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 关键字: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结构形式,特色
  • 发布时间:2015-04-28 15:40

  摘要:“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有主见、敢于发现、勇于探索的创新型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关键词: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结构形式 特色

  如何从小培养敢说敢做,敢于发表自己见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呢?我认为“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一、“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结构形式

  “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模式”,首先是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即教学前,在老师的组织下由学生充分地学习新授内容。可以学生独立学习,也可以二人或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但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在充分的学习之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学习感受。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从课文中都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你从课文中知道了哪些信息?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在自由、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学习体会与收获,并与大家分享、交流。当然在谈学习收获和体会之外,更重要的还要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疑问和困惑。这时教师可以这样设疑:通过自己的学习,同学们已有了这么多的体会,那你还有什么疑问?你还想从课文中知道些什么?这样学生在谈自己学习收获的基础上,发现自己的学习疑问和困惑,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提高了探索知识的兴趣。

  其次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问题。学生在“发现环节”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疑惑,并有了探索的欲望,当然心目中也就有了学习的目标。也就是说,在这一环节学生已经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那么在整节课堂中学生就会紧紧围绕学习目标,会去不断地寻求与探索。当然这时我们教师也不能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我们还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再次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学习。同时还要发挥小组内每个组员的力量,让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以不同的方式寻求多种答案、最佳答案。这样,充分发挥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也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地动起来。

  再次是在交流汇报与评价中得到最佳答案。在充分“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每个小组已对所学的内容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时,我们教师还要再次给学生创造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就是“交流汇报与评价”。既让各个合作小组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由其他小组积极评价与补充,从多种观点中、不断地评价比较中,得出优胜答案、最佳答案。最后当小组确实遇到困难时,或各个小组的意见不统一时,就发挥教师的作用,做适当的讲解与点拨。当然在汇报时,可遵循“学困生汇报,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原则。这样,既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锻炼机会,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让整个课堂活了起来,实现了对学生的多元评价。

  最后是在当堂检测和拓展中得到训练。所谓“当堂检测”,就是在课堂上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检查测试,这是实施课堂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课堂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教师要利用当堂检测及时地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掌握。通过检测教师可发现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怎样,能力提高到何种程度,哪些同学已达到了目标,哪些同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之后教师可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予以帮助。

  二、“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特色

  在“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下,教师积极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的平台,还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1.培养有“发现问题”能力的学生。在“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下,我们将重视学生的学习发现,并通过发现学习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曾有人对由发现学习而获得的知识的保存与迁移同其它学习方式获得的知识的保存与迁移进行比较研究,证实发现学习获得的知识的保存与迁移效果明显优越于其他方式获得的效果。

  2.培养敢于大胆质疑的学生。传统的课堂教学,忽视了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不强,提出问题能力令人担忧。而“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我们将创设多种情境,为学生“提出问题”提供有利的条件,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最终使学生形成质疑的能力和敢于发表见解的勇气。

  3.培养有合作探究能力的学生。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孤立、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书本的交流、老师的互动以及学生的合作,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意识,让学生真正学到“活”的东西。而在“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下,有效地发挥这一特性,让学生之间合作探究问题,充分调动部分不爱参与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发挥了优等生的引导和组织才能,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4.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实验与研究,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与目标。通过实验,使学生在创新人格特征方面有以下几方面表现:(1)有高度自觉性和独立性,不肯雷同;(2)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善于观察;(3)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4)能够在对比中选择独特的见解,从而培养创新精神。

  在“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下,把每一位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的显活的生命体的位置上,全面关注他们的发展与需要,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既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精神,从而塑造有主见、敢于发现、敢于探索的创新型人才。

  伏晓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