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思想政治教学,创新能力,教学方法
  • 发布时间:2015-10-16 14:42

  〔摘要〕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转变教学观念、鼓励学生讨论探究、鼓励学生质疑等几方面做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教学经验。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 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 学生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科学的创新,总是步人后尘,经济就只能受制于人。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设计和引导学生的创造活动,并以相应的创造思维的熏陶,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为培养创新意识,使学生养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意识。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肯定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学生就倾向于挑战,激发学生更大的积极性,强烈的创新意识。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创造出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不限制学生向教师发问和相互之间的讨论,尊重学生的个性,消除学生对批评的顾虑,使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敢于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以积极、平等、宽容和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不应是自我权威的维护者和书本、教材的代言人,而是学生创造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教师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于敢于提出意见的学生给予赞许,对学生的新意见予以重视,鼓励大家分析其独特之处,不去回答学生自发提出的问题,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寻找解决方法,以探讨和解决问题为目标,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并以平等的身份参加学生的讨论,制止相互讽刺和打击,尽量利用多种机会鼓励不爱表现的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醒爱表现的学生多听他人的意见,吸收他人的精华,改进自己的思路。

  2 鼓励学生讨论探究

  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重视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训练。而课堂讨论是训练学生两种思维的有效形式。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由教师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间互相交流切磋甚至争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讨论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分组讨论和全班集中讨论。分组讨论,争取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这种讨论范围小,周边环境熟悉,学生敢想敢说。全班集中讨论,是面向全体学生,范围较大,它的特点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学生广泛交流思想,交流信息,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要是给予巧妙的启发和点拨,就能使学生熔为一体,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得到发挥。无论采用哪一种讨论形式,都可以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得到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辩正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鼓励学生质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可见学与思之间的密切关系。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切创新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有了问题就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独立思考的可能。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求异,鼓励学生去怀疑、去超越、去创新,逐渐成为有独创精神的人。那么如何鼓励学生质疑呢?学生都有好问的天性,可以设疑引思。教师要遵循“思维从问题开始”的心理学原理,注重以问题为载体,以创造思维训练为主线来组织教学,要善于设疑,围绕教材内容的中心问题巧妙地进行教学过程设计,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尝试学生授课

  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把一些难度不大、理解不太困难的框题,让学生来给大家上一堂课,并为其提供各种资料。这种形式以学生“高度”去认识教材,分析教材,讲授教材,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学习主动性增强,它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知识丰富,能力提高,有了更高的体验,满足了学生做一名“小老师”的欲望。听课学生新鲜感强,能较长时间地保持有意注意,易激发他们的强烈求知欲,兴趣浓厚,课堂表现积极,同等的地位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易使课堂气氛活跃,高潮迭起。也有利于教师比照自己的教学实践,寻找缺陷,调整方式,走出误区。

  讲台成为舞台应是多样化的,但要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必须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地位,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策划者”,学生是则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既充当“演员”,也充当着学习的主体。在充分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不是“旁观者”,教师的主导性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新闻评论的人员安排、评论内容和课文的选定、备课、资料的提供、教法指导、课堂听课、课后评议、教学建议等,教师都要给予全面指导,充分相信学生,尽量避免用自己的观点去影响学生。

  5 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思想政治课应坚持的重要原则,因而要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观察、体验、感受、发现问题,用所学知识去认识、分析、思考、探索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使学生产生新的认知和解剖愿望,就容易激发其创造力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形成创新思维能力。

  政治课完全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以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像举办小型辩论会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或暑期社会实践训练学生们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可以采取作时事报告,社会热点讲评与讨论会,撰写小论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其他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习、大胆实践,训练他们搜集、利用资料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侧重点。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达到理论的内化,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罗步孝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