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品管圈,重症医学科
  • 发布时间:2015-11-10 09:10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临床重症医学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分别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期间出现皮肤异常、导管意外、静脉炎和口服药漏服的不良护理事件从实施前出现的18例降到5例,而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重症医学科护理实践中,有序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明显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改善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品管圈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10-0006-02

  所谓“品管圈”,指的就是由一些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同的人员自发组成的一个小圈团体,通过联合各方人员力量,在遵循对应活动原则的基础上,找出工作问题,并根据具体问题制定出相应解决方案。品管圈的成立,可以让护理人员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寻找护理方面的不足,有效改善护理上存在的问题,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为了探讨品管圈在临床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的应用与效果,本文选择了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男60例,女40例,年龄均在20~80岁间,平均年龄为(57.7±6.4)岁;另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于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实施品管圈活动),男57例,女43例,年龄均在21~81岁间,平均年龄为(58.4±6.2)岁。两组患者护理人员相同,且在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强化培训。对重症医学科所有护士展开培训工作,由专项推行员就品管圈活动的展开目的、流程与办法等内容进行推广培训,以强化所有护士护理观念,达成统一共识。同时对所有护理人员就品管圈知识进行考核,科学评价培训效果。

  (2)成立品管圈小组。由重症医学科护士组成品管圈小组,小组成员共8人,圈长1名,为护士长,指挥员1名,圈员6名,均为护士,同时聘请护理院长与护理部主任作为工作指导顾问,由各科室主管护师与护士长进行工作监督。在工作中,通过小组人员共同努力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将“具体结合规范要求来指导实际护理操作行为,以减少危重患者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作为小组宗旨内容,将“关爱患者,关心同事,热爱工作”作为护理服务理念[1]。

  (3)组织讨论。由全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提出各种主题,并从迫切性、可行性与圈能力等方面就备选主题实施综合评价,进而选出可操作性最强、针对性最明显且执行力最强的对策,并将其落实到护理实践中,重点突破,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2]。如对于未能全面掌握气道管理办法的护士,在患者气囊管理、翻身叩背手法、人工气道固定方法与气道湿化、口腔护理等内容对其进行强化性培训,以此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在皮肤护理方面,要求护士能每隔2h为患者翻1次身,以减少压疮情况的发生,并对患者出现压疮的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等。

  1.3 观察指标

  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出现导管意外、口服药漏服与皮肤异常、静脉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采取统一问卷调查形式调查患者对护士操作技术、服务态度与生活护理、整理印象等方面的满意度情况[3]。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3.0加以分析与处理。其中采用(x±s)代表计量资料,且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如果P<0.05,那么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不良护理实践发生情况比较情况实施前,不良护理事件共发生18例,其中皮肤异常8例,静脉炎5例,导管意外4例,口服药漏服1例;实施后,不良护理事件共发生5例,其中皮肤异常3例,导管意外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3P=0.004<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护理满意情况比较具体见表。

  3.讨论

  自20世纪90年代,全面品质管理与“品管圈”在医院管理领域开始实施,至今,该管理模式已经在澳大利亚、新加坡与台湾等地医院广泛应用,且获得了较好效果。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作为医院管理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伴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陆续展开,一种极具护理特色且同时代同步发展的群体文化开始在护理队伍中应运而生,品管圈活动在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与护理质量管理等实践中的应用逐渐扩展,且效果显著[4]。

  本研究通过在重症医学科实施品管圈活动,针对出现的护理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并将护理措施落到实处。如在静脉输液护理方面,组织圈长进行PICC专项培训,组员则先后参加医院组织展开的静脉输液护理学习班,全面把握国内外关于静脉输液的相关动态,了解静脉输液的最新理念,进而具体分析静脉治疗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与原因[5]。如明确静脉输液工作的合理选择与应用;掌握静脉输液各种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办法;定期或不定期展开关于静脉输液护理的安全质量检测,熟练正确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办法;每月召开关于静脉输液护理内容的品管圈座谈会,共同解决护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②在药品安全应用方面,组织圈长与部分组员参加临床药品安全管理培训班,以“病房药品管理”为中心,基于临床各类用药工作流程、重点与安全用药方法等内容展开对应学习、指导与检查工作,确保病房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规范性[6];每月定期组织病区护士就医院消毒隔离、药物规范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等内容进行学习,制定药物学习手册,组织大家一起学习临床新药与特殊用药的应用,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对住院患者自备药物进行规范化管理,发放自备药收纳袋,督促责任护士严格落实口服药“看服到口”原则,并在病区醒目位置张贴相关药物管理规范,规范护士与患者本身的药品管理行为;对药品安全管理进行定期质量检查,每月将病房药品安全质量管理成果公布,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展开学习讨论活动,总结、归纳、发现、解决问题;采取多样化健康宣教办法对患者及其家属展开药物安全应用知识健康宣教,引导患者主动参与到药物安全应用管理中等。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中出现导管意外、静脉炎与皮肤异常等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且患者对护士操作技术、服务态度与整体印象等方面的满意度情况也显著优于实施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重症医学科护理实践中,有序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明显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燕.品管圈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S1):296-297.

  [2]孙莉,尹安春.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医学与哲学(B),2013,34(08):94-97.

  [3]沈晓琴,丁晓虎.追踪管理法和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2):216-218.

  [4]何依娜.品管圈在重症监护室控制医院感染护理中的应用[J].上海预防医学,2015,27(02):110-112.

  [5]程凤琴,刘金蓉,赵兰花,兰芳,姜丽.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高危导管留置时间内意外拔管率中应用[J].现代养生,2015,12(16):89.

  [6]贾丽华,蔡绿花,卢彩萍,等.品管圈在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遵循率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0):888-889.

  赵丽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