坚固,虽迭遭人为破坏和千年的风吹日晒,仍保持着挺拔俊伟的历史风貌,城墙至今还坚硬无比。当年筑城,匈奴人用大砂、粘土、石灰分筑而成,其坚”可砺刀斧“。据史料记载,筑城的土都经过蒸熟。筑成后用铁锥刺土法检验其硬度,凡刺进一寸,便杀筑者;凡刺不进去便杀刺者。也许是当年不计工本,至今我们看到的城墙遗址还铁骨铮铮。看着一片荒凉的当年都市,觉着历史真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
从历史上看,匈奴人是一个游牧民族,骑在马背上纵横驰骋,逐水草而居,且居无定所,其机动性使得大汉王朝伤透了脑筋。按理说他们是不屑也不习惯筑城的,其游牧的性质使得他们筑城也毫无意义。匈奴人与中原统治者对峙数百年,从来就没有留下城池的记录。可是,”统万城“的存在打破了人们的一般判断,匈奴人不仅筑城,而且能建筑很坚固的城。当今保存下来的城墙,大都属于明代维修过的,时光流失了数百年的砖石城墙居然没有这近两千年的夯土城墙结实。匈奴人不仅留下了一座独一无二的城池,还给后代留下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他们为什么要不惜工本建这么牢固的一座城池呢?
退一步说,匈奴人与中原兵戎相见,尝到了汉民族的高墙大城的威力,他们有了财力和人力的时候,也要照葫芦画瓢筑城。可即使就是筑城,一般规律也得在自己国土纵深的地方建设首都。经历了西汉和东汉,匈奴人已经领教了汉民族的军事力量和文化渗透能力,汉武帝曾经使用匈奴的战术,奇兵快马,横扫北部草原和大漠,将匈奴人追逐到至今的贝加尔湖以北的地方。虽然后来两家修好,战争状态解除了,但匈奴人居然就选择了一个与汉族亲密接触的地方,修筑了至今为止唯一的一座城池。城池再坚固,那也经不住长期围困,抗不住坚持攻打,”统万城“建在边境,匈奴人的深谋远虑令人费解。
“统万城”地处毛素沙漠南缘,滩较大,滩上长满了一丛丛沙柳、小白杨,白褐色的土地在蓝天映衬下显得很空旷、寂寥。导游介绍,这里过去植被丰茂,成片的大树遮天蔽日。蒙古、宁夏外族人时常藏在森林伺机刺杀大夏族士兵,守城将领顾虑安全下令将树木全部焚烧,从此,统万城就被沙漠侵毁。如今,统万城西北隅的敌楼仍然高达24米,像一座纪念碑一样屹立在沙漠之中。可也有说法,当年统万城就是建筑在沙漠边缘,主张筑城的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对于此地的赞美,正是看到了沙漠地区河流经过的自然现象。
赫连勃勃的野心
在诸方割据而战争频繁的五胡十六国时期,赫连勃勃为什么把都城选在鄂尔多斯高原南缘的统万城呢?首要原因还是当地的地理环境相对优越而宜于发展畜牧业经济。从文献记载可知,在统万城以北五、六里开外额地方,由于来自东南方向额风雨,致使“扬沙晦冥”,可见当时的风沙还是比较大的。考古资料也可以证明这一点。1975年至1980年,考古工作者对统万城城址勘测发现:“城址建筑物废墟的瓦砾层上,是原生自然堆积的细砂,钻探13米,已深入到城墙根基之下,仍是一色的黄砂,这证明砂是筑城前就有的了。”基于此,五胡十六国时期,统万城极其附近的土壤应以沙质土为主。
五胡十六国时期,尽管统万城周围土壤以沙质土为主,但由于当时的天气有春夏冷湿的现象,尤以每年的春季至秋季为最好的季节,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因而统万城周围水草丰美,成为大夏国最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区,这由北魏两次攻夏战争中俘获的战利品即可得到证明,在北魏对夏国的两次讨伐中,一次“得牲口牛马十余万。”一次“获马三十余万匹,牛羊数千万头”,可见统万城周围确为夏国最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区。
