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实现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新课程,课堂,学生
  • 发布时间:2015-10-16 14:41

  〔摘要〕新课程改革需要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因而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创始语言环境、完善评价体系,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关键。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 学生 主体性 语言环境

  主体性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教育中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现代社会的开放、发展要求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使其具有主体性是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面对的中学生是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青少年,他们的主体意识、主动作用于客体的能力都相对于成人较弱,应该说是一个发展中的主体,有待进一步开发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是需要培养、提高和引导的,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是我们教师的职责。而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真正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怎样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正成为我们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的问题。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会学、会做、会生活,要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要着眼于人的发展,要在课堂上更好的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主体性焕发出来,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发展,即以提高教学实效,更要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当前,中学学英语课在很多方面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但仍旧存在着不利于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问题,如: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层次性,教学要求“齐步走”,致使部分学生在中学英语学习上掉队,过早出现两极分化,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造成障碍;在组织教学活动方面注重形式,学生参与的深度不够、效果不好高等等。

  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把启发人最本质的属性———主体性作为我们落实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的主要着力点,把英语教学的基点转移到人的素质培养上来。

  1 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把学生看作是简单的认知体,要把他们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懂得教师只是他们的疏导者和助学者。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地接受中走出来,把自身当作认识的对象。

  2 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

  激发学生的主题情感,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是学生学习情绪的主导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要求对教师在课堂上要情绪饱满,对上课充满信心和激情,带着轻松自信的情绪走进课堂,以良好的情绪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充满信心,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多看学生优点,引导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在自己的学习中、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加信心,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和条件。此外,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实际上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能发展学生新的能力,是促使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基础条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我们可采用多种教学法入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创设情景教学法,利用电教手段和直观教具形象地、有层次地将所有所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强化学生的视听感觉,充分发挥多种器官的作用,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引发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满怀激情地学习,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另外,要想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会的乐趣,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小环节,多台阶;多边化,多鼓励”,即将每个教学环节化解几个小环节,做到每个小环节都紧扣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层层接近,为学生打好学会的台阶,感受学会的乐趣。同时教学环节的处理益多边化,做到教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教师鼓励性的语言会让学生充满自信,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体活动。

  3 设计主题活动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通过活动实现的。活动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更是通过学生参与的主题活动实现的,因此要精心设计主题活动。我们在组织活动时要了解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主体情况指学生的认识水平、英语基础;客体情况是指英语特征、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环境指英语输入和输出的外部条件。精心设计主题活动就是要根据阶段性教学要求,把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的情况联系起来,并寻找出第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最佳联络点,使学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并在参与中得到听说读写方面的有效训练。

  按照英语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活动可分为:a.呈现活动;b.练习活动;c.交际活动。每一类英语活动都有很多方式,很多活动是可以交叉进行的。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时学要考虑以下几点:①呈现活动的设计要以旧带新,在复习旧课的基础上创造情境,在情景中呈现新的教学内容,降低学生理解语言的难度。要力求生动形象,使学生处于积极状态。②练习活动的设计要多层面,要考虑不同程度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可能性,要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练习活动。③交际活动要从头抓起,从培养交际意识到交际能力要循序渐进,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表达情绪,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选择话题,表达思想。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会学、会做、会生活,要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要着眼于人的发展,要在课堂上更好的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主体性焕发出来,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发展,即以提高教学实效,更要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左丰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