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教学管理中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执行力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学生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高职学生缺乏学习执行的问题及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并从学习任务制定,学习态度培养,学习考核体系以及具体实施学习任务时应采取的措施等方面给出了作为高职院校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执行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执行力 学习任务 奖惩制度 责任感 杜绝借口

  引言

  受我国现有高考招生体制的限制, 我国高职教育对象是高考体系中学习素质相对较低的群体, 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 学习意愿不强,学习对他们中的大多数而言,都是被动行为, 而不是主动追求的结果, 而且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都相对较差, 对学习的目的及学习对自身未来发展的影响缺乏认知。进入高职的学生大多数都存在不太懂得该如果去安排学习, 也不能踏踏实实进行学习的问题。面对学习的要求和遇见的问题, 会习惯性地采取回避的方式, 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不按或不完全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随着近几年我国高考改革的推广, 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变得越来越复杂, 这些问题更加突出, 并直接影响了高职教学管理效率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实现。归纳其产生影响的原因, 主要在于学生无法或无意愿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来保障学习效果, 也就是对学习任务缺乏执行力. 对于学生来说,执行力就是指按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的要求, 不折不扣地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对于高职教学管理而言, 提高学生的执行力是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 是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合格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为提高高职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提高学生的学习执行力已成为各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且很多高职院校已经从教学管理制度上进行规范, 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 效果并不是那么明显. 从教师角度来讲,对学生的学习除了要做充分正确地引导外,在培养学生的执行力方面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实际科学制定学习任务是培养学生执行力的基本要求。高职学生总体学习能力较差, 且对学习的畏难情绪严重,他们不敢也不愿意面对有难度的学习任务。所以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实际水平, 调整教学任务要求, 布置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学习任务是保障学生能完成任务的基础。因材施教是我国一直提倡的。结合高职学生的现实情况,阶段性的制定出他们只要稍加努力就可实现的短期任务目标,让他们有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再在此基础上, 规划可实施的中长期学习任务,让他们在不断地达到一个又一个短期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慢慢的完成中长期学习任务。

  二、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和考核要求并保证实施是培养学生执行力的保障条件。要求学生有执行力,首先教学管理者必须得有一套可有效实施的奖惩措施和考核要求。我们知道,对于任何一项学习任务,都是不应该指望全部学生会自觉完成的。所以明确奖惩制度的落实,既有利于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具体学习任务中去,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及时以各种奖励的方式予以肯定,又有利于对拖沓的学生进行约束和监督。同时,结合高职学生习惯了承担不良后果的心理,在制定奖惩措施时,应让惩罚措施更严厉, 而让奖励措施不仅对本身就愿意积极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有效,还要对那些容易有怠工思想的学生更有诱惑力,这样不仅保障了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积极性,也能兼顾到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让他们有意识的在接收严重后果和只要稍微努力也能获得奖励间进行选择,期间作为教学管理者的教师再抓住机会推一把,相信他们是会选择完成任务的。

  三、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信心是培养学生学习执行力的核心任务。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总体学习基础较差,所以在学习问题上大多数人并不能严肃对待。我们经常会看到布置得书面任务, 他们找到高手后一抄了之,随着现在媒体信息技术的进步,甚至直接上网搜索结果。。所以,在设计布置学习任务时,除考虑其实用性之外,在以上两条的基础上,还应让学习任务能够针对学生兴趣特点,特别是要在他们的接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有利于产生完成任务的成就感,让他们产生主动完成任务的冲动,这些因素将促成他们积极地甚至有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加了学习信心。

  四、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价值,有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学生执行力的指导思想。进到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也是大学生,但却是大学生招生级别中层次最低的一类,社会环境对他们的认可度是有限的,甚至是否定的。而他们中大部分对自己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几乎也持否定态度。在高职的学习过程中, 而作为教学实施者, 教师应当通过教学让这些缺乏自信和认同感的学生能从完成的具体任务中获得一种存在感,发现自己的潜能,认识自己在任务中的作用和价值,养成有责任,敢担当,能合作的心理素质。同时让学生直观认识到一项任务完成的意义。有了这些要素,学生的学习执行力自然就会提升了。

  五、杜绝任何非不可抗的阻碍学习任务实施的借口与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学习任务相结合是是保证学习执行力的关键因素。人们常说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理由。这就告诉我们,理由越多,完成一项任务的可能性就越小。成语“背水一战”则告诉我们,当我们不再有任何借口的时候,人的战斗力是最强的。面对学习,相信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管理者,教师应学会拒绝所有会导致任务失败的理由和借口,让学生放弃找借口的念头,是保障学生学习执行力培养的最关键因素。因为一旦有了借口,任务的完成就有可能会打折扣甚至完不成任务。

  结语学生学习执行力的培养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作为与他们直接接触并对他们负有培养职责的教师来说,除做到以上方面之外,还可以与学校其他部门或邀请社会机构参与,为他们创造更多的环境和机会让他们了解、实践执行力的高低对学习生活,未来工作和自身发展等各方面的影响,让学生学习执行力的培养形成回路, 让学生能真切地认识到提高自身执行力的益处。

  参考文献

  [1]《如何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执行力》魏中龙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

  [2]《企业执行力原理及提升策略探讨》王金山;李华中;张燕燕山大学学报2008/02

  成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