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条盐的发展历程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运城,盐湖,中条山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5-19 13:39
提要:在中国的山西省的最南端的方位仰卧着一条名为中条的山脉,黄河咆哮着穿过大峡谷之后,画出大弯曲的最后一画,长约四百公里。中条山北面,有一座叫做运城的不知名小城市,这座城市的南部坐落着一条长长的湖泊,湖面覆盖人工围垦线条,这些线条密如蛛网--这是古代历史学家称为“九分天下盐”的运城盐湖。
关键字:中条山;运城;盐
一、运城盐湖简介:
运城处于山西省西南方位,盐湖在运城的南部,葱翠高大的中条山坐落在它的南边,黄河渡口在它的西边,它的北边连着峨眉鸣条岗,它的东边连接着涑水瑶台。湖内浩淼广阔、银泊万顷,水禽候鸟族聚、芦苇湿地环绕,面积约一百三十平方公里,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开发历史,是世界上第三大硫酸盐型的内陆湖。在古代的时候,盐湖被解县所管辖,所以这个地方被称为解池,同时由于其地处河东,所以也被成为河东盐池。在运城盐湖这个地方,自古以来都是因为生产上等盐而闻名于世,这里产的盐拥有专属自己的美誉代称,比如解盐或河东盐等。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而又很有特点的内地咸水湖,运城盐湖拥经有五千多万年的历史,其中湖的最深处有六米左右,相关的湖面海拔也有三百多米,自东北方位一直向西南方位延长。和同样比较出名的死海具有相同的湖水性质,都是内陆咸水湖。虽然这两个不同的湖泊有着不同的主要沉淀物,运城盐湖主要是硅酸盐居多,死海主要是氯化物居多,但是他们都有着大量的矿物元素而且这些矿物元素大部分都是对人身体有益的,简单来说就是“异湖同功”。运城盐湖不仅具有与死海一样的功效,还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地方。它坐落于运城盆地的最低点,是一个标准的内地自流湖泊,在湖中分布着成千上万个小岛,而且湖中景色秀美怡人,波光粼粼、纵横交错、纷乱有秩,自古就有“银湖”的美称。和死海无生物在其生存不同的是,运城盐湖生物众多,植被繁茂,一副生机勃勃的样子,很是美丽。除此之外,运城盐湖所产“潞盐”已有4000多年历史,围绕着盐湖衍生了很多人文景观。建于唐朝的盐池神庙,令人尊敬的关公家庙,现存最大的武庙--关帝庙,另有永乐宫壁画、司马温宫祠、普救寺、蒲州古渡遗址、黄河铁牛等如同珍珠般点缀在盐湖周边的人文景观。
二、盐湖成因:
运城的盐湖是在新生代早期形成,主要是由于在运城盆地南缘造山运动的山脉形成的,具体就是孤山、中条山和稷王山这些板块上移,而其他的下降,造成了大范围的下沉沉淀,形成了大面积沉积,大量的矿物盐聚集在这里,历经很长一段时间的沉积蒸发后,形成了这个天然的盐湖。
三、盐湖的历史和变革:
(一)三皇五帝:
1、黄帝战蚩尤:
自古以来运城盐湖就因盛产河东盐而闻名于世。根据大量的资料记载,解盐的开采发展距今已有四年多年了。相传在公元前30世纪,为争夺盐池,黄帝和蚩尤曾于中条山恶战,鲜血染红了大地。在这个地方蚩尤战败,尸体被肢解,后人因此把这个地方叫做解州,这个地方生产的盐自然也叫做解盐。对于黄帝因为得到盐池而发展壮大的故事各种各样的史书中都有记录。比如在《路史》中就有这样的记录:黄帝让自己的大臣苏沙氏在盐池这个地方煮盐。更有甚者,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如果没有盐池这个地方,就形成不了现在的中华文化。因为后来的众多中华文明都发源于此。
2、舜吟男风歌:
舜帝在运城盐湖巡查时,看到盐湖的美景不禁弹琴高唱《南风歌》。在这首歌中,舜帝充分肯定了盐湖的核心价值和社会效益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解盐孕育了中华文化,并为中华文化文明提供了充实的后盾。
(二)春秋战国:
1、河东盐商-猗顿:
猗顿,鲁国人,春秋时期的大盐商,太史公将猗顿与范蠡二人并称为“陶朱猗顿之富”。
