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凝血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研究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骨折,凝血指标
  • 发布时间:2015-11-10 09:52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10-0042-01

  机体在骨折的状态之,会受到神经—内分泌的调控,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方面的变化,包括凝血系统的变化。静脉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深静脉血栓形成在骨科临床时有发生,一旦出现将对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死亡。本文观察骨折早期凝血状态的变化,探讨其在骨折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2—2014年我院骨科收治的下肢长骨闭合性骨折患者118例,男83例,女35例,平均年龄(42.72±20.48)岁,受伤至检测时间在24h内;对照组选取同期该科室非骨折住院患者94例,男66例,女28例,平均年龄(44.51±16.69)岁。全部病例排除血液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肾疾病等病史。排除使用血液系统药物。两组患者以上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新鲜骨折患者与对照者均为清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所有样本均室温下2h内检测完毕。统计数据以均值±标准差形式表示,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相关性采用线性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凝血全套

  骨折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g),国际正常化比值(IN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2.2 凝血指标相关性分析

  对照组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γ,P);PT与INR(0.842,P<0.01)、TT与Fg(-0.511,P<0.01),其余指标间元显著相关性(P>0.05)。骨折组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γ,P):PT与INR(0.962,P<0.01)、APTT与TT(0.453,P<0.01)、APTT与Fg(-0.274,P<0.05)、TT与Fg(-0.376,P<0.01),其余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

  3、讨论

  生理状态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它既不会溢出血管外引起出血,也不会在血管内凝固形成血栓,这主要是由于机体内存在着完善的止凝血与抗凝血机制,这种机制呈动态平衡状态。病理状态下,止凝血与抗凝血机制的动态平衡失调,若止凝血机制亢进或抗凝血机制减退便会形成血栓,临床上出现血栓性疾病;反之,若止凝血机制减弱或抗凝血机制增强便会引起出血,临床上出现出血性疾病。

  骨折等创伤的早期,由于组织和内皮细胞损伤,凝血因子Ⅲ从损伤细胞的内质网释放入血,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可导致基底膜暴露,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引发血液的高凝状态。本实验中骨折组APTT、PT的缩短,您的升高反映了骨折后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活化、血液酸化、血液呈高凝状态的表现。血栓前状态是指体内凝血及抗凝血机制失调所引起的,有利于血栓形成的病理或者生理状态。骨折后肢体活动的减少、动静脉血管的损伤、失血失液、机体反应致血液粘度增高,在这一状态下,血液有可能形成血栓。但实验中也出现骨折组PT的延长及INR的升高极显著于对照组,APTT与Fg成负相关、凝血酶时间与Fg成负相关等表现。

  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它的延长主要见于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继发性或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严重肝病等。

  实验结果:这种表现反映了骨折早期机体止凝血与抗凝之间同样存在平衡调节机制以维护稳态。当机体纤维蛋白原升高、血粘度增高,形成血栓的可能性增大时,机体通过一系列反馈,调节PT、APTT、TT的状态,以防止血栓的形成。因而骨折早期不宜使用抗凝药,以免破坏机体的这种反馈和平衡调节而促进血栓的形成,在骨折后期再依据烈R等指标使用抗凝药物。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17.

  【2】陈文彬,潘祥林,主编.诊断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96.

  谢显功 刘海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