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技巧分析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小学语文,课堂导入,导入技巧
  • 发布时间:2015-10-16 17:53

  〔摘要〕充分利用小学语文课堂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水平。只有采用合理的课堂导入方法,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笔者经过研究总结,发现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的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在文中笔者将深入探讨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使用语文课堂导入的技巧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导入 导入技巧

  小学语文是学生积累词汇、培养文化底蕴的重要阶段。高质量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而良好的课堂导入是语文课的基础。教学工作者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获得良好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正确使用课堂导入的方法。正确的课前导入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1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

  1.1 导入与课堂目标相脱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每堂语文课都会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有的课要求学生只需掌握文中大意,会使用基本句型,而有的课堂则要求其会使用文章的分析方法等。教学工作者要根据不同的课堂要求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使其导入方法紧密联系新课,突出课上的重点内容。

  1.2 忽视学生的心理状态。老师导入方法的使用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导入的方法要尽量选择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同时,要让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如果学生当时的注意力并不集中,这时老师采取课堂的导入,学生根本不能完全沉浸在教学当中,那么导入也只剩下纯粹的形式了。老师在进行课堂导入之前一定要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 导入占用时间太长。教师在使用课堂导入方法时一定要控制住导入的节奏,课堂的导入只是对学生的一个引领,其主要目的还是新课的学习,所以老师不能将其作为展示自己的舞台,占用课堂太多的时间。有的教师教学风格比较开放,就会在导入的过程中和学生聊得特别愉快,忘记了上课的重点,学生是听的津津有味,但是学生掌握到的知识就非常有限了,这样就会浪费学生很多的学习时间。

  2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是教师开始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时,通过使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一种教学行为。良好的导入方法能迅速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会产生先入为主和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并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程序中去,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2.1 直接导入法。直接导入方法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比较普遍的方法,这种方式主要是指老师通过简短的语句介绍直接引出这堂课的学习内容。这种开门见山的导入方式可以使学生迅速转入到课文内容当中去。通过这种导入方式可以节约教学时间,加快教学节奏。但是,这种方法不能经常使用,因为导入方法比较直接,缺乏一定的调动性,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对这种方法的兴趣。而且,这种方法比较适合高一点的年级,因为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如果老师采用这样的的方式进行导入,一般学生仍然不能集中到新课当中去。

  2.2 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而且它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学生。老师在课堂开始之前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开始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听课中跟随老师寻找出问题的答案,在课程结束之后让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通过这种提问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整堂课中都集中在老师的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上课效率。同时,老师也可以在课上鼓励学生提问,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疑点,同时也让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培养。

  2.3 故事导入法。小学生的好奇心极强,对故事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为学生准备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要与教学内容相联系。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被带入到语文教学当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很自然地从下课时的放松状态过度到上课学习的氛围当中。这种故事式的课堂导入让学生在课前的时候就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使学生通过老师的故事对课堂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好奇心,从而减轻老师的课堂教学压力,也能够提高学生教学效率,并且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进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4 多媒体导入法。随着多媒体等设备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使用,老师的教学导入方法也开始发生变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音乐等来进行学生的课堂导入。老师在课前给学生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让孩子在聆听音乐的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另一方面,老师还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与课上内容相关的视频。例如,我们讲抗战的文章时,由于现在的学生离当时的年代太过久远,对当时的爱国情怀没有那么深的感受,所以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当时的影像资料,这样学生才能有较深刻的体会。通过音乐导入的方式,能更加轻松地将学生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并且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推动学生的学习效果。而通过小段视频的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初步了解,有利于减轻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负担。视频播放的过程中,视觉和听觉感官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有很强的代入感。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感悟能力。这种课前导入方式,能够改善课堂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提高了教学水平和学习效率。

  小学语文的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如果运用的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科学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增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正是由于课堂导入的重要性,所以每个教学工作者都要致力于导入方法的研究,在课上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带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巧英.关于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技巧探讨[J].新课程(上),2015(02):122

  2 金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郑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