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防治措施

  摘要:目前,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愈加频繁,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正在逐渐加深,导致了地球上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限制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文章从地质灾害形成的条件与特点入手,具体分析地质灾害的风险区划,并且根据不同地质灾害的特点总结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最大程度的降低地质灾害对人类的安全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区划;防治措施

  引言

  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类型多、频率高、地域广、损失大等。据不完全统计,近些年来,不包括地震在内的因地质灾害而造成死亡的人数平均每年超过1000人,所带来的直接经济财产损失达数百亿元[1]。

  1.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特点

  1.1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地质灾害存在于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其形成主要是由于自然地质作用及人类活动而引起的。总体来说,地质灾害的形成不但与当地的地形地貌、岩体类型、气候条件有关,而且更重要的是与人类的工程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2]。

  1.2地质灾害影响特点

  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采空塌陷及泥石流。导致滑坡、崩塌产生的原因主要为:第一,地形地貌的影响;第二,地层岩性的影响;第三,地质构造的影响;第四,地表水及降雨的影响;第五,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采空塌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指地形地貌等,人为因素主要指人为的采空行为。泥石流的形成主要受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2.1易发性分区

  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主要是指依照地质灾害是否容易产生而进行分区。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分区主要以地质灾害的特征及分布状况为基础,对其评价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地形地貌、地层岩性、降雨量、人类工程活动的强度。根据以上原则及影响因素,从易发性方面分区可将地质灾害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及害非易发区四个区域。

  2.2危险性分区

  对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分区主要是依据当地的地质灾害的活动强度。从危险性方面对地质灾害进行分区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地质灾害的规模、密度及频次、自然条件、地质条件、降雨量及人类工程活动强度等。根据以上方法及影响因素从危险性方面分区可将地质灾害分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低危险区及无危险区四个区域。

  3.防治措施

  针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的措施有很多,如避让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法律措施等,可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一般来说以避让为主,辅以工程治理,同时加强监测,并采取一定的生物措施及法律措施。

  3.1斜坡地质防治

  3.1.1抗滑措施

  主要包括建立挡墙及抗滑桩,同时也是针对斜坡易发生滑坡灾害区域而采取的一种常用的抗滑措施。另外,针对一些滑坡易发区或是高危险区可采取全面建立挡墙的方法以实施抗滑。

  3.1.2排水措施

  水是导致滑坡及崩塌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斜坡地质灾害所要采取的另一措施便是排水,排水措施包括地表排水及地下排水,地表水主要采取拦截及旁引的方法,地下水以减少空隙水压力为主,但其施工技术要求高、程序复杂,因此排水措施主要研究地表排水。

  3.1.3减重与加载

  减重与加载都是通过对滑体的力学平衡条件进行改变而起到防治的作用。减重措施主要用于滑坡后部主滑及牵引区域,注意计算滑坡推力及滑动面的推力。加载措施主要用于滑坡前部,利用填方压脚的方法加大抗滑能力。

  3.2采空塌陷防治

  3.2.1加强预测

  针对正进行生产的煤矿特别是小煤矿,采取收集、调查、测量等方法了解其开采范围、开采强度,分析其易引发地质灾害的区域,查明其变形原因及规律,以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预测工作。

  3.2.2普及灾害培训

  转变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治灾理念,将“发现和治理”转变为“预测及防止”,采取评估、规划及调查等方法,结合当地具体情况,以合理规划煤矿的开采范围及开采手段,并依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对相关企业征收相应的地质环境破坏费用。

  3.2.3综合治理

  针对已存在破坏的区域要进行综合治理,如对房屋进行加固处理,建立排水设施、适当搬迁受影响较大的村庄、恢复植被等,同时要对该区域民众的住宅、学校、医院等进行整体规划。

  3.3相关管理措施

  3.3.1强化地质环境管理

  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建设地质灾害管理机构,并制定相应的地质环境管理要求及防治法规,同时根据各区域实际情况的不同制定适当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则。

  3.3.2加强监督管理

  地质灾害不仅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而且也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灾害防治工作的进行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帮助。

  3.3.3增强抗灾意识

  首先要发挥领导的带头作用,加强领导干部的抗灾意识;其次要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及危险区的群众及监测人员的抗灾意识,可适当针对地质灾害的防治知识进行培训;再次可利用媒体,如报刊、电视、广播等宣传、普及抗知识,以全面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

  4.结束语

  地质灾害的产生不仅与自然地质作用有关,更重要的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针对地质灾害必须做到严格控制、加强预防。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不但要加强对地质环境的管理,而且还要加强监督管理,同时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抗灾意识,以在地质灾害产生之后能尽快实施民众转移,将损失降到最低,另外更重要的是要对人类工程活动进行规范,从而从根本上减少地质灾害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王雁林,郝俊卿,赵法锁.汶川地震陕西重灾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探讨[J].灾害学.2011,26(04):35-39

  [2]马剑林,陈利琼,韩军伟.长距离天然气管道地质灾害风险区划[J].管道技术与设备.2011,6(01):14-16

  米春元 吴刚 吴泽 汪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