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应如何提高实训课教学效果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职学校,实训课,教学效果,提高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29 08:46
摘要:当前中职学校电工专业实训课教学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 实训课 教学效果 提高 注意点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因此,我们应着手培养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具备一定操作技术的人才。其中学生的操作技能主要是通过实训课来获得,实训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在职业学校中实训教学尤为重要,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它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是与课堂理论教学相配合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实践教学环节。
但是,实训课确令每一位教师无法应对,每位教师上完实训课后,普遍感到很累,很吃力,体力消耗可能是上理论课的几倍,学生闹哄哄地,就当是玩了一回,谈不上任何的收获,教学效果很差。实训课对理论教学的补充作用无法发挥,回过头来又影响到理论教学的开展,于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受影响。
在多年教学中我找到了以下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学生的好奇心影响了实训教学的正常开展
由于职校实训实训条件等客观因素,教师主要是进行理论教学,对书本、教材上的实训结果,数据,分析结论,各种仪器,仪表的功能,操作方法,学生都是被动接受,只听过,没看过。一旦进入了实训室,好奇心驱使学生去摆弄各种仪器,仪表和实训器材,学生就不注意教师的讲解,示范和操作要领,等到独立操作时,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教师疲于解决一些低级问题,教学内容无法得到正常完成。
2.学生对实训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不少学生进入实训室,抱着无所谓,来玩玩的态度。实训目的性不强,不知道要干什么,怎么做实训;即使实训现象,数据出来了,下一步要做什么根本不清楚。他们认为有人做出来就行了,等到教师到面前时装腔做势,糊弄老师。
3.实训员队伍素质与实训课教学开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职校里面具有一定理论基础,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实训员不多。不少专业课教师既是理论教师,又是实训室的管理员,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把实训室系统地管理好和利用好。现有的实训员多数是文化课教师转行而来,对每次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在行,不能帮助解决;实训后出现的仪器,仪表,器材的故障无法得到及时的排除,日积月累,导致实训课无法正常地开展。
4.理论课教师教学组织方法有待改进,不确定因素干扰了教学开展
学生实训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问题,教师总是忙于应付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教学中断,部分学生得不到管理,实训教学组织不力,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要想上好实训课,收到良好的效果,不是一两次课就能解决的,教师和学生都要经过较长时期来磨合,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本人的教学实践,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教学效果。
一、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实训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对于职校的学生要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模式,教学要尽可能的在实训室上,教学场所要实训室化,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专业,学科的特点和内容,用实训导入新课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教师授课解决悬念。学生带着兴趣和疑问来听课,注意力容易集中起来,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学生经常接触实训室的仪器,仪表和器材,打破了神秘感,学生的好奇心就可以合理地被引导到对学习内容的探究上来。
二、重视实训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独立实训的能力
从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毫伏表,万用表等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以及操作要领、规范到实训过程中的数据如何读取,记录和处理等基本能力训练,教师要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分阶段对学生进行实训基本能力的培养,科学的制订培训内容和方法,达标时间,严格考核。
三、改变对实训课的考核评价方式,使学生重视实训课
凡是需要开设实训课程的学科,实训都应单独记载成绩,让学生对实训课重视起来,实训部分考核的比重应该等于甚至大于理论部分,考核内容可以是以往做过的实训项目,让学生随机抽取考试题目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数据记录和处理、实训台整理等。学生在明确了实训考核和评价方式后,就有了学习和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四、建立一支适应实训教学的专职
实训员队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职校要像对待专业课教师那样,加大对实训员的培训力度。让实训员明确岗位责任,岗位要求,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责任心,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专业技能,从而能够积极配合理论课教师开展实训教学;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实训;协助进行实训器材、设备的维修和改造。
五、教师要认真备课
对实训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要有充分的预见性,教师要课前进实训室,自己完成实训的操作,对实训过程中操作要点,测量项目,方法,学生操作可能遇到的关键问题和影响因素,结果数据分布的可能性等都要有准备。一旦学生实训中出现问题,教师立即解决,避免教师陷入被动。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实训内容,明确实训的目的、内容、方法、步骤和要领,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学习实训内容的习惯。必要时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和障碍让学生先思考,等待实训时一并解决。
六、加强专用实训室的建设,提升专业实训条件
在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期,职校应该加大对专用实训室的投入,逐年追加经费比例,配备教学辅助设备;改造实训室的环境,确保贵重仪器,仪表和实训器材的正常使用。
七、利用计算机仿真实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计算机仿真实训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另一个很好的平台。利用仿真软件,通过教师对软件的讲解,学生在计算机上自己操作,对一些实际中由于实训设备、实训误差等原因很难做到的实训,学生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仿真软件的演示很直观,生动,可以避免危险的发生,减少了材料损耗,节约了实训器件。有了这些条件,我们就可以拓宽教学范围,比如指导学生进行电子电路的安装、研究和设计电路、搞小发明等。
总之,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处理方法也是多方面的,以上几点是我在教学中感受到的问题与处理方法,希望我们所有从事电工教学的同仁共同努力,共同寻求解决现实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曾祥富等主编《电工技能与实训》,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版(2011年7月1日)
[2]牙凤莉撰写《浅谈中职学校电工实训课的教学方法》,中等职业教育,2010年第29期
[3]陆赛荣撰写《中职学校电工实训教学问题探索》,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年第05期
朱立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