依据相关的资料记录,猗顿小时候家里很穷,经济状况很不好,于是他便向范蠡了解如何快速致富,他依据范蠡所说的,大量的圈养牛羊等畜类。
猗顿听了他的劝告,迁移到现在的山西省西南部,古代被称为西河的地方,在那个茂盛土地肥沃的地方,大量的放养着牛羊等畜类。有记载称,该地在明清时期尚保留有猗顿居住的房子以及其墓地。
当他因养牛羊而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之后,他开始把资本分开投资,他还投资了果园和桑园等,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然很有想法的他不会就此打住的,他希望获得更大更快的利益,他就慢慢的转移到盐业上来了。很显然,他是一个有经商头脑的人,当他有足够的本钱时,他就把资本投入到河东盐池的开采中去了,开展与盐有关的业务,比如生产与买卖。
雍正也在相关的卷宗中大致的写到,河东盐池的盐,只需要经过简单的日晒之后,简单的处理之后,就可以被食用了。更为夸张的是,在相关的《左传》中,河东盐被当做国之宝,使之地位得到极大提升。由于河东盐池具有很大的储量,基本上是无限的资源,这也造就了猗顿大盐商的不断发展壮大。鼎盛时期,其还把盐的贸易做到了遥远的西域去了,之后把从西域换得的珠宝拿回国内进行交易。
2、伯乐相马:
大家耳熟能详的伯乐相马的故事就发生在河东盐池这个地方。在相关的史记中大致记录着,千里马在通往虞国的盐运古道“青石槽”山道上被伯乐所相中的故事。
3、戎生编钟:
这个编钟锻造与公元前七百四十年前,现在被北京的一所博物馆所保存,在这个编钟上记录了晋国的商人拉着盐去到安徽的铜陵进行买卖交易,去换取铜器的故事。
(三)唐朝:
1、改革盐法:
中条山有句民谚“南风起,盐始生”。在汉代之前的时候,基本上生产盐的方式是很简单的,只是依赖阳光长时间不间断的强晒和夏季长刮的南风来处理的,这种纯天然的成盐方式被称为“天然成盐”。
这种天然成盐的方式经过三千多年的发展之后,至唐代才有了较大的改进,当时的唐代采用的是比较先进完美的“垦畦浇晒”铲盐法。具体的做法为:首先需要把卤水灌胶到畦的内部,然后经过长时间高强度的阳光强晒、雨水的洗礼冲洗和风力混合后,产出了比较正宗质量上乘的盐,不仅盐的质量提高了,就连盐的产量也有比较大的提升。在鼎盛的唐代不仅具有比较先进完善的制盐方法,当时的法律政策也比较鼓励盐业的生产销售,这就使解盐的推广之路更加便利,当时的解盐已经卖到了中华二十多个州,可谓是风光无限。这对解盐来说是一个鼎盛的发展时期。
相比较欧洲的天日制畦晒盐方法,唐代的制盐方式不仅时间上远远早于欧洲的制盐法,在生产工艺上也是有比较大优势,这无疑反应了我国当时的先进科技生产力占据了世界的主导地位。自“垦畦浇晒法”实施以来,运城盐池“解盐”在各个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依据唐代相关的文献可以看出,当时的唐代,每年河东盐池可以产生的财政额达到了一千五百万串铜钱,仅仅这个产盐区就占据了整个国家产盐区的百分之二十五,当然也占据了总财务收入的百分之十二点五。
2、池神庙:
池神庙坐落于盐池的北部的方位,在这个庙宇里供奉着三个神仙,他们依次是风神、太阳神和盐池神。池神庙的设立情况存在着这样一个神奇故事:在过去的七百七十八年前的时候,中条山这个地方连下了几个月的大雨,盐业生产受到了暴雨的极度破坏。人们终于等到有一天暴雨停止了,天气开始慢慢转晴,一个惊奇的现象出现在人民的眼前,那就是盐池中的盐全变成红色的,当时的人民无法解释这一现象,感觉到很神奇,其实根本的原因是因为雨水和盐中的主要成分相互反应结晶导致。他们把这种现象上报了朝廷,当时的皇帝认为这是一种吉祥的征兆,皇帝很高兴,就在了盐湖这个地方建立了池神庙,赐封池神为“灵庆公”
(四)宋朝:
宋代钞引法:
这个在河东实行的钞引法很具有创新精神,他的内容大致是,商人可以用手中现钱购买所谓的盐票,这个盐票的用处很大,他是政府特许给盐商的特权,他们可以拿着这些盐票随意自由的进行盐业买卖。在相关的《包拯传》中记录着这样的事情,包拯在兼任河东盐史的时候,因为大力推行钞引法,受到了朝廷的嘉奖。
(五)元朝:
盐务学府:
在元成宗在位三年的时候,运城盐务官府设立了盐务学府,他是一所专门接纳盐商子弟的学府。
四、以盐立城
