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遗传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对其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希望能为大家进一步做好遗传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遗传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
一、引言
21世纪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代里,仅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是否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是否能够进行积极的思考并最终成功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对于生物这样的一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的学科而言,仅仅靠死记硬背恐怕很难真正取得优异成绩,一定要真正学会去分析、去思考,实现自身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为最终实现学习成绩的提升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二、遗传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生物对于中专的学生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们没有相应的学习基础,而其中的很多知识又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理解,去思考。因此,对于中专的很多学生而言,生物可以说是一个难点。为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育教学活动
要想真正实现遗传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最为恰当的途径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在进行基因突变和染色体这部分内容教学的时候,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恨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所有的知识点都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只能是被动地跟随着教师的思路走,去死记硬背,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为此,教师可以尝试为学生设计一组相关的实验,当然实验的内容和目的务必要紧密结合这一节课所要授课的内容,让学生独立去思考、去操作,并找出相应的答案和结果。在这样的一个特殊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调动,他们更加乐意参与进来,而通过主动的探讨与思考,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学生以必要的引导和帮助。
2.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活动
总所周知,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为此,教师要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在进行生物遗传和变异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问题一:生物为什么会产生遗传和变异?
问题二:有没有控制遗传变异的物质?如果有的话,这种物质是什么?在生物的什么部位?如何有效控制遗传和变异呢?
问题三:遗传和变异有哪些规律呢?
在抛出这样的问题之后,教师可以首先列举一些生活动中常见的例子,如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的玉米果穗呢?为什么会有千姿百态的菊花呢?红花紫茉莉与白花紫茉莉授粉以后,生出来粉花紫茉莉,这是否是变异,是可遗传的?还是不可遗传的呢?之后,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人数进行恰当的分组,给予学生10-15的时间进行分组探讨,之后可以请每一组的同学将他们对于问题的理解和答案说出来,大家再一起进行交流与分享,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与点评,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通过这样一种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将原本一些抽象的问题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争论,可以让学生自主的思考与探索,从而实现自身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
事实上,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学生们有了更多的思考时间,更是可以彼此讨论,在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会得出这样或者那样的答案,不停地推翻,不停地重建,以便能够尽快挖掘出正确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们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为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但是,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教师的问题要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知识储备水平,问题难易程度要得当;
第二,教师要恰当进行分组,注意学生彼此之间的有机结合,切记不要以成绩为唯一的标准,将成绩优异学生划分在一起,这样问题讨论就失去了其应有的积极效用;
第三,教师仅仅是要对学生们经过讨论之后得到的答案进行点评,而非判定对与错,对于那些并未真正找到正确答案的同学切忌不要过多批评,而应该以鼓励为主,否则,很容易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也就更加无从谈起了。
3.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绝对的支配者,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二者之间本来就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在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下,学生很难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为此,在现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
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了解他们的性格差异,了解他们的实际知识储备水平,有针对性地去开展教学活动;
其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放下教师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去开展教学,多给学生以微笑和信任,尽量使用鼓励性的话语,让学生们明白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这样往往可以让学生更加愿意和教师一起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
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一定要加强合作,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关系。这样会有助于民主、平等学习氛围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生们因紧张的学习而产生的紧张感、顾虑,甚至是不安,使学生积极、主动去开展学习活动。
三、结语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此,对于众多的一线教师而言,一定要从学科的实际性质出发,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真正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曾镭,马克群.学生遗传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02.
[2]杨琪.揭示思维过程,培养生物科学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2,27.
王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