此外,统万城在军事上可以发挥他全面指挥的作用,因为他可以内外兼顾。包括统万城在内的无定河流域,自古以来宜农宜牧。到五胡十六国时期,无定河流域的生产方式已从秦汉时期的农业经营转为畜牧业经营,而夏国的居民构成是游牧人口居多,因为赫连勃勃把都城选在无定河流域的统万城,其目的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地照顾游牧民族的利益。
从对外发展和防御来看,统万城在军事上具有战略地位。夏国东与北魏相邻,北与柔然接壤,西与西秦、北凉相接,南与后秦为界。统万城距北方的柔然相对较远,况且统万城之北又有代来城、大作城为屏障,所以来自北方的威胁不大。西边的西秦、北凉,距统万城也较远,况且在统万城施工的第三年,夏国就与北凉结盟,因而来自西边的威胁也不大。位于夏国南疆的后秦与东疆的北魏,距统万城相对较近,尤以北魏距统万城最近,因而这两国是赫连勃勃所要对付的主要敌人,但在后秦被东晋灭亡以后,尤其是赫连勃勃袭取东晋占领长安以后,赫连勃勃所要对付的主要敌人就只有夏国东疆的北魏了。在袭取长安以后,赫连勃勃的力量达到了鼎盛时期。袭取长安以前,赫连勃勃所要对付的主要敌人一直是后秦姚兴,为此,他不惜与自己有杀父之仇的北魏政权结盟而对付后秦;但后秦灭亡以后,与夏国南境接壤的东晋,其统治中心远在荆吴,不能对夏国构成太大威胁,倒是与夏国“风俗相同”的盟友北魏,因为与夏国隔一黄河天堑,所以成了夏国潜在的最危险敌人,最为赫连勃勃忌惮,因而赫连勃勃不迁都长安仍按原计划定都统万城,其目的就是为了凭借黄河天堑和统万城的坚固来防御仇敌北魏,这正是赫连勃勃定都统万城的军事目的。
另外,统万城所在地域在秦代为上郡。上郡是秦汉王朝农业开发的重点,而无定河流域又是上郡农业开发的重点,这里人口相对集中,设县也较为密集,交通便利,上郡郡治即设在这里的肤施。赫连勃勃把其都城选在鄂尔多斯高原南缘的无定河流域,并且因汉代奢延城之旧而“改筑”,也想利用奢延城所处之无定河流域便利的交通。由肤施至长安有道路可通,而奢延城距肤施又不很远,自然,统万城至长安也有道路可通。
在夏国的疆域中,宜于发展畜牧业经济的地方还有高平(今宁夏固原市)周围地区。高平不仅“险固”,而且“山川沃饶”。
统万城正处在一个“十”字的交汇处,向西与高平有道路可通,向东有道路可以到达黄河边,向南与长安有道路可通,向北与代来城、大城等也有道路可通,因而交通比较便利。
赫连勃勃把其都城选在统万城,终赫连勃勃之世,他的仇敌北魏始终没有敢进攻统万城就是佐证。到赫连勃勃死后,统万城才被北魏占领。统万城之所以被北魏占领,原因至少有二:一是夏国君主赫连勃勃有勇无谋,没有充分利用统万城的牢固而坚守待援,而是轻易出战与敌决战,结果导致统万城不攻自破。二是夏国的统治着残忍刻薄,不体恤民力。
一统万方的尴尬
我们跨过无定河源头的红柳河,站上土梁,遥望着眼前白色的城垣,看着遗址在风沙中喘息,只觉心潮澎湃。这座赫连勃勃的大夏国都,迷人的美景留住了匈奴王八方征战的脚步,古老的草原文化和中原黄土文明在这里交融,只可惜,赫连勃勃仅仅建立了7年的辉煌,便于公元425年去世。防御牢固的统万城在公元427年被北魏攻下,由此走向衰败,公元994年,宋廷下令迁民毁城,统万城经历了辉煌和衰落,终于消失在历史的轨迹中。
统万城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能够体现中国古代匈奴文化唯一的遗迹,早在2001年,靖边县人民政府就已经开始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
整个统万城遗迹有纵有横,几座废旧的墩台屹立在蓝天之下,雄厚伟岸,与蓝天浑然一体。没有城墙的森严庄重,千年的风雨蚀去了它的棱角,它安安稳稳地屹立着,乳白色的身姿坚实而沧桑,像一个古老的神话,让人感受到一种悠远古老的气息。经历了1600年风雨剥蚀的统万城虽然残垣断壁,仍旧可见当年的雄浑大气。
在统万城当年城市的腹地中,除了可见的高台、沙柳、树木之外,还可以看见少数牛、羊等家畜在城垣中穿梭,沙土之中到处是瓦砾和动物粪便。
见到游人的踪迹,几个村民开始登上城垣,向游人推销土鸡蛋,“看着统万城的,就一个老头儿,前面有个简单的大门,用一根铁丝封着,但是谁都可以绕进来。”统万城下白城村一个看林子的村民说。
