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模式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六模块,课堂模式,探索运用
  • 发布时间:2015-10-16 17:3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索运用

  “六模块”是指:读读写写——积累语言模块;整体感知——自学质疑模块;自主探究——以读促悟模块;拓展延伸——提升主题模块;联系实际——巩固生成模块;矫正反馈——快乐作业模块。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和适当整合其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运用读读写写·积累语言、整体感知·自学质疑、自主探究·以读促悟、拓展延伸·提升主题、联系实际·巩固生成、矫正反馈·快乐作业六模块。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

  1 读读写写——积累语言模块

  新课标提出:低年级的学生每节课都要认字读词写字,巩固基础知识。因而第一模块设计:读读写写·积累语言,一方面可以检查生字词语的预习,另一方面可以积累相关的语言。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授课前的预习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期待老师释疑的心理,这种“需求”心理正是为新知识的教学创设了有利的前提条件。

  在语文教学中,预习的是否充分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指导他们每天进行有效的预习。首先是课前的整体把握。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要阅读单元内容说明、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或自读提示,阅读文本教材,阅读课文的注释,阅读课后的“研讨与练习”,这样,我们就对整篇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这就有利于我们日后对课文进行纵深的阅读理解。其次,要求学生能利用资料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知人论世”是课前预习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能让学生更充分地把握课文,了解文章的主旨。再次,就是查阅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过字词关。最后,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好工具书,基本解决基础练习,提出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2 整体感知——自学质疑模块

  本模块是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整篇课文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让学生在整体阅读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质疑问难,然后老师梳理重要问题,围绕问题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有意义的阅读教学,就需要基于文本构建起一个共同的对话主题,在低段阅读教学中如何确立这个主题,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我觉得应该在学生整体把握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梳理问题,围绕问题,对照文本,由文本升华到主题思想,渐次解析。

  3 自主探究——以读促悟模块

  3.1 自主探究,质疑问难。本环节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要主动协助基础差的同学,再根据课文内容创建角色的互动。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展示平台。在互相交流活动中,不同层次学生的技能都得到了提高,学习潜能得到了开发,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不断创新的精神。而且通过小组讨论,对于基础性的问题,学困生在基础好的同学的帮助下一般都能自己解决。

  3.2 成果展示,检测评价。学习目标达到与否只有通过检测才知道,检测的方式可以是测试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成就感则成为重要的评价标准。特别是学困生一般处于教学边缘,容易被教师冷落,这时如果给予适当的赞扬,就可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各小组汇报合作成果,同时提出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3.3 师生互动,探究质疑。本环节要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质疑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探究。教师应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尊重学生人格,鼓励大胆质疑,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互动探究问题的选择,一是选择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成的问题进行探究,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经验进行预设;二是选择学生自学中发现的困惑和疑点进行探究,注意这些困惑和疑点应是本节学习的核心内容或对核心内容的理解不可缺少的。

  4 拓展延伸——提升主题模块

  古诗文经典诵读是我校打造书香校园一直以来的特色,同时古诗文经典诵读也是对主题的拓展,以一篇带多篇,引导课外阅读实践,不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将浓浓的情感沉潜心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5 联系实际——巩固生成模块

  本环节要注意收集反馈信息,完成反馈习题,进行针对性的矫正教学。要重视“双基”的矫正反馈,确保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矫正反馈要注意突出针对性、及时性、层次性和有效性。在此环节,对学困生的辅导工作要做到“三优先”,即优先辅导学困生、优先表扬学困生、优先让学困生交流展示。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如能通过当堂提问、学生讨论、教师小结等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则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就会收到明显的效果。良好的反馈和矫正不论从知识、技能、智力、习惯、情感等哪方面来看,都是一个不断解决老问题、提出新问题、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前进的教学过程;而不良的反馈与矫正则是问题不断重复堆积的低效或无效的教学活动。反馈与矫正要落到实处,就必须切实抓好当堂了解、当堂消化、节节夯实、层层达标、分步到位,也就是反馈要适时、矫正要及时。

  6 矫正反馈——快乐作业模块

  本环节要完成巩固案中的习题,及时巩固学习效果,拓展思维,形成相关技能。迁移应用的题型要多样,要有书面的和操作性、实践类的问题,还可设置思考题、必做题、选做题等。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迁移应用训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的提取与处理能力。

  要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对于学生而言,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阶梯式教学。

  王爱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