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时政教学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初中教育,思想品德,时政内容
  • 发布时间:2015-10-16 15:30

  〔摘要〕初中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思想品质的重要阶段,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当中有所收获,做好对时政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入至关重要。文章先对时政内容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探讨,之后对时政内容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初中思想品德时政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教育 思想品德 时政内容

  时政内容是政治教学的最基础组成部分,其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与意志品质。在义务教育的初中教育阶段,政治学科被称之为思想品德课程,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身,是学生学习政治教学内容的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为真实的感受到思想品德课程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教师必须要进行实例性内容教学,这种实例性教学内容被称之为“时政内容”,时政内容能够对教材进行延伸,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

  1 时政内容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

  1.1 提升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当前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们对学习不感兴趣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问题的根源是由于部分教师授课方式不正确,在课上照本宣科的讲解,学生长期被动的学习,直接造成学生学习的知识与自身的能力相脱离,在内心深处对学习的内容很难产生触动,同时也不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思想品德学科的科学内涵被逐渐的淡化。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在教授学生思想品德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使学生对时政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在时政教学中,组织相关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社会热点时政,培养学生的时政分析和思考能力,为学生们创建更多锻炼和实践的机会,这样学生的归纳能力、表达能力、收集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种富有时代性的思想品德课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本科学的认同感,并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

  1.2 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果。英国学者麦克菲提出所有与道德教育相关的课程,如果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而不指向社会现实,那就是非道德的教育。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源于生活,热点时政也是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要为学生们创建多维度的时政课堂,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必须要改变,开放性的教学才是正确的,才是更利于学生发展,是教师和学生们所需要的,其可以促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培养现代化的人才。

  2 时政内容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2.1 开展时政评论教学课堂。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非常的活跃,并开始有自己的小想法和主见,逐步的形成了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这个重要时期教师的正确引导尤为重要,教师要为学生们创建更多表达的机会,这样一方面促进了学生主动的去了解新闻,学生也会因表达好而产生荣誉感,这便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学生们通过当众发表观点,自身的思维变得更加的灵敏,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如开展任命时政观察员、评论员的活动,每个同学都有担任时事观察员的机会,利用课后时间通过报刊、网络、电视等,将每天的重大新闻在课前进行实时播报,播报后再由学生们担任评论员,分析对时政的看法。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做出总结和评价。

  2.2 科学进行时政教学导入。课堂导入是一堂课顺利进行的关键,生动自然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所以有效的课堂导入应引起教师的重视。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通过时政导入更加的贴近实际,也更助于学生理解政治知识,这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做充足的准备,但是要注意初中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教师要把握好讲解内容的难易程度。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一部分是关于政治的,更多的内容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但是这两者并不发生冲突,学生时政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找准切入点,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政治。

  2.3 举办班内时政竞赛活动。在初中思想品德时政教学中,通过竞赛活动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学生的竞争意思,能够为学生们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应将这种良性竞争带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时政的热情和积极性。如,可以在班级中定期举行时政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在学习灿烂中国文化内容时,笔者设置了这样的辩题国人该不该抵制洋节,将学生们分为两组进行辩论,根据实绩对学生们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项活动更好的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热情,同时也加强了时事知识的传播。

  2.4 做好热点时政专题精讲。多变是时事的最大特点,国内迅速发展,时政材料较多,而零散的知识非常不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并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根据重点的时事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的系统和完整,可以游刃有余的应对考试。在整理热点时事时一定要注意时事的日期,可以将热点时事进行分类,同时要关注我国的典型事迹,以及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绩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要提醒学生们关注时政中的关键词、关键性语言,这样可以更好的应用到答题中,如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等等。

  综上所述,时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必须要给予时政内容充分的重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为融洽、舒服的接受时政内容,教师必须要做好对时政内容表现形式的转变,通过多元化的时政内容表现形式,来让时政内容变得丰富、有趣,在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动力支持基础上,为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进步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马建国.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时政教学[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2(01):60

  2 徐明川.初中思想品德时政教学策略探析[J].考试与评价,2015(02):84

  唐莹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