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色彩教学,美术教育,创造力
  • 发布时间:2015-10-16 16:40

  〔摘要〕色彩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小学生绘画创作能力的提升,还可以加强小学生对美的理解与感悟。本文通过对色彩教学的内涵和特点以及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从而提升色彩教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色彩教学 美术 重要性

  美术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在认知阶段理解到美的内涵,还能教会他们如何在生活和学习中发现美和欣赏美。色彩教学之所以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是由于色彩教育在激发学生创造力、提升学生审美水平、增强学生感知能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色彩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就目前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而言,虽然色彩教学已逐步渗入到美术教学中,但在整体教学方面仍存在着些许不足,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都不是很完善,而这些不足对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从而导致美术教学无法完全展现其功能。因此,我们需要在充分了解色彩教学的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明确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小学美术教育的有效实施。

  1.1 色彩教学的内涵。视觉是人的第一感觉,而色彩又是对视觉影像最大的外界影像因素。所以人们可以通过对色彩的感知而产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人们可以将某些色彩与特定的事物联系起来,当看到该色彩时便会产生一系列的联想,从而形成一种心理体验,这也是导致情绪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总体来说,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色彩的教学和指导,从而提升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了解,同时通过指导学生利用色彩进行自我表达和自我宣泄,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创造力。

  1.2 色彩教学的特点。在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变化进行阶段性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色彩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色彩教学具有阶段性的特点。由于孩子在不同时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有所不同,在小学阶段的孩子大都处在色彩认知的图示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喜欢用各种不同的图形来代表不同客观存在的个体,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情感。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敏感期,从教学设计出发,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合适的色彩教学。第二,色彩教学具有个体差异性特点。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性别、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有所不同,对学习的内容和观察事物的理解程度及个体身心发育程度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会使学生们对色彩的喜好和感知有所不同。如一些同学喜欢的色彩,另一些同学却不喜欢。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个体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差异性特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科学的色彩指导。

  2 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2.1 色彩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时期是儿童心理和生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提升审美能力的有效时期。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和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视觉直接感知到美,但仍会缺少对美的判断。因此,将色彩教学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色彩绘画带给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对美有足够的客观认识,从而对美产生想象,最终能够带来身心的愉悦感。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第一,通过对色彩作品的欣赏,让学生们直接接触到色彩构建的客观影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之美,让学生在与绘画作品进行心灵沟通的过程中,逐渐理解色彩与现实状态的关系,让审美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态度。第二,指导学生进行色彩创作。通过让学生利用色彩表述内心的真情实感的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体验与想象,创造出个性化的美和属于自己的色彩世界,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美、表现美,从而提自身的升审美能力。

  2.2 色彩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儿童的感知能力既包括感觉能力,又包括知觉能力。感觉能力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是主体对客观环境所产生的一种直观感受能力,儿童可以通过身体器官获得某种感觉,进而完成一系列的联想,以此来激发所谓的灵感。而知觉能力主要是指对客观事物把握能力的大小,如颜色、形状、大小等,而这些能力主要依附于儿童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能力。在色彩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利用色彩作品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不断提升学生对色彩的敏感性。通过辅助学生进行色彩创作,帮助学生将内心联想的事物通过色彩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感知能力。

  2.3 色彩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的产生是以头脑中的意向图示的数量为基础的,只有图示数量到达一定程度时,想象才可能发生。由于想象是对客观事物进行的改造和延伸,所以与客观事物本身会存在一定的出入,这种出入是我们脑中的一种意向,是色彩背后内涵的有效体现。在色彩教学过程中,通过创作练习会将这种意向不断熟练,甚至形成一种习惯。在此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将生活中与之相关的一些事物融入进来,并人为地将事物进行填充,使其更加饱满,使画面更加超越现实,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此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把握好色彩教学的方向,在给学生自由的想象空间的同时,也要规范其想象的思维,通过正确的指引和规范,使学生在确保其价值观正确的基础上,发挥出更大的潜力,才能真正实现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色彩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化发展,还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虽然现阶段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仍存在一定的阻碍,但随着人们的对色彩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也将逐渐显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陈丹.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7):160

  李茉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