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吐温的艺术风格

  【摘要】:作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马克·吐温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真实的反映了美国在上个世纪的政治,经济文化,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马克·吐温本人由于他丰富的文艺的作品,被文学评论家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本文着重通过他的几部代表作品,来分享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马克·吐温;艺术;风格

  引言

  美国是一个盛产作家的国家,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历史中有很多家喻户晓的文学泰斗。在这其中,马克·吐温无疑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个性鲜明,语言犀利而不乏柔情。情节夸张、荒诞而又有严谨的逻辑思维。人物形象夸张却也形神俱备,对美国当时社会的唯利是图和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可以说就如秋风扫落叶般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被当时称为“黑色幽默”;对于当时正在遭受列强入侵的中国,作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表现了强烈的人文主义情怀。从这个程度上来说,马克·吐温应该算是我们的一位老朋友。所以,从他问世的文学作品出发,对他的艺术风格进行分析,对我们研究和分析美国的近现代文学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马克·吐温的个人简介

  马克·吐温是笔名,他的原名是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1835马克·吐温在美国的密苏里州出生,后来四岁时,全家搬到了密西西比河畔。这个地方风景优美为幼小的马克·吐温埋下了想象的种子,后期马克·吐温的很多小说都是以此为背景的。命途多舛,马克·吐温在十二岁那年,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他的父亲撒手人寰,从此幼弱的马克·吐温开设了艰苦的谋生之路。为了生存,马克· 吐温做过印刷工人也做过排字工人,在这期间,他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旦碰到好的书籍,他会爱不释手就如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扑在书籍上,就如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后来美国出现了有名的“淘金热”, 马克·吐温也做了一名筛沙工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进入一家当地的报社当了一名记者,用马克·吐温作为自己的笔名来发表自己的作品,从此在世界文学史上多了一个马克·吐温的名字,他的名字如夜空中最亮的一颗星,照亮了很多人回家的路。

  据统计,马克·吐温的作品多达35部,可以说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也是当时美国文学界版费收入最多的一个作家。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这篇短篇小说是他的成名之作,这部作品以诙谐、荒诞的艺术语言风格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后期,《竞选州长》问世,这部作品对美国所谓的民主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批判,在当时引起了很强烈的社会反响,就如一粒小石投入湖中激起了千层巨浪。在中国读者中知名度比较高的应该就是《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通过一个小男孩的成长经历,让人们重温在经济至上,利益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尔谀我诈。当然文章也对人类的天性寄托了美好的期许,希望打破那一个庸俗、迷信的和腐朽的学校教育体制,让民主、自由之风吹遍美利坚合众国的大地。在马克·吐温的晚期,他的作品也反映了他对生命的失望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绝望,以《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为主要的代表作品。当一个人经历了人世间的繁华即将向曾经属于自己的舞台告别时,他会想到什么呢?马克·吐温在传记中这样写到:人们会哀悼一日,但却永远的忘记,这应该是多么痛的领悟呀。

  二 马克·吐温的艺术风格

  中国有句古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水土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来说,应该是山东高密的红高粱。对于贾平凹来说就是那绵延数千里的黄土高原。同样对于马克·吐温来说,应该就是美国最大的河流-密西西比河。所以马克·吐温的语言带有密西西比河的浓烈的地方色彩。这个地方人员杂聚,语言丰富其中不乏诙谐和幽默,为马克·吐温的作品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其中,马克·吐温的成名作《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就是其语言生动、诙谐、幽默的完美写照。跳蛙本来是一个民间故事,马克·吐温用艺术的方式进行了再加工,让原本就幽默搞笑的故事更加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惹人一笑。

