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的开展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初中,美术,基础绘画
  • 发布时间:2015-10-16 14:58

  〔摘要〕初中美术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及创造能力等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就如何开展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活动的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旨在促进初中美术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初中 美术 基础绘画 教学

  美术之所以是一门艺术学科,主要是因为美术可以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都有正向的积极引导作用,所以在初中课程中开展美术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初中的绘画基础课程包括素描、色彩及速写三部分内容,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因此,探讨如何开展初中美术基础绘画的教学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要想初中生在美术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还需努力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积极性。首先,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由于每个学生的生长环境及认知能力有所差异,所以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老师能够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素质潜能进行不同侧重的教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绘画技巧,从而为今后的美术教学打好基础。其次,可以通过营造学习氛围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兴趣不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还是促进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由于初中生在性格上较为活泼好动、耐性较差,而美术的基础绘画教学需要进行反复的练习,初中生很容易对此产生厌烦的心理,从而无法专心作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营造学习氛围的方式,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 注重临摹和写生,引导学生打好基础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临摹与写生的重要性,通过带领学生进行临摹与写生,汲取优秀作品的精华。首先,在带领学生进行临摹和写生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领会其中的目的,临摹注重的是技巧的学习,是汲取他人造型技巧的重要手段;写生主要是通过某种绘画语言,表达出审美客体的实际感受,帮助学生在日常的练习中逐渐找到状态,并在此过程中养成习惯,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其次,在日常的绘画练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临摹与写生相结合,通过整体性的训练为学生打好绘画的基础。对于临摹作品的选择,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情况及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进行筛选,通过研究其绘画技巧,将临摹与写生进行有效地结合,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相关技巧很好地运用到写生作品中去,从而不断加强基本功的练习,为日后的绘画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加强示范教学,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于一些抽象的基础知识通常是一知半解,无法全部很好地掌握,这说明单靠语言讲解并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绘画过程中。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示范作用,通过提升学生的直观感性认识,让学生更全面、更准确地获得相关的绘画基础知识。与此同时,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现直观教学,一方面可以通过实际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讲解,如在教学水粉画的过程中,通过绘画的用色、用笔及用水等方面的差别,帮助学生掌握“干画法”与“湿画法”的区别和各自的绘画技巧,教师可以通过边绘画边讲解的方式,在重点处提醒学生注意,以此来把握美术课的节奏,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绘画技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更加立体和直观的教学,将绘画过程及注意要点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在学生存在疑问时,通过慢动作回放的方式,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到绘画的过程及相关的技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绘画知识。

  4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绘画水平

  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吸收所学的基础绘画知识,更能够有效提升课上的练习效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其绘画水平。首先,需要整体观察事物。初中生在刚接触到绘画时,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容易忽视对事物整体的观察,“一叶障目”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观察方法容易使学生养成重视局部而忽视整体的不良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整体观察法,从而提升绘画作品的整体质量。其次,要将长期作业与短期作业相结合。在日常训练中,可以通过布置短期作业进行知识点的练习,再通过布置长期作业使所有知识点集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整体训练的目的。最后,需要做好调整修改的工作。在绘画作品初步完成时,需要对其进行反复的比较和研究,品味整体的感觉,对于不妥的地方进行细致的修改,以提升整体的绘画质量。

  5 灵活运用评价方式,做好美术作业的批改

  良好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评价方式,做好美术作业的批改工作。首先,应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教师在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批改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如面批、自批或互批等,通过与学生共同制作评价标准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从而提升自我修改的能力。其次,应注意评价内容的丰富化。对于学生绘画作品的批改与评价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创作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点评,对于存在的问题和错误要明确地指出,对于优秀、精彩之处也应该提出表扬,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可以使学生的修改有的放矢,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在基础绘画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多属于理论性知识,且课上训练多以重复性练习为主,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厌烦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注重临摹和写生、加强示范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灵活运用评价方式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绘画基础知识,从而提升整体的绘画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文.强化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J].学园,2014(23)144

  2 王高珍.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刍议[J].成才之路,2014(29):94~95

  高世俊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