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中学生文言文的自主学习能力初探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高中语文,文言文,自主学习
  • 发布时间:2015-10-16 14:05

  〔摘要〕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要求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 自主学习 能力初探

  1 根据学习要求和学生情况制定学习目标

  针对我校学生文言阅读能力较弱的情况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培养文言文阅读语感作为基础目标,学法以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提高文言文的记诵能力,领会尊师重教、能者为师等思想为学习目标。

  2 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准备《师说》一课的导入时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集中注意力不动笔仔细听老师念的十二个词,听完两遍后看哪位同学记住的词最多?听完后有的同学能记住其中的五六个,最多的能记住九个,我把刚才打乱顺序的词重新组合成一句话,念了两遍,全班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全部的十二个词。这个游戏结束告诉大家,文言文中的知识点就像刚才那些词零散地分布在文章各处不容易记全,如果我们能及时归纳总结发现一些内在的规律,再去举一反三会大大提高我们的记忆效率。

  3 方法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有了学习兴趣,教师再适当地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越强。我在组织学生学《师说》时第二步就是请同学们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文中出现的文言知识点做梳理归纳。各小组任务:第一组找出这一课中出现的带“师”的文句,归纳其用法,第二小组找出带“之”字的例句归纳其用法,第三组找出文中出现的介词结构后置句请试着探究它们的规律,第四组找出文中名词活用现象的例句,也试着探究它们的规律。每个小组完成讨论后选派两位代表发言与全班同学分享你们的发现。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教师针对本文是本单元最后一课的特点又提示看看学过的文中这两个词还有没有别的用法?同学们又补充了“师”作名词军队,“之”可以做动词到、往讲等用法。第三组的学生在找例句中出现一些问题对有些句子不能很快判别是不是介词结构后置句,比如把“句读之不知”等句也作为例句列了出来,教师引导同学一起辨析试归纳介词结构后置句的特点,同学能发现大都带了“于”字,前面的谓语通常是动词或形容词,介词结构通常在谓语的后面,翻译时通常放到谓语的前面,通过观察发现“句读之不知”并不符合这些条件,首先该句没有介词结构,“句读”是谓语“不知”带的宾语,所以是宾语前置句。第四组的学生通过归纳发现名词通常在句中没有谓语的情况下会活用为动词,如果名词出现在谓语前紧靠谓语通常会活用为状语,翻译时大都在名词前加上一个合适的介词。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同学们发现了文言文知识的一些小规律,课后请同学们把这一课出现的其他文言文知识点用类似的方法做归纳梳理,相信大家一定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4 营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培根认为“一切天性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很重要。文言文的学习除了要了解文言基础知识之外,更需要了解在这些貌似艰涩的文字背后的文言文的精髓,学习《师说》时我通过几个问题引导学生领略文言经典的深厚内涵,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营造好的氛围。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①以我们阅读议论文的经验看中心观点和关键句通常会在文中的哪些地方出现呢?请大家再读课文,勾画出文中的中心观点及关键句。②作者为谁而写此文?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到相关依据。③作者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写?仅仅只为他一个人写吗?文中韩愈表达的思想在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学生在讨论这些问题时发现只看文章还不够还要结合作者的相关背景介绍。④言为心声,语见其人,《师说》一文让我们了解了韩愈的哪些人格魅力??作者和作品给我们哪些启迪?⑤你认为当今社会在尊师重教方面做得如何?(与文中情形作比较)

  学生在思考讨论这些问题时非常热烈,特别是提到当今社会有些家长不顾自己孩子的情况非要把自己孩子送进重点学校重点班,认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孩子学习好跟老师没关系,都是自己孩子聪明等现象时班里简直就是热烈的辩论会场,通过讨论我们发现过分夸大老师的教育作用是不对的,完全抹杀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是不合理的。韩愈在文中提出的能者为师,尊师重教的思想在现今社会都是非常中肯的,他对师传道的“道”的理解有时代的局限性。

  5 活动展示,分享学生自主学习成果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好的习惯,如果能够多一些展示的平台会更好地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探究思考。《师说》一课我是这样做结束的:虽然韩愈所处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依然可以使我们获得有益的启示和感悟。爱思考激发兴趣,会思考能提高效率,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老师在阅读课文时也有一些小规律:先了解文中写什么,再思考为什么,再思考收获什么,有时间还可以思考文章是怎么写的我们能学到什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请写下来与同学们分享。

  两天后全班交流学习心得,有的同学说文言文知识点的归纳让自己学习效率提高了不少,有的同学说不再把学文言当做最头痛的事了,有一位同学的分享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他写到:我反对全盘否定教师作用的观点,那样会导致社会的倒退。我也不赞成过分夸大教师作用的主张。有些学生和家长错误地认为老师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只要分进“好班”,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从而放松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课堂上我们讨论了,主观努力是成才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教师只是外部的一个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的确,师生关系融洽,才能构架起传承知识的桥梁。这堂课的主要目标不仅是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能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就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汲取营养。

  林晖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