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哲学思维差异比较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哲学,孔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5-19 14:59
摘要:中西方哲学思维的差异是由各自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孔子是东方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西方的孔子,这是两位分别开启东方与西方思想历史长河的时代巨人。在他们身上既能找到许多相似之处,又能看到古代东西方思想的异趣所在。
关键词:中西方哲学思维;仁;善
中西哲学之间存在许多差异,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是最基本的。哲学作为文化的核心,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其根本任务大致是一样的,即都是要围绕人的安身立命问题,探讨人的终极价值。而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中西哲学史上的关键人物,他们对“德”的认识和对生死的不同认识,反应出中国与西方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发展方向。苏格拉底的哲学重点是关注伦理、道德、人性。而孔子的哲学重点是关注“仁”。
一、不同的空间视角形成不同的哲学出发点
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一开始都是把“自然”定为研究的对象,他们讨论自然并非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大自然,为了求生存迫使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人之外的自然。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研究的都是世界产生的本源“水”“火”,是古希腊人对自然探索的最早的尝试。由于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呈现复杂化,尖锐化,哲学家们更加现实迫切的把关注目光从“自然”转向了“人”。普罗戈拉曾经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们把人置于人类历史舞台,极大的提高了人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一过渡时期苏格拉底关心的不是自然而是人事。他表示他是完全没有能力去完成对天上和地上的事物研究。这样苏格拉底就把他自己哲学研究目的和对象彻底的同早期自然哲学家区别开来了。
苏格拉底在希腊哲学第一个提出“德性即知识”的基本命题。什么是德性,德性的本质是什么。“德性即知识”本质就是知识。“德性”原意是指任何事物的有点长处和美好的本性,如腿的行走能力、动物的捕食能力、鸟类飞行能力,这些都是他们的本性,也是德性。【1】苏格拉底不同于早期的自然哲学家关注于自然本原的哲学问题,他更关注于人的本身。苏格拉底认为,自然现象的真正成因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神的智慧和力量,它们的生存和毁灭,以及万事万物的差别,都是神特意安排的,用自然哲学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只有神才能解释清楚这些自然现象。因此,人类认识的中心应是“认识你自己”,而不是探讨万物的本原。
二、不同的哲学出发点形成伦理关注点的差异
在伦理学上,希腊人争论的比较多的问题就是人的本性是追求善还是追求快乐?苏格拉底把自己看成是灵魂的医治者,坚持他全部的事务就是把人们从自以为有智慧中解救出来,劝告他的同胞要关注真理,追求灵魂的美善。而且,他还试图把人们从物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并激励人们努力去获得至善。
苏格拉底把“善”,也就是追求好的,作为人的一切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他的“德性即知识”所追求的目标。【2】苏格拉底认为宇宙万物的存在和变化都是合乎一定目的的,它们都是神按照“善”的目的进行合理安排的结果。这种安排和设计万物的神就是充满理性的,即理性的神。在苏格拉底的理念里,与传统形象的诸神是不同,理性神是没有形象,是人看不见的。苏格拉底认为,人们并不能否认理性神的存在,因为“指挥你身体的灵魂你也是看不见的”而且他也一再强调事物之所以存在的真正原因并不是人凭感觉就可以感觉到的,只有凭借人的心灵、理性才能认识到。“如果我用眼睛盯着事物,或者用某种感官来把握它们,恐怕我的灵魂就会弄瞎。所以我想不如求助于心灵,在那里去寻求存在的真理。”对理性神的认识也是如此,人们只有通过理性思维,从万物的秩序和目的中去体察他的存在。
孔子的主要伦理思想可以用“仁”来概括,感到非常困惑,因为他认为自己并没有智慧,于是他访问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和工匠,试图发现他们比自己更有智慧。然而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这些人不仅没有真正的智慧,还自作聪明,对自己的无知一无所知。孔子因此明白了为什么要说他是最有智慧的,因为只有他“自知其无知”。孔子抛弃了“仁”的标准,而把问题关注点放在了如何做到“仁”。孔子也有人性善的看法,但讲得不太明确,只是说“性相近,习相远也”,这可以看出人性善的苗头。但关于人性善,孔子没有专门讲,更没有替人性为善这个命题去作论证。
三、灵魂不朽论--生死观
苏格拉底之死对西方哲学来说是个迷,而苏格拉底对待生死的态度和孔子截然不同,这也反映出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之间的差异,也代表了两个人不同的精神世界。苏格拉底在死亡和法律面前,毅然维护了法律的威严而选择了死亡,苏格拉底在法庭上并没有在法官面前摆出一副可怜的样子,将自己说得一文不值,借此博得怜悯减轻惩罚。他认为通过求情的方式来判无罪的行为是不正当的,既不名誉也不道德,苏格拉底一直是一个尊崇理性,当面对死亡时他不背弃过去恪守的承诺依然信奉道德和法律的原则。法律对他判罪是不公平的但他不愿意因为自己的求生而破坏雅典的法律。所以苏格拉底拒绝了最后一线希望,为了他自己的信念和人格,在生死面前,坦然坚定地选择了死亡。在我看来苏格拉底不惧怕死亡而是重视死亡,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死亡哲学,也许人死之后可以摆脱世俗之苦。
而孔子面对死亡的时候是一种逃避的态度,他一直注重“生”的。但是爱惜生命本身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不要鼓吹让别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就可以了。但是,孔子正是自己爱惜生命,却想方设法让别人去死,以成就自己的事业。孔子经常向别人炫耀自己所讲之道的价值,意思是说,我讲的道比你的生命还可贵,如果早上听了我的道,晚上去死,都没有什么遗憾的。孔子是避免面对死亡的,他谈及死的时候并不多,但是从仅有的几个地方就可以知道,孔子一直在回避死亡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19页。
[2]周辅成:《西方著名伦理学家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郑思莹 解玲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