运城古名潞村,濒临河东盐池,筑于元末,是先建运司而后立城。元太宗八年(公元1236年),盐运使姚行简绘图献议后,始“芟莽夷榛”,立运司于潞村。历经潞村、圣惠镇,后于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那海德俊上任盐运使,随后开始筑城,初名为凤凰城。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那海德俊任盐运使时始筑城,初名凤凰城,后因是盐运司所在地,而名运城。此即运城兴建之始。
运城初建时比较简陋。城垣周长仅十里,筑土为墙,五门,各构简易城楼。门的内外左右筑有军庐、稽察所,是巡警稽察的所在处。城四角各筑烽火屋,是觇伺防御之所。城于八月开工,是时“丁夫星布,畚插云集”,除庶民输财赴役者外,另有兵丁二千五百人参加,共历时五个月,于当年十二月峻工。
元政府因何在运城设司筑城呢?其原因有二:一则是封建盐政的需要。河东盐利历来是封建政府的重要财政收入,所以“历代治鹾皆设官司,以为经理”。不过,元代以前“榷沽之政,或入少府,或归大农,或隶度支……分摄于军州郡邑之卒幕,未置专廨”。可是,元代“盐为诸赋之首,解之盐泽为诸鹾之首”;“会其岁之入,以缗计者二千万”,“租赋外,惟以盐课佐经费”。简单说来,就是元代以前,盐利大部分都归了地方,政府没有从中获利。但是到了元代,盐利成了所有税赋中的最大头,拿不到盐利,政府难以维持日常花销。于是,元政府出于控制池盐业,搜刮盐课的需要,建立了一套庞大的盐政官僚机构--河东都转运盐使司,专门管理河东盐政,搜刮盐课。由于盐务繁杂,“解州城小,且偏处一隅,鞭长莫及”,因此,“为掌榷近便”而“徙运司于路村”。此即运城建司之因。
二则是阶级斗争的需要。元末,随着全国各族人民反抗元朝统治者的斗争不断深入,蒙古贵族的军事统治已到了摇摇欲坠的地步。面对这一状况,元朝统治者为了镇压反正的劳动人民以及保护盐政官吏的人身安全,遂筑城于潞村。
但是,“天下盐治不一,举无专城,河东何以独有专城?”旧史称,其它盐区未筑城的原因是“煮海者商灶延绵沙际,千里相望,如淮浙长芦皆非一州一邑之地,故但居要以临之,而所附则皆通大邑,已有提纲挚领之势”。然而河东池盐采用集中生产的方式,潞村地处中原,倚中条山而建,筑城于潞村方便管理且具有独特的军事价值。因此,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便应运而生了运城这一盐治专城。
由上观之,运城是封建统治者为了把持池盐业,搜刮盐课,弹压劳动人民的抵抗,保卫统治者的自身安全而兴建。这和欧洲中世纪的城市,依靠工商业的发展,是“由得到自由的农奴重新建立起来的”,显然是有差别的。
五、城市的发展
运城建成后不多年,元代即灭亡了。运城的发展主要是在明清两代,特别是明代前期。
(一)盐政机构设置
明代初期基本上延续了元代的盐业制度,明朝也设立了河东都转运盐使司。在公元一四七三年也就是成化帝在位九年的时候,明代封建政府为了达到监视盐业的目的,向运城派遣了一名御史大夫来巡视盐业。清初沿明制。通过这些措施,明代政府从各个方面也在一步步加紧控制盐业,比如成立了专门的封建盐业官僚机构。
(二)盐业政策设置
在相关的盐业战略上,明政府为了牢牢地控制盐业产业,不仅在运城,还在其周边的地区实行禁止民间私自买卖盐的行为,强迫附近盐丁无偿劳动,阻碍池盐工商业民间化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运城就这样一步步成为河东盐业地区的盐业中心,也代表着封建政府一步步剥削着民众。
六、总结和感悟
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这是一座依靠中条山养育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县城,相比运城,它的名气小到了微乎其微。对于垣曲的老百姓而言,他们世代生存的地方并无特殊之处,他们晚饭后在中条大街遛弯,他们平时在禹王路购物;对于外来人而言,这里没有值得他们流连忘返的名胜古迹,也没有让他们没世难忘的秀丽风光;但是对于考古学家来说,垣曲县是商代城邑遗址,这里是禹的部落所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中条以北有“夏墟”,中条以南是“有夏之居”,中条于垣曲百姓的意义不应该仅仅是一条街道……故事到处都是有的,对于我们的内心,不是缺少故事,而是发现故事。
王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