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课堂教学,引导质疑,诱导想象
  • 发布时间:2015-10-16 15:34

  〔摘要〕在语文各种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实施的主渠道。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提问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参与学习,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知识。

  〔关键词〕课堂教学 引导质疑 诱导想象 不断创新

  1 引导质疑

  在传统教学中,问题大多来自教师,提问权主要掌握在教师手里,因此有些问题并非是学生的疑问,提出问题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接受前人的知识,教学任务就完成了。提出这些“问题”的过程是单调的缺少互动性的。而“问题导学”中的“问题”主要来自以学生,这是提高教学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好的课堂提问固然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但是学生总是被动的在回答,表面看似乎思想活跃,其实学得并不主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循序渐进面对实际,在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一个主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提问,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如讲到《珍珠鸟》这课时学生自主阅读,老师适当点拨,初读课文后,你有哪些需要大家帮你解决的问题吗?甲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怕人的珍珠鸟后来一点儿都不害怕人,而且和作者相处得非常好?乙说:这些变化是怎么来的?丙说: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面对以上的问题,大家默读课文,共同解疑。老师提示:珍珠鸟在“我”的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说由(害怕→亲近→信赖)珍珠鸟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因为作者对它十分喜爱,从不窥探它们。)讨论,交流。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甲说:作者做了两件事,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对小生灵真诚、无微不至的爱。第一件事,是为刚来家的小鸟,精心布置了一个幽静的居室,是小鸟能在温馨和谐中开始新的生活。第二件事,是珍珠鸟做爸爸妈妈了,作者每天精心为小鸟一家添食加水,让鸟儿们无忧无虑的生活。乙说:文章中三次出现了“小家伙”这个词,说明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自我探究解决问题来优化课堂。

  2 化难为易

  教师们对阅读教学的研究,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教师们无论采取什么方法,不外乎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问题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因为化难为易,而忽略了提问的针对性,问题满天飞。学生总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地位。所以对一些较难较深,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适当进行“深题浅问”处理。如《白杨》一课抓住爸爸的三次“沉思”和孩子的三个“只知道”体会爸爸的心。围绕话题,小组读、个人读、集体读、分组读,以多种形式的读为基础,引导学生发现段、词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步步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把课文语言初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在此环节中,教师要紧扣重点词、句、段,反复研读,调动学生的认知、想像和情感,细细揣摩、体味,不断深化认识。体会爸爸的心到底是怎样的呢?(板书画出以颗心的图案)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在心形图案上画一个“?”)讨论交流查字典“心”在字典里的两种解释:①指心脏。②指思想、感情等。再请学生为文中“爸爸的心”选择正确的解释后用“心”字来扩词,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爸爸的心首先指的是一种心情,他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爸爸的心还指的是一种心思,当他深情地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时,他就怀着这份沉甸甸的心思;孩子们不知道,而我们已经从孩子们的三个“只知道”中领悟了更深的内涵;爸爸的心还指的是一种心愿,那就是希望孩子也能像他一样建设边疆,扎根边疆。自然的就明白这就是借物喻人的文章。

  3 拓思巧问

  巧问的精髓在于“问在此而意在彼”,学生的思维“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这种提问方式容易激发学生思考兴趣。精巧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帮助学生领悟文本遣词炼字的奥妙,还有利于学生超越文本,让他们的思维迸射出七彩的光芒。如在教学《窃读记》一课时,我的问题是:“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窃”?“窃”时的心情如何?但他又感到怎样?这样层层深入,学生既理解了字面意思,又领会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读书的重要性,学到了透过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读书方法。“问”的目的不是难倒学生,问时要注意语气的快慢、轻重、表情、神态,要平易近人,不应盛气凌人,给学生创设出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适当暗示、提示、鼓励学生,也利于积极思考,更利于启发思维、诱导想象。久而久之,就能将死知识变为活源,不断发现,不断创新。

  4 以动促趣

  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求知的欲望。需要越强烈,兴趣就越浓。反之,兴趣越浓,需要就越强烈。而动机则是满足需要的驱动力量。所以,要想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激发求知欲的需要,从而产生满足求知的动机。促进他们的好奇心,激励他们大胆地提出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不断地激发他们的求知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①增强学习科目的吸引力,举办一些朗读赛、讲故事、演讲、手抄报、作品展、小编记、作业展,学科知识的小型展览等。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讲课要尽可能用儿童语言,做到生动、有趣,富于感染力,讲演结合。少讲多练,直观快乐的接受。③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建立平等、和谐、健康、稳定的师生关系。只要发现他们身上有一点变化,就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或发“进步星”使他们树立信心,增强他们的主题自豪感,激励他们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成功与进步。并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具体指导;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他们自己积极活动,看到自己活动的成果,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有效能的兴趣;⑤组织小学生参观、访问,使他们明白自己学到的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作用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要做好一切,兴趣最主要。

  刘芸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