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外交语言特色研究

  摘要:周恩来同志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导人,在其长达二十六年之久的外交工作生涯中,确定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导向,缔造了一例又一例令人称道的外交奇迹。他被誉为新闻中外交的创始人和奠基者,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周恩来同志的外交语言,对于当代外交辞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辞藻考究,成句细琢;妙语连珠,旁征博引;斡旋有道,如沐春风;庄谐有度,定数乾坤四个方面阐释周恩来同志的外交语言特色,分析包含着众多周恩来同志在外事工作中的生动案例,充分显示了他从事外事工作的风度和魅力。

  关键词:周恩来;外交语言;国家;风格

  荀子在其著作中,描述君子的风度“宽而不慢,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直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荀子·不苟》此述用于周恩来同志甚是合适。他作为新中国的总理兼第一人外交部长,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互溶二十六年,形成了独特的外交行为风格和外交语言特色,开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事务的新纪元。我们不能否认,在最初建国的二十多年,正是由于他风趣柔和的修辞,纵横捭阖的气势,高瞻远瞩的视野和坚定勇敢的腔调向世界传达出新中国革新除旧、和平共处的外交姿态。国际社会当时对于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诸多误解,矛盾重重,利害纷争,如何在混乱的国际秩序中为羸弱的新生儿赢取他所应得到的权力,周恩来做了多方面的努力。在协商中,既要明确自身的利益诉求,也要兼顾对方的利益界限;在矛盾中,要谈笑风生化解政治难题,太极推转抛开形态差距。国际上很多政治人物都对周恩来的外交风格给予高度评价,其中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就曾盛誉他为“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两三个人之一”。柯西金曾经说过,“像周恩来这样的同志是无法战胜的,全世界都说周恩来统治是最大的政治家”周恩来的外交语言,是外交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典型案例,值得从多方面研究阐释。

  一、辞藻考究,成句细琢

  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沟通交流,国家与国家也通过语言来进行邦交。往往政治人物的外交言行,就间接表明国家的立场和态度,它涉及到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国际格局的稳定。所以,外交语言需要高度的精准性,“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维护祖国利益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各种外交事务,是外交语言最重要的作用。

  周恩来的外交语言,在特定词语的选择上,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如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关于苏联援助我国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项目谈判情况时的报告说道,“我们要争取苏联的帮助,但要去除依赖思想”,“不能以情感代替政策”。周恩来的外交语言,不仅是在用词上恰当熨帖,造句的逻辑也十分值得称赞。如在关于访问亚洲和欧洲是十一国的报告中,他对中国与亚洲七国的关系的表述“在这次访问中不论我们到什么地方,当千千万万的人们前来欢迎我们的时候,‘和平’总是最突出,最响亮的口号。”(2)1960年埃德加·斯诺重回中国之前,中国在五十年代曾表明不会与美国互派记者。周恩来在接见斯诺的时候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我们不是把你看成记者,而是作家,这就是我们破例的原因。”也正是这种博大的胸怀感动了斯诺,让他最终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由于外交事务所特有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外交语言需要考量和斟酌的地方就很多,一旦因为某个词语就某个句子的关系,就有可能导致国家利益的受损。周恩来奉行“外事无小事”,这句话,对于外交文件文书以及外事活动中的接见访谈用语,都字斟句酌,句分段明,显示了极其高超的语言功底和文化功底。

  二、妙语连珠,旁征博引

  周恩来的外交语言并不因为外交本身所带有的政治性而显得呆板和严肃,反而由于他自身的文学素养和语用功底高超,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征服了众多外来的使节和访客。也由于他语言的字字珠玑,句句成玉,使得新中国在国际社会中逐渐显示出千年古国丰厚的历史底蕴和庞大的心胸气概。

  1954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到瑞士参加日内瓦会议时,与作为英国外交大臣的艾登进行交谈,在谈话过程中,艾登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你们建国后没收了英国在华的很多资产,对此,你们有什么考虑?”当时的国际局势十分复杂,中国作为新生国家的国际地位尚未明确,这一问题的回答很可能影响中英之间微妙的关系。周恩来巧妙的结合中国的历史说到:“中英两国的关系很长了,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了。这些关系很复杂,如果说起谁欠谁的债,就应该从鸦片战争算起。我看这样算下去,不一定对英国有利。”(3)这一回答,避免了两方政见的交锋,平静的将尖锐的问题化解。由于鸦片战争中英国的所作所为对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伤害,对比来说更为严重。这令艾登不得不转化话题说,“这当然不必再回顾这些了”。

