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地理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 发布时间:2015-10-16 15:14

  〔摘要〕高效课堂指的是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并将课本知识转换为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过程。

  〔关键词〕地理教学 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指的是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并将课本知识转换为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过程。在近两年的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我从原来的直接应用到现在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也适合本校的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现将心得做一总结。我认为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应该由课前预习、自主导学、合作探究、课堂小结、课堂练习、课后测评几个环节组成。

  1 课前预习、自主导学

  学生认真地预习新课对于上好一节内容至关重要,但现实却不能确保学生每次都能认真预习新课。如学生其他学科课业量的多少,时间的分配,特别是地理不作为中考科目,学生和家长的重视程度很低,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态度较差,积极性较弱,据调查学生能在课前保质保量完成预习的比例不超过1/5。在如此情况下,如果继续一味地推行传统导学案填写方式进行预习,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另一方面不能保证所有学生独立完成(相互抄袭),更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批改导学案),也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印刷导学案)。对此我做了以下少许修改。

  不再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新课,而是在上课时学习完“学习目标”后的3~5分钟由学生自己浏览教学内容。同时在浏览的时候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自己认为会考试的部分)和难点部分(自己看不懂或有疑惑的部分),之后以PPT的形式展示本节课的导学案,由老师点名回答或者由学生举手回答。导学案的设置紧紧围绕学习目标,以课本基础知识为考察对象来展开设计,要达到不单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又要为后面的“合作探究”环节做知识铺垫的效果。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也碰到了学生不会划重难点的现象,通过几次的导学案提示,学生会很快掌握这项技能。

  2 创设环境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教师在导入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生动的导入语言,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展示图片、演示实验,就会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既有意义又富有趣味,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

  2.2 启发学生思维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如果导入设计引入启发性的问题,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创设富有联想的教学情境,就能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增长学生的智慧。所以,导入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3 增强学习注意力,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对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有了明确的认识,学习过程就能主动和有序。上课伊始,教师在导入过程中将即将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式预先告诉学生,使之能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增强地理学习注意力,明确学习任务。创设情境的方法主要有:①复习、提问、故事等语言描述性引入;②直观画面或教具导入;③联系实际或实地观测引入;④课堂演示、室内实验引入。

  3 合作探究

  作为最能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理念,最能体现高效课堂模式的重要环节,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重头戏,如何实现全面高效一直是我不停的追求目标。按照即成模式一般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6~8人不等,做到组间平衡组内差异的原则,在该环节具体实施时,每组在课前或在上课时分别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分别展示相互交流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在实施这个方案时由于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就会造成以下问题。第一,不能保证组内所有人完全参与。因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以及性格的不同有可能就会造成组内能力强的同学主宰活动,能力较弱的同学顺其自然甚至“坐享其成”或者完全不闻不问。第二,不能保证所有学生所有问题都参与并掌握。因为每个小组只负责自己的问题,在合作时对于其他问题的关注度就势必下降,在其他小组(特别是排在前面的小组)展示的时候,其他小组(特别是排在后面的小组)成员不能仔细听讲,而是只关心自己的问题和内容。这样就会使本来应该高效的课堂表面上高效实际上并不高效。对此我做了以下修改。

  第一,学生分组原则和规模不变,压缩讨论内容(由原来的6个压缩到4个左右),只讨论由本节课难点组成的几个问题。第二,所有小组讨论所有问题,用以解决学生不能参与所有问题探究的问题。第三,展示时由抽签或举手快的小组回答,每个小组只限一次,每个小组在展示时必须所有人都展示,展示内容包括结果和得到结果的方法两部分,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小组确实参与了所有问题的探究,并且所有组员都明白结论的来龙去脉。

  4 课后测评

  课后测评是考察学生课堂学习是否真正高效的最直接的标准,一般的地理课后测评都是练习册和章节测验试卷组成,这种测评方式过于单一,容易降低学生的课后学习兴趣,对此进行了如下修改。第一,原来的练习册都有两本,现在学生只需认真完成《地理填充图册》即可,用以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和填图能力。第二,增加一项作业本作业,题量控制在每节课一道到两道题之间,题型以用当天学习的地理知识解决身边的地理现象为主,培养学生解决地理现象的能力。第三,延续章节测试卷,阶段性考察学生总体学习情况。

  5 奖励措施

  为了提高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每个小组视其回答问题状况的状况不同,为该组加分,其他小组成员如果补充也可得分。如果回答问题错误,原来的知识要扣分,新知识不扣分,从侧面督促学生课后复习和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是一条漫长的路,我们在这条路上不断的追求完美。其中,大家之间的不断交流以及自己不懈地探索自己的风格是我们年轻教师之所以进步的关键。对新事物不盲目接受,不一味排斥,在探索中进步,在交流中前行。以上只是年轻的我对地理教学中实施高效课堂的些许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刘春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