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中激励教育的有效运用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初中物理,激励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28 14:54
摘要:激励作为一种外部刺激,必然会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有效运用激励教育晋城能促使学生在学业、个性、行为等各方面健康发展。尤其初中阶段物理学习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开始点,更是关键点,是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心理,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运用激励教育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源动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 激励教育
激励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亦是素质教育的一方面。从心理学方面来说,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具有一种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教育是一门学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地运用激励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激励,可以构建和谐互动的课堂,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浅谈一下激励教育的有效运用。
一、激励教育的运用原则
1.公平性原则
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激励教育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教师必须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公平、公正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产生公平感,从而更好的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公平性要求做到:第一,要做到及时反馈,客观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从而让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第二,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第三,要给学生创造实现自我的机会,满足他们的创造欲望。
2.时效性原则
激励时机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激励的成功与否,只有选择好了激励时机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我们所说的最佳时机就是要“及时”,即在应该表扬的时候就必须及时表扬,表扬的越是及时越能收到好的效果。
3.适度原则
孔子很早就提出了“过犹不及”之论。可见,在实施激励措施的时候既不能过度的表扬,以免让学生产生骄傲情绪,也不能过分的吝啬赞美词,对学习有进步的学生应及时表扬,这会让他们产生被认可的成就感,从而更好的激发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4.正负激励相结合
所谓的正激励就是从正面予以鼓励、支持,对激励对象的承认、赞扬、肯定、信任等一些具有正面意义的激励,这些是学生所期望的。相反的负激励则是从反面予以刺激、激励,主要是指对激励对象的约束、批评、惩罚、否定等一些具有负面意义的激励,而这些是学生所不希望的。正负激励是激励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正所谓“小功不奖则大功不立,小过不戒则大过必生”。因此,在实施激励措施的过程中要做到奖罚分明,弘扬正气,打击邪气,真正的把学生的学习劲头调动起来。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激励教育运用的方法
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激励策略,可以充分的把外部刺激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发挥其潜能,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进入到教学过程中。
1.运用情感激励,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期,情感上很脆弱,在他们渴望知识与进步的同时,又恐惧失败。因此,教师应适时、适当地运用情感激励,让学生的心理处于积极的状态,从而培养和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
(1)提高学生对物理重要性的认识
如给学生介绍一些物理学家发现的小故事和传略,如欧姆定律的发现者欧姆,万有引力发现者牛顿等等,让学生受到感染并产生对物理学习的需要和情感,这样有助于物理教学更好实施。
(2)充分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独特魅力
实验是物理学科发展的基础,生动、鲜明的实验最能唤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进而激发学生情感。分组实验、边学边实验、搞小制作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运用所学知识,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体验物理带给他们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3)妥善的处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挫折或是发生的一些内心冲突
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困难,尤其是新内容学习的时候,往往由于感到迷惑不解而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因此,教师要善于使学生这种焦虑得以转化,培养学生解决困难的勇气。如学习简单机械中的杠杆、滑轮、轮轴原理的时候,很多学生感到费解,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先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如钳子、撬棒、跷跷板、方向盘等,让学生感物理就在身边,让知识学习起来不在生硬,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情感。
2.运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可以说渴望成功,是每一个学生都期望得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方法从不同的方向、角度给予学生充分的认可、鼓励、肯定和赞扬,进而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学习动机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
激励性评价要讲究意识,要恰如其分,值得强调的是:一要做到真诚,真正的赏识学生,带着显微镜去寻找学生的优点,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二要创新表扬技巧,语言使用要得体,有层次变化,如“你能发表自己的意见真棒!你的发言很有创意!你的发言对我们解决问题立了一个大功!”
三、结束语
新课程目标要求物理教师要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能在自身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全面的发展,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而激励教育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促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因此,我们应积极的探索激励教育的有效运用方法,提高激励教育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正辉.初中物理激励性教学初探[J].新课程(上).2013(06)
[2]夏锡市.八年级物理激励性教学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张卫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