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中古诗教学方法的探究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少教多学,古诗教学,《小儿垂钓》
  • 发布时间:2015-10-16 14:52

  〔摘要〕古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是一份宝贵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通过学习古诗能使学生较为正确地认识古代社会,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并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关键词〕少教多学 古诗教学 方法探究

  古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是一份宝贵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三年的古诗词教学研究,让我对古诗词的教学有了自己的见解。我认为:我们小学阶段进行的古诗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从小就了解祖国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古诗能使学生较为正确地认识古代社会,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并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学懂古诗呢?我的实践是:

  1 激趣导入

  我在教学《小儿垂钓》时,一上课我就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钓鱼吗?你是怎样钓鱼的?”同学们当然积极发言,各自描绘自己钓鱼的样子。一下子,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我趁机问道:“我国唐代著名诗人胡令能看见一个天真的孩子在钓鱼,你想知道这个孩子是怎样钓鱼的吗?”在得到肯定回答后,我看到时机成熟,于是引出新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此次学生学习效果良好,就和开始的感兴趣分不开。所以,我认为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学习欲望,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有趣、有序地顺利进行。

  2 指导古诗学法,读懂诗句

  品味语言,首先读懂语句。古诗的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这些都是学生学古诗的障碍。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帮助其疏通理解,教给古诗学法——分词连序法:一是分词解义,逐词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诗中的含义;二是按现代汉语规范进行连序翻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古诗学法,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另外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点拨指导,学生运用巩固学法。

  3 注重古诗词教学的语文味

  古诗本是有情物。友情、亲情、爱情,爱国之情、民族之情、山水之情,都融入了千古传诵的佳句名篇中。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要认真揣摩语言,体会意境,以诗传情,品诗悟情。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叙事,说明友人孟浩然赴行的地点时间。后两句写景,是一幅由船帆、晴空和长江水组成的景物画面。四句诗组合成为一个整体,表现友人辞别黄鹤楼,乘坐孤帆一叶,沿江东去的情景。这是诗中直接描绘的实境。在这幅送别的实境里,我们见到了客人,没见到主人;读到别离的行动,没有读到一个字眼直述离恨另绪。但是,只要细细吟咏,张开灵魂的眼睛去看,这孤帆、碧空、这楼台、江水,是景语,又都是情语。如何让学生通过这些意象(景语)去体会诗人的情思呢?可以通过“孤帆”来品析:①知道什么叫孤帆吗?②出示帆船点点的长江画面后诘问,在浩瀚辽阔的长江上只有一条船吗?③那在李白的眼里为什么只有一条船?于是学生明白了: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情感只集中有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在他眼里,茫茫长江上没有其他的船,只有朋友乘坐的这一只帆船。

  孤帆,一只孤零零的船,让我们看到了呆立在江边的诗人,看到了他那怅惘的凝滞的眼神,看到了他郁郁难平的心潮。这个诗人的形象,是作品实境中所没有的,但又确实存在于诗句之中,存在于可见的实境之中的。如果不加以咀嚼,学生们怎能体会到离别的忧愁,远行的孤独呢?

  4 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体会音乐美

  感情朗读,能再现诗的意境,加深体会诗的含义与感情。因此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重视朗读,强调背诵。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确定感情基调,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在教学《小儿垂钓》时,我让学生配上小儿垂钓的动作、表情等来诵读,使学生融入诗境,诗歌所表现出的孩子的天真可爱跃然其中。

  5 激发情趣

  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要繁复冗长的讲说。”古诗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想,展开想象,领略诗人雄伟的气魄,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这里的“情”是指从诗中领略的思想感情,“趣”指的是阅读古诗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古诗主要应达到这两个目的。所以,我们在教《锄禾》一诗时,就通过讲述毛泽东同志言传身教教育孩子的故事,来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在讲《示儿》和《闻关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诗时,则通过讲述作者的身世经历和时代背景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时穿插介绍一些诗话趣事、作者经历等,既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又可以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6 展开想象,训练说话

  在古诗教学时,我时刻注意把握教材,精心设计并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并抓好说话训练。课堂上,通过我的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即兴发挥能力。如在教学完《四时田园杂兴》进行小结后,我又这样引导学生:“诗人看到夏天农村大人小孩共同劳动的繁忙场景,便写下了这么一首描绘农村劳动的佳句,同学们也根据这繁忙热闹的劳动场景说上几句话吧。”边说边给学生出示一幅幅农村劳动的场景图片,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学生们的争相发挥,达到了训练他们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总而言之,激趣导入、意境的想象、语言的品味、情感的诵读、训练说话,这几方面体现了古诗词教学的共同规律。我们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探索,让古诗词教学才会焕发出绚烂的光彩。

  杜艳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