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中小学生青春期教育研究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家庭教育,中小学生,青春期教育
  • 发布时间:2015-10-16 17:25

  〔摘要〕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中学生心理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如果做好学生青春期的教育问题,很可能会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心理障碍,最终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青春期时期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家长家庭教育不科学、不合理。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育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教育。其中在这三者之中,家庭教育对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教学十分重要。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中小学生青春期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促进家长合理教育孩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一定助益。

  〔关键词〕家庭教育 中小学生 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是学生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心理发展的转折点,因为这个时期孩子身体发育要求脱离父母管理,独立起来,但是又会因为心智发育缓慢而会对家长产生依赖性,青春期就是在这样的相互矛盾中发展而来。家庭在对学生进行管理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在这段时间里,就需要家长耐心和放开胸怀,静静观看自己孩子的表演,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肯定,这对于促进这个时期学生心智的成熟有着很大的帮助。此外,青春期注意自己孩子的生理问题也是家庭教育不容忽视的地方,家庭中不好的生活环境,不和谐的夫妻关系,不科学的教育方式,都会在无形给子女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在子女青春期时期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问题,发现问题及时通过沟通和疏导解决,避免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

  1 家庭教育是中小学生青春期健康发展的基础

  教育的重要职能就是教会人形成成熟的心理,而家庭教育在这方面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主要因为:首先,家庭是子女最早接触教育的场所,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师。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治理、体力、心理和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的发展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次,处于中小学青春期的孩子在家庭中的时间比在学校的时间要长,他们一开始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心理特点以及性格和爱好都与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最后,家庭教育的观点、方式和方法以及家长的日常行为习惯以及道德修养和价值观都会对子女的个性和性格特征产生深远的影响,人的心里发展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先天和后天因素都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些是因素中,家庭教育是学生青春期教育的关键。

  2 家庭教育方式对中小学生青春期教育的影响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采用何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现阶段。家庭教养方式不良是导致青春期孩子教育问题的形成最重要原因之一。从实际情况分析,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主要有过度溺爱和严厉粗暴管理两种方式,这两种家庭教育方式对正处于青春期中小学生的教育十分不利。其中过分溺爱孩子主要体现在与子女相处过程爱的过分,整个家庭围绕孩子转,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足,这种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和个性的成长将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我们经常会看到,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性格孤僻,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坚持做完一件事的意志品质薄弱,在遇到困难时胆怯,对做出的决定不坚决,情绪容易时空,自制能力差,不善于团队合作,动手能力较差。而严厉粗暴的家庭教养方式会导致孩子出现严重心理问题。这种教养方式是采取严厉的管教和粗暴的教育,不听话就打的方式,丝毫不顾及孩子的自尊心,逐渐的孩子就会原理父母,对于孩子确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十分会不利,同时,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很容易导致孩子形成个性缺陷,例如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冲动,脾气暴躁,冷酷,对任何事情都表现的十分淡漠,漠不关心,在学习和与人沟通交流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性格孤僻,严重的还会导致孩子出现神经错乱,心智失常的现象。

  3 家庭教育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

  家庭教育在中小学生青春期教育中的作用毋庸置疑,特别是对于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将会对青春期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解决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教育过程中,家长要以身作则,先提高自身的素质,为自己的子女营造一个良好的是家庭环境和和谐的是亲子关系。要保证家庭成员之间的评等、民主、和谐和融洽,创建一个地位平等的家庭;其次,要及时的与自己的子女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与子女面对面交流,写信交流,电话交流以及抽时间陪他们玩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保证孩子愿意向你倾诉;再次,全面了解子女和关心子女,这种关心并不是溺爱,并不是无条件答应子女的任何需求,采用心与心的沟通,通过与教师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苦恼和想法,解决孩子的合理需求,逐渐缩短子女和父母之间的心理距离,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最后,要尊重孩子。家长不要以自己的主观想法去要求自己的孩子去完成他们完成给不了的任务,只要不影响孩子健康发展,让他们尽力即可。

  参考文献

  1 王佳权.影响贫困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J].理论月刊,2013(11)

  2 程丽珍.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和对策[J].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3)

  3 尤书才等.正确的思想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保证[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4(02)

  4 张建华等.藏汉族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的对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15(05)

  5 朱莉莉.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6 孙莹莹等.中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统计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

  刘晓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