看护着统万城的老者主要的职责是向游人收取10元的参观费,但多数周围的村民是不用买票就可以进入遗址的。众多游人无序的参观,在一定程度上给统万城带来了灾难。
在城墙之下,有很多类似窑洞的洞穴,这是当年大夏国民的住宅,而今这些窑洞之中到处是垃圾和粪便,有的窑洞之中还盘起了灶台生火做饭,灶台周围到处是或烧过的痕迹。统万城南角的一座被称为“龙墩”的高台上挂着“不许攀登”的警示牌,但这并没能阻止游人登上古迹,在龙墩的风洞里,乳白色的墙壁上到处刻着“到此一游”的字样,随处可见的矿泉水瓶、烟头等垃圾,不由得让人为这座古城感到痛心。
“我祖先是两百年前来到这里的,一看到这座白色的 城,就给这里起了个名字叫白城则……”百城则村村民向我们讲述这这个村落的由来,他们经常会在统万城已经倒塌成瓦砾沙土堆的遗迹中翻捡,“运气好了,可以捡到宝贝。”村民们所谓的“宝贝”,实际上是大夏国先民遗留下来的一些钱币、陶器。
我们去村民家做客,他们用内蒙古习俗的砖茶招待客人,然后拿出了自己在瓦砾堆里捡到的宝贝,一些铜制钱币和酒具,但统万城周围遗存的文物,远远不止这些。
“这里可有些好东西呢,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有些外地人来到这儿挖古墓,很多人都发财了。”据这位村民介绍,在统万城以东数十里的地方,有大面积的大夏国古墓群,从唐到宋的墓葬都有,这正式吸引人们前来盗墓的原因。
“我们村的人看到人家发了财,自己也动心了,自己也开始挖古墓了。”他谈了一口气说。在他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一个村民的家里,看到了很多从古墓中挖掘出的陶器,有的陶器上还上了彩釉,其中一只细瓶颈和一只彩色夜壶很是精致。他们等着文物贩子定期来到村落里收购这些文物。
“这是洛阳铲,用它往土层里一打,提上来一看,就知道下面有没有墓了!”这位村民介绍起了盗墓的经验。“唐墓口子小,但里面东西多,还有的墓里面有壁画,大海日出,画的很好。”
当地方圆几十里,都是当年统万城居民的墓地,有五代十国时期的,有隋唐时期的,还有宋朝时的,如今整个山包上到处是被挖开后又填埋上的墓坑,在密度相当大的墓坑之间,散落着筑墓时所用的唐砖和一些不大完整的陶器。行走其间,我们不经意就可以看到一些骸骨暴露在黄土间,大量的文物也许在不知不觉中流失,统万城不得不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发出了一声无力的叹息。
时光荏苒,大浪淘沙,当初匈奴王“统一天下,居临万郡”的设想,不仅成为泡影,连坚固的统万城也渐渐被流沙和历史湮没。“统万城”从国都变成了遗址,但它是中国古代匈奴族遗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唯一的一座都城遗址,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是我国历史上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渗透、汇聚的最具典范的例证,也是一个消逝了的民族遗留给历史的特殊见证。
作为一处国家级文保单位,统万城与其他的古遗址一样,又有其独特性;作为一处沙漠遗址,在饱经1600年的人为破坏和风雨侵蚀后,仍然部分保留了其原始风貌,这在全世界屈指可数。1996年,它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当地政府全面展开申报统万城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我们期待这现在的统万城既能保持原貌,又能反映历史,在未来,统万城不再遭受人为破坏,并尽量减少自然侵蚀的程度,祖宗把它留给了我们,我们再将它留给子孙。
文/本刊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