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诗情画意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古诗,诗情画意,有情趣
  • 发布时间:2015-10-16 17:20

  ——浅谈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教学

  〔摘要〕在我们小学课本里,每一册都编入了几首古诗词,这些古诗词深含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的效应。孩子们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我想这大概是因为中国是诗的国度。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出现了无数的诗人词人,朗读他们的诗词歌赋,真的是一种享受,在他们的作品里,处处充满着诗情画意,往往让人流连其间,沉醉其中。

  〔关键词〕现古诗情境 悟古诗意象 读古诗精妙 画古诗重点

  在我们小学课本里,每一册都编入了几首古诗词,这些古诗词深含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的效应。孩子们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我想这大概是因为中国是诗的国度。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出现了无数的诗人词人,朗读他们的诗词歌赋,真的是一种享受,在他们的作品里,处处充满着诗情画意,往往让人流连其间,沉醉其中。我们的孩子学习古诗时,无法一下子领会诗歌的意境。小学生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他们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无法一下子领会诗歌中的意境,体会诗歌中的情感。所以,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时应该抓住古诗中的诗情画意有情趣地教学。

  1 “观”画——再现古诗情境

  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遇,是因为两者有共同的审美特性,但画是视觉艺术,诗是语言艺术,画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来表现的,具有“直观性”,而诗是用语言来表现的,具有间接性。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情感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古诗中的情境,如果只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图画再现出来,才变得具体可见。我曾昕一位教师这样教学《锄禾》:(出示农民伯伯在烈日炎炎的中午,顶着太阳锄禾的情景,汗不住地往下流。)师:请你们仔细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一个大太阳,照在农民伯伯的头上、身上。生:我看到了农民伯伯很热,他的汗不住地往下流。师:看至这些,你想到了什么?生:想到了我们要珍惜粮食,因为这是农民伯伯好不容易劳动得来的。生:我想到了我们平时浪费粮食真不应该。看了图,谈了感受,再请学生去朗读《锄禾》这首诗,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意境,那就是手到擒来,不再感到囊中羞涩了。

  2 “说”画——领悟古诗意象

  对诗歌意象的领悟是欣赏诗歌的关键,对意象领悟的途径是联想和想象,学生通过想象还原补充古诗中所呈现的景象,从而领会古诗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美。在上《牧童》这首古诗时,我先播放了一组牧童生活图景,并配以欢快的笛声,让学生边看边听。随后让学生交流所看所想,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一句古诗学生都能准确地说出自己所想象的画面,抓住重点词,感悟的作者用意。如:第一句古诗中“草铺横野六七里”中“铺”这个词,其实前面学生已经感悟较好了,学生说到看到了茂盛的草地,体会到了草地特别辽阔。我说:诗人写景是很有讲究的,他们会选择不同的角度描述景物。诗如画,画如诗,可以让你身临其境,所以我们读一首诗,要调动所有的感官才行。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学生深情地诵读。在这堂课中,我请学生在吟诵的基础上想象简单、精练的古诗语言中所呈现的生动、丰富的意象,借助文字想象画面,借助画面体会情感,引领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投入诗歌所释放的情感,在听、读、说、想,运用多种感宫的基础上使学生入境入情。对诗歌意象的领悟是欣赏诗歌的关键,对意象领悟的途径是联想和想象,学生通过想象还原、补充古诗中所呈现的景象,从而领会古诗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美。

  3 “评”画——读解古诗精妙

  古诗语言含蓄凝练、节奏强、跳跃大,又离现在的时代较远,这些都给小学生读解古诗、体昧意境带来了困难。有些字词没有经过透彻的理解,是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呈现图像的。这时,如果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自主探究,只一昧地咬文嚼字,这样就割裂了诗的意境和情感。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想象诗中呈现的情景,使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语言的精妙,感悟意境的幽美,可以采取“评画“的方式。为了让学生把握意象、理解诗意,进一步感受“诗中有画”的含义。如在学习《江雪》这首诗时,我尝试和学生互动合作,捕捉诗中意象,一步步将图展现在黑板上。这样的方式让学生颇感新鲜,课堂气氛也由此显得更为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通过这样的形式,化枯燥的诗意理解为积极主动的观察、理解以及点评,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更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4 “补”画——凸显古诗重点

  在诗意理解困难处、诗情体验不畅处、诗理阐述不易处,可采用“画中补诗”的方法,来个“画龙点睛”,以突破难点,凸显重点。例如在古诗中,诗人经常使层夸张的手法来体现古诗的意境,表现自己的情感。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用理性的分析来使学生理解诗人夸张的手法显然有点困难。因此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时,先出示描绘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气势磅礴的一幅图,把古诗中呈现的意境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形成视觉上强烈的剌激,给他们直观的感受,然后请学生在画中配上两句诗,学生很容易找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

  古诗中的诗情画意令人浮想联翩,不论是说画,评画,观画,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诗画结合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古诗的兴趣,使深刻、凝练、抽象的古诗语言变为为具体、直观、生动、形象的图像,使学生深入浅出地学习古诗,入情入境地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刘安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