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写作,阅读,兴趣
  • 发布时间:2015-10-16 17:26

  〔摘要〕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是解决作文难的心理问题。兴趣受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运用新课程理念,改变写作教学策略,通过课内外丰富的阅读积累,及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培养写作兴趣。

  〔关键词〕写作 阅读 兴趣 活动

  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是解决作文难的心理问题。兴趣受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运用新课程理念,改变写作教学策略,通过课内外丰富的阅读积累,及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培养写作兴趣。

  《新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1 利用阅读教学,培养写作兴趣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进一步说明了阅读对于习作的重要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课本为范本,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

  1.1 巧抓空白——创造写。很多文章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常常在某些地方留下空白,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挖掘课文背后的文字,让学生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进行课堂练笔,既有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发展学生的的创造思维。如我在执教《清平乐·村居》一词时,始终本着保留词的意境美,将学生带入到温馨惬意的田园农家小院,抓住一个“醉”字,感受老翁,老妇为何而醉?学生在图文学习中,感受到因“喝酒而醉”,此时随机想象老翁老妇相互逗趣的场面。也有学生说:“还因“陶醉在这田园美景中”,此时引发想象景有多美,使人陶醉。还有学生说:“因孝而醉”,随机引导学生想象三个孩子是如何的孝顺让老翁老妇而心醉。在文章的留白处做文章,学生有话可写。

  1.2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写作活动。

  1.2.1 举办“读书小报展览会”。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潜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在兴趣地推动下,学生积极参加“走进三国走进历史”假期读书小报评比活动。学生设计的读书小报内容丰富,图画精美,小报里面有对曹操,诸葛亮,周瑜的人物性格特点分析,有锦囊妙计的归纳,有成语歇后语收集,有人物绘画。学生将绘画,想象,理解巧妙融合其中。

  1.2.2 创造——从漫画作文启程。《新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教学建议中指出: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有一段时间发现学生对漫画津津乐道,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了学生喜欢漫画是因为一个“趣”字,漫画能让他们开怀大笑,能给孩子带来快乐,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很搞笑,我发现了这一点,于是就从这个趣字入手,鼓励并推荐学生看漫画,学生画漫画,班里一下子刮起了漫画风。于是向学生推荐了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的传世名作《父与子》,漫画充满了人性的温情和幽默,父亲和儿子的故事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所表现的内容又是人类最无私的亲情。学生看漫画,老师和他们聊漫画,在交流中有许多可以聊和写的点,学生找到了生活中自己和父亲的影子,有的学生渴望拥有这样的父亲,于是写的话题也有了,学生主动写漫画,并根据自己的生活发现,所思所悟创编漫画。

  2 走出去“万紫千红总是春”——撰写研究报告

  古诗云:“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可见只有亲自体验,才能体悟到生活的真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其中有一个板块要求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说到研究报告我们老师都望而生畏,其实只要研究课题选择适当,学生也是可以写研究报告的。研究报告是应用文,有约定俗成的格式,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研究报告的范例来发现总结,其次选择课题,课题研究的内容要小一定要真实。这是学生写的研究报告,题目很新很实际,内容虽浅,但是有自己的观点和研究的方法。如:关于“爸爸肚子变大的研究报告”、“关于在楼道内摆放婴儿车的研究报告”等。

  3 培养学生的写作意志——坚持写读后感

  在学生产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学会分析和思考,有效的办法是指导写读后感。学生语文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了不同的训练形式。写读后感为每一个同学提供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好机会,可以使所学的东西充分消化,学与思结合在一起,把书本知识消化理解的更深更透,并可从中领悟到读书的乐趣。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和训练也是循序渐进的,刚开始对学生的感言要求要低一些,只要求学生能将自己读的内容简单的概括,简单的写读后的心得即可,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和写的训练,这时候在写的内容上可以提出高一些的要求,写的落脚点在“感”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和训练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阅读内容也更加丰富了,学生对一篇文章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都能在提升,更重要的一个品质也在潜移默化的形成——写作意志。

  4 作文的力量——灵动评改促发展

  《新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教学建议中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作文评改中除了提出评改的建议和习惯性的要求之外,我在如何指导学生写总评上有一些做法:首先给出评语的范例,如:在写看图作文《一场精彩的足球赛》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写评语的:这是一篇看图作文,小作者通过()的观察,抓住了图中的()从()进行想象,透过想象从()看出球赛的精彩和激烈。文章最精彩得地方是()并提出建议。如在写《漫画》总评时:小作者想象力(),用了()写作手法,写出了(),文中()最有想象力()有讽刺意味,我读出了小漫画()的大道理。给学生一个评改的方向,学生在评价的时候才会有方向有依据,不至于拿上一篇文章不知从何写起。对于学生每日优秀的习作,老师批改后都会写上鲜红的“发邮件”三个大字,学生将这样的作文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分享到班级qq群,这样学生,家长都可以及时分享到孩子的作品,互相学习,也是对学生作品的及时收集珍藏。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

  罗海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