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研究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改革开放,留守儿童,道德品质
  • 发布时间:2015-10-16 17:07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打破了我国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形成了一大批未成年的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受到监护人文化素质、生活压力及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许多不良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 道德品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之间的限制被打破,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形成了一大批未成年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大、分部部均衡、存在问题多。现就农村留守儿童在带的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谈几点看法:

  1 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教师从教和务农双肩挑,客观上制约老师对每位学生的关注,老师认为留守儿童有其监护人的照顾,学校的道德教育往往放任自流。另一方面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视学校教育为子女教育的唯一途径,认为孩子既然在学校就读,所有的问题自然都应该由学校和老师负解决,这就容易使农村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质方面产生不良问题。

  1.1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严重。许多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表现为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说谎、小偷小摸、打架、欺负同学。有的迷恋游戏机,夜不归宿,严重的甚至发生敲诈,吸毒等违法行为。

  1.2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缺失。由于外出打工者在经济上对孩子都比较大方,因此造成留守儿童只知道单向的接受爱,不去施爱,更想不到如何感恩回报,整天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他人缺乏诚信、片面强调个人利益、依赖性强,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少情、缺乏社会责任感。

  1.3 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缺失。由于受农村教师教育条件的限制及监护人教育观念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常常处于一种“两不管”的境地,从而在社会上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对自身的道德成长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甚至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这不仅给学校的道德管理带来了相当的难度,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2 加强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

  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明确对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德育目的、内容课程、活动渠道进行了系统的规划。留守儿童由于自身的特殊性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困难,但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一大弱势群体,我们应该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工作。

  2.1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留守儿童道德养成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市场经济建设进入新时期,深刻总结30年经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对我国的道德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是有效规避市场经济给道德建设带来不利影响的科学理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有助于为留守儿童的道德养成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舆论环境,帮助他们认清社会的主流道德意识,纠正自身的错误思想。其次,以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2.2 农村学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①在班主任工作中增设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内容。班主任要了解班级内留守儿童的一般情况,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增加对他们的感情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日常工作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课内外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乐群、合群、乐观的性格。②开展和倡导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为主题的义务帮教活动。面向农村,以大学生为主体,招募一些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大学生组成专门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的义务帮教队伍,给农村留守儿章提供道德教育。③开发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成长为目的的特殊课程或校本课程。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结合各地区、各学校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开发专门的道德教育的校本课程,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而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

  3 改变家庭教育方式

  3.1 杜绝单纯的物质教育方式。对留守儿童来讲,单纯的物质奖励容易使他们产生”拜金主义”的不良道德思潮,作为父母,应以前那种以”物质”代替”情感”的家庭教育方式,在进行亲情教育的基础上加之适当的物质激励,从根源上阻断导致孩子产生不良道德的因素,促进子女健康成长。

  3.2 改变家庭监管方式。父母可以将孩子交给文化水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较好的亲戚或家人监管,弥补家庭榜样教育的不足。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综合素质高的家庭监护人能对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模范和榜样作用,使留守儿童的道德建设朝良性方向发展,才能使家庭教育在道德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3 重视子女日常道德养成。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沟通,家庭教育的权威性决定了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效果更佳的特征。因此,家长在与子女的联系过程中要注意思想情感变化以及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情感反应,并对其进行正确的疏导。

  4 增强学校”德育教育”意识,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成长

  4.1 树立智育与德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学校要贯彻教书育人的宗旨,树立智育与德育并重的教育理念,摒弃重成绩而轻道德的传统思想观念,将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道德标准渗透到日常教学过程当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教育状态。同时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对留守儿童进行科学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留守儿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

  4.2 重视留守儿童情感教育。重视儿童的情感教育是社会赋予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校教育的内在本质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学校老师要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动态,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及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和情感疏导,帮助学生排解情感上的困难和疑惑,保证其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仅只是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问题,需要国家、学校、社会、家庭和社区的共同关注,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挺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甘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