  三、斡旋有道,如沐春风

  我国自春秋战国起就兴起斡旋之道,合纵连横,纵横捭阖,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张仪事一强以攻众弱,都具有现代外交的雏形。周恩来在国际的复杂斗争中形成了自己高超了谈判技巧。裴默农先生曾说周恩来的一生,可谓谈判的一生。他同世界各国进行谈判,是为了国家能独立自主的屹立于世界之林,为了人类的进步、世界的和平。(5)

  在一次外交部举行的招待会上,周恩来介绍完我国的经济建设的成就后,一位西方记者问到:“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钱?”建国初期,我国经济水平较低,这样的问题如果以实回答会涉及到我国的国际声誉,周恩来的回答令在场所有人无不叹服。“十八元八角八分,”他对此解释到“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值为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和一分的十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十八元八角八分”。他还补充到:“中国人民银行是由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机构,信用卓著,币值稳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四、庄谐有度,定数乾坤

  庄,即庄重,在面对国家利益和国家底线时,严肃申明所持态度。谐,即轻松,言辞风趣幽默,从情感上打动对方。周恩来的外交辞令,庄谐有度,风度翩翩,掌中乾坤,胸中沟壑。曾经尼克松说过,如果当初是蒋介石得到周恩来的话,那么国民党就不会到台湾去了。由此可以看出,周恩来对于新中国的建立有重要的贡献。在他任外交部长的数年中,数以千计的外交照面,均审时度势的以合理的姿态提升中国国际形象。

  1957年初,周恩来和赫鲁晓夫的会谈中,由于周恩来批评赫鲁晓夫在处理斯大林问题上的错误,斯大林恼羞成怒,对周恩来说:“你不能这样跟我说话,无论如何,我出身于工人阶级,而你确实资产阶级出身。”在面对阶级问题时,周恩来严肃回答:“是的,赫鲁晓夫同志,你出身工人阶级,我出身资产阶级,但是你我有共同的地方,我们都背叛了自己的阶级”。

  周恩来的这句话,涵义深远,既庄重的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又批评了赫鲁晓夫的失误,机智的反应与高超的语言可见一斑。

  在尼克松访华与周恩来会晤的时候,笑谈当年杜勒斯不愿同周恩来握手,周恩来以他广泛的外交经验轻松化解,“杜勒斯的副手沃尔特·比德尔·史密斯先生可是有不同的想法的,可是他不想违反杜勒斯定下的规矩,所以他只好右手拿了一杯咖啡。因为一般不用左手握手,他就用左手摇了我的手臂。”周恩来一边说,一边形象地打着手势,在场的人都被逗笑了。(7)

  他的多年外交实践中,有针尖对麦芒的锋利碰撞,也有小溪润卵石的柔和渗透,有登高一呼的豪情壮志,也有一笑泯恩仇的慷慨气概。作为一名外交工作者,他无疑是优秀的,审时度势,谈古喻金,幽默诙谐,器宇轩昂。无论选词成句,还是随机应变,无论斡旋周转,还是庄谐有度,用体谅、理解的方式给予对方尊重,用轻松、大气的方式捍卫自己尊严,为我国的新型外交殚精竭虑,做出了重大贡献。周恩来的外交语言,对后来的外交活动也有深远的影响。我国现在所奉行的外交政策,还有很多是参照周恩来在1949年外交部成立大会上所做的《新中国的外交》的讲话。我们如何显示大国气度,如何展现强邦胸怀,如何制定睦邻方针,周恩来的外交语言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范例,对我们处理现今外交事务有良好的借鉴意义。深入的研究学习周恩来的外交语言特色,提高外交人员的语言素质,完善我国的外交实践体系,还需后来学者的坚持和努力。

  【注释】

  (1)《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第38页

  (2)《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第209页

  (3)《周恩来风云外交》,杨明伟、陈扬勇,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9,第128页

  (4)《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第103页

  (5)《周恩来外交学》,裴默农,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第300页

  (6)《周恩来外交辞令的语言魅力》,姚鑫隆,《南昌高专学报》,1997(3),第11页

  (7)《周恩来风云外交》,杨明伟、陈扬勇,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9,第229页

  邹德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