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术后尿潴留护理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肛肠术,尿潴留
  • 发布时间:2015-11-10 10:21

  【摘要】目的:观察肛肠病病人术后行足三里穴位注射缓解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1例肛肠病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治疗组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38%,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4.5+7.2)分,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75%,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为(56.2+6.5)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疗法缓解肛肠科术后尿潴留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地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肛肠术后;尿潴留;护理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10-0065-01

  肛肠科疾患包括痔、肛漏、裂痔、肛痈、脱肛等,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手段之一。但术后并发症较多,比较常见的如尿潴留。术后尿潴留指术后6~12h膀胱内充满尿液,不能自行排出的症状,会显著地降低患者的预后质量,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为了进一步优化肛肠疾病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我院在肛肠病术后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缓解术后尿潴留,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1例病例均来自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科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肛肠病术后患者。其中男151例,女170例,年龄18~70岁。混合痔内切外扎术145例,肛瘘切除术127例,肛周脓肿切排术49例。均采用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麻醉、同病种采用同样的手术方式。并无过敏体质者及癫痫、心绞痛、室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机械性肠梗阻或泌尿道梗阻及支气管哮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帕金森症等新斯的明禁忌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均衡分成两组,对照组160例,治疗组161例,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程、病种比较方向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嘱患者保持放松,忌忧虑。若因伤口疼痛致不敢排尿可予心理疏导告知患者术中以用止痛药或积极予止痛治疗;毛巾热外敷小腹部30min;鼓励患者排尿可以站立、放松、听流水声;嘱患者自行按压中极、关元等穴位。

  1.2.2 治疗组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定位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开一横指。

  具体操作:患者取仰卧位或正坐屈膝位,暴露双下肢,用5ml注射器7号针头抽取1mg新斯的明注射液,取一侧足三里穴,局部常规消毒,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执笔式快速直刺入皮肤,1-1.5寸,待患者有酸、胀等得气感并回抽无血后,注入药液0.5mg,出针。拔针后予无菌棉球按压2-3s。同法注射另一侧足三里穴。

  注意事项:操作时动作轻柔,密切关注患者有无晕针及药物过敏等异常反应。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有效率和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使用ADL量表评估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主要是包括患者的饮食情况、睡眠质量、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情况越好。

  1.4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断标准:注射30min内自行排尿,且其他尿急等相关不适症状消失为显效,30-120min开始有排尿或尿液呈点滴状排出,稍后可顺畅排出,余相应症状缓解为有效;治疗结束后120min后未见排尿或尿液淋漓不出,余相关不适症状未见缓解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两组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4.5+7.2)分,对照组的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为(56.2+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尿潴留属于中医癃闭范畴,主要由于膀胱和三焦气化失司所致,但又与肺、脾、肾有关。肛肠术后尿潴留为术后常见并发症,常与以下因素[1]有关:1.心理因素:患者缺少对疾病、手术及麻醉等知识的了解,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2.麻醉因素:在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麻醉后导致膀胱功能失调、逼尿肌暂时性麻痹而引起尿潴留。3.术中结扎过多直肠前壁黏膜及过度牵拉挤压,术后疼痛水肿等。4.年老体弱患者尿道及膀胱颈括约肌收缩无力,或原来患者有前列腺肥大、尿路感染、尿道狭窄的患者加上手术刺激,易引起尿潴留。5.输液过多,速度过快,膀胱过早充盈及术前饮水过多,术前未排空小便等。临床上常以一般护理为主,如心理疏导或积极予止痛治疗,毛巾热外敷小腹部30min,鼓励患者排尿可以站立、放松、听流水声,嘱患者自行按压中极、关元等穴位等,必要时予留置导尿。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及胃的下合穴。“肚腹三里留”、“治腑者治其合”,作为强壮穴之一,刺激足三里可调理肠胃,补中益气,宣通气机,导气下行等功效。脾主升清,胃主降浊,降浊即包括体内水液代谢废物,胃功能得到调节可同时带动体内水液代谢,从而促进膀胱气化功能。同时针刺可增强膀胱气化功能而通利小便。而新斯的明是胆碱酯酶抑制剂,能兴奋胃肠平滑肌和膀胱逼尿肌,用于治疗术后胃肠、膀胱平滑肌麻痹引起的腹气胀和尿潴留[2]。穴位注射可结合两者综合作用,即对穴位的强刺激和药物的药理作用加强对膀胱平滑肌麻痹的缓解作用,从而实现解除尿潴留的目标。患者有得气感即酸麻胀痛感时再注入药物可使针灸刺激和药物作用两者充分发挥。

  在临床中穴位注射操作简单,易掌握,见效快,疗效显著,操作较安全,适用于临床护理工作者。对于缓解肛肠术后患者小便不通的痛苦具有显著意义。

  参考文献:

  [1]田立新,王敏,邢楠.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M].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149-151

  [2]娄建石.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9

  易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