  故事讲的是一个叫作吉姆的人,平生没有别的嗜好,唯一的嗜好就是和别人打赌。可以说这是一个怪人,马克·吐温用诙谐的语言描述了他的好运气。他跟别人打赌无论是赌什么几乎全部都能赢。比如说,他会和别人打赌,什么都赌。赌哪匹马跑得快,赌两个狗打架,哪一个会输,还会赌两只小鸟。可以说,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他不赌的。有一次,他和一个牧师打赌,赌什么呢?赌这一只金龟子会用多长时间走到自己要去的地方。后来吉姆竟然会一直跟在这只金龟子的后面,如果继续赌,恐怕他都会一直跟它到墨西哥。更可笑的是,牧师的老婆偶然间患病,吉姆会和牧师来打赌,赌他老婆还会病多久。在马克·吐温的描述中,吉姆可以说可爱又可笑,可恨又可怜。故事的最后,小说最后的主角出场,一只跳蛙。让吉姆现象不到的是这可不是一直普通的跳蛙,这只跳蛙想跳却跳不起来。原来,人们为了和吉姆打赌取胜,偷偷的在青蛙的大腿上灌注了铅。所以,一个跳蛙引发的笑话就此结束,留给人们笑声的背后,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我们会看到夸张的同时,也同样会领略到那来自美国西部的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但这浓郁的朴实的语言背后依然包含着作者高超的幽默语言的驾驭能力。这种语言魅力在《汤姆·索亚历险记》有着非常好的表达。

  作者描述汤姆要被惩罚去刷一面墙时,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其模仿大船的过程,语言非常朴素但却会给人以很强的画面感,人们会在他慢慢贴近人行道时,联想到大船要进港抛锚了。当汤姆要把胳膊伸向前方时,人们就会联想到船要倒车。中间还会夹杂着那让人忍俊不禁的铃铛声,还会有汽笛声,整个过程描述的惟妙惟肖,让人信以为真。这种真实的描写要归功于马克·吐温在密西西比河的生活体验。没有这种体验是无法做出如此真实的语言描述的。所以,艺术首先来源于生活。这种写实的语言艺术风格帮助帮助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更好的被人所接受,尤其是那些来自社会底层的读者也会通过马克·吐温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场景并从中间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以及寻找到一丝慰藉,最终和作者的感情达成一致,实现了情感的共鸣。我想这也是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传颂至今,依然绽放着勃勃生机的原因所在吧。

  荒诞的讽刺如一把投枪直接插入敌人的要害。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既有来自民间巷尾的街头故事,也有针对一些不良的社会黑暗、不公正的现象进行的抨击。这种抨击后人评论为“黑色的幽默”这种语言风格让人笑中带泪,让人对号入座,让人如坐针毡,也让人如芒在背。其中这一艺术风格最典型的代表作当属《竞选州长》。

  美国自称为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尊重人权,尊重隐私,尊重合理的公平竞争。可这些在《竞选州长》中得到了无情的辛辣的讽刺和揭露。作者在文中以第一人称描述了一个州长候选人。在竞选之初,看似风平浪静,可在这波澜不惊的背后确是一系列的诽谤、造谣甚至发布假的通知,让作者的母亲都信以为真,整日以泪洗面,担惊受怕,寝食难安。正如作者在文中描述的一样,他们把自己打扮得越体面、高尚、圣洁,结果必然更加显得丑恶可憎。马克·吐温则以丰富的想象、巧妙的布局,为人们描绘出上层公民是怎样在夸耀他们虚假的道德时又贪婪地追求金钱的,从而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本质。

  结语

  马克· 吐温个人的坎坷经历和丰富的阅历,让他的语言充满现实主义的色彩。当然,正如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正如马克·吐温自己所说:“不能一味逗乐,要有更高的理想”,因而后人称其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其作品更是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我们也相信,通过马克·吐温的作品我们会看到当时美国人的生命形态,昨天的美国已然过去,但作品带来的思索依然在心头萦绕。所以,文学不朽,精神永存,这应该是对以马克·吐温为代表的文学大师们最好的怀念。不说再见,永远怀念让我们以此共勉。

  参考文献

  [1]董衡哭.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7.

  [2]波布洛娃.马克·吐温评传[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3]钱满素.美国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克莱门斯.我的爸爸马克·吐温[M].郑州:海燕出版社,2001.

  杨松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