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自主预习实践研究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小学数学,自主预习,实践研究
  • 发布时间:2015-10-16 18:01

  〔摘要〕学数学教学同样需要预习。预习也发展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只有认真预习,才能发现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才能发现疑点。把预习过程中的疑点提出来与同学交流,就是合作交流。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预习 实践研究

  学数学教学同样需要预习。预习也发展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只有认真预习,才能发现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才能发现疑点。把预习过程中的疑点提出来与同学交流,就是合作交流。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发展为个体的一种自动化学习行为倾向,对学习效果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小学生自主预习习惯的培养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从研究学生的有效性预习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入手,不仅能抓住学生学会学习的最核心理念和最基础习惯,而且也能为我们进一步探索新型的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指明前进的方向。

  1 更新观念,重视学生自主预习

  “预习”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首先更新教师观念,重视预习。难道个别学生预习后听课要洋洋得意或有厌烦情绪就可以使教师反对预习吗?难道数学预习要冲击传统的教学过程编排就可以成为教师放弃预习的理由吗?仔细琢磨,这许多理由恰恰显示了教师观念陈旧,受以往教学习惯束缚,不想大胆尝试,不敢推陈出新,不愿在学生预习基础上创设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且,不少老师低估学生学习潜能,缩手缩脚,担心学生不会预习。孰不知,长期搀扶过桥的学生怎敢独走木桥?可见,教师得转变观念,重视预习。其次,提高学生认识,使其喜爱数学预习。“预习”是学习的一个好习惯,许多数学知识可以通过“预习”获得初步感知,在“预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疑问或困难,吸引学生钻研解答,并发现新问题。我班学生在预习“繁分数化简时”发现这一秘诀,即繁分数化简可以用外层2×8的积作分子的积,用内层3×5的积作分母的积,在课上他大胆说出自己这一想法,博得了伙伴们的赞叹。学生觉得预习后的数学学得轻松、愉快、能有的放矢把握听课信息。他们主动、自觉预习数学,有些学生甚至超前预习,中午常见他们在讨论预习时遇到的各种疑问,增强了预习的意识。

  2 明确目标,制定自主预习要求

  2.1 教师和学生知道了数学预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后,应明确数学预习的目标:低年级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初步感知新知识,即我要学习什么?中高年级学生通过预习逐步培养“整体感知,部分探究”的能力,即我懂得了什么?学会了什么?疑问在哪里?

  2.2 制定小学生数学预习的要求:①自觉预习、主动学习:数学预习应建立在学生自觉、主动的基础上,只有学生乐于预习,才能保证预习有效进行,愉悦孩子身心。②认真预习,初步感知:学生数学预习须认真、仔细、踏实,切忌“走过场”,在预习中能初步感知新知识。③详细记录,简单叙述:学生可以记录自己预习时的情况,记录要点、难点,并简叙述本节内容的知识点。预习时,用不同符号表示,如重要内容打☆,不懂地方用等。④完成作业,提出疑问:学生要完成预习的书面或口头作业,及时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3 依据内容,指导学生自主预习

  我国古代学者早已指出:授之以鱼,弗若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预习方法,就等于有了“渔具”,才能使预习行之有效。因此,根据教材内容,教给学生好的数学预习方法,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3.1 介绍预习方法:①粗读:要求将教材阅读一遍,大致了解新课主要进行什么问题,需要联系哪些已学过的知识?②精读:要求对教材有较深入了解,要逐句逐题细读,尤其是黑体字以及定义,定理和重要公式等,以求初步理解,理清思路,复习所要联系的旧知识。③探究:在精读的基础上,阅读例题,自行探索解决疑难的途径,寻求正确解答方法。对课后练习和习题有选择性求解,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带着疑问,作好记录,进入课堂。

  3.2 精心指导预习:例如教师选择《比的意义》一节进行具体指导。首先列出预习题:①什么是比?比与什么运算很相似?②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③怎样求比值?④上海申花队与大连万达队足球比分为2 :0,它是一个比吗?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要求在粗读的基础上完成第一、二个问题,继而要求学生在精读基础上对课后的简单基础练习进行解答,同时做好预习笔记,带着预习结果和问题进入课堂。然后选定具体内容,让学生模仿运用各种预习方法。如在进行了预习具体指导以后,教师又选择了《比的基本性质》一节内容让学生模仿预习,互相讨论,做好预习。教师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做好笔记,互相检查,养成习惯。最后,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我提问,自觉预习。教师有意识让学生交流各自预习问题。

  在小学阶段,能学到基本的数学预习方法,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4 精编习题,督促自主预习落实

  为了使学生预习有实效,落实于行动,也便于反馈检查,如在让学生预习《比的基本性质》时可以布置如下预习作业:①《比的基本性质》与以前学过的( )性质和( )性质相类似。它用字母可以表示为:()。☆☆②化简比:80:901.2:1☆☆0.125:0.375☆☆☆1小时30分:1.3小时☆③最简整数比要求比的前项、后项()☆④探究学习原则:预习作业设计时,要注重学生的探究学习。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积时,你有独特的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吗?请举例说明。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发展为个体的一种自动化学习行为倾向,对学习效果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在小学阶段,抓好学生的自主预习,能抓住学生学会学习的最核心理念和最基础习惯,而且也能为我们进一步探索新型的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指明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拥学.谈预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9(9)

  2 张永凤.预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校园文学教研版,2009(7)

  3 马俊艳.培养预习好习惯自主高效见成效[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09(11)

  张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