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凝血功能,心脑血管
  • 发布时间:2015-11-10 09:22

  【摘要】目的:研究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96例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对所有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如果患者有3个以上指标高于正常值或低于正常值则为观察组,反之则为对照组,经过分类,观察组50例,对照组46例。分析凝血功能各项指标监测结果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显著低于观察组,特别是在发病48h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死亡率与病残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变化与心脑血管患者预后判断紧密相关,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凝血功能检验;心血管疾病;预后;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10-0017-02

  心血管疾病是常见的多发性疾病,疾病隐藏深、不易发现。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年龄较大的三高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更高[1]。本文通过对心血管病患者凝血功能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研究分析凝血功能各项指标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判断之间的联系,为在心血管疾病预后判断中广泛应用凝血功能检验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96例具有完整病历资料的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4例、女性42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1.23±4.31)岁。经常规检查,患者身上主要冠心病、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三种心血管疾病。其中42例冠心病患者,33例高血压患者,2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对所有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如果患者有3个以上指标高于正常值或低于正常值则为观察组,反之则为对照组,经过分类,观察组50例,对照组46例。

  1.2 治疗

  根据患者出血部位与出血量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

  1.3 检测与评价指标

  所有患者均在出血后48h与96h时进行空腹抽血检验,检测工具为全自动血凝仪,仪器配套试剂作为使用试剂。检测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6.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s)表示测定数据,计数资料表示用(x2),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

  观察组16例患者出院时好转,3例植物人状态出院,25例伤残,死亡6例,对照组44例出院时好转,无植物人状态出院,2例伤残出院,无死亡病例。

  2.2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变化

  观察组PT(S)在48h与96h凝血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IB(g/l)在48h高于对照组,在96h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PTT(s)在48h与96h接近(p>0.05);观察组TT(s)在48h与96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新陈代谢会减慢,血液粘度不断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增高,造成血流不畅甚至堵塞血管[2]。脑血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主要病因就是血栓堵塞血管,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年龄较大的三高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更高。有研究显示,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变化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判断具有重大价值[3]。正常生理情况下,血液在循环系统中保持流体状态不发生凝固,如果受到创伤,正常止血机制就会发生作用,从而有效止血。血管收缩与血小板反应、凝血与抗凝系统、纤溶系统是正常止血机制的三个重要部分,正常情况下,凝血与抗凝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如果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就易形成血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治疗时一般服用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或法华林等抗凝药,定期进行凝血检测对脑血栓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4]。

  相关研究显示,ACS、心房血栓、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心室血栓等心血管疾病都与血栓密切相关。凝血三项检测、ACT、血小板检测、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检测、D-Dimer检测是常见的凝血功能检测项[5]。本文中,观察组PT(S)在48h与96h凝血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IB(g/l)在48h高于对照组,在96h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PTT(s)在48h与96h接近(p>0.05);观察组TT(s)在48h与96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凝血功能下降可通过APTT与PT显示出来,TT与FIB水平与类肝素抗凝物质联系密切,如果血液中抗凝物质不足导致FIB下降,TT就会延长,高凝状态与血小板活化一般出现在血栓时间急性期,FIB水平可以作为主要参考因素。已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当加大凝血功能指标检查频率,建议每半年一次,这对于患者病情预后判断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变化与心脑血管患者预后判断紧密相关,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立京.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的判断价值[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2:89.

  [2]潘英武,叶映月.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在心脑血管病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16:88-90.

  [3]徐锦芳.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凝血功能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23:134-135.

  [4]王丽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凝血功能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1:160-161.

  [5]Schramm Sebastian, Thyes Caroline, Frascarolo Philippe et al..Impact of the C2/C6 ratio of high-molecular-weight hydroxyethyl starch on pharmacokinetics and blood coagulation in pigs.[J]. Anesthesiology,2007,107(3).

  刘吉能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