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民间游戏和智力开发

  摘要:游戏是幼儿园普遍开展的幼儿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它不单可以使教师寓教于乐, 也能使幼儿放松身心, 在玩耍中得到锻炼。《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由此可以看出, 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民间游戏作为中国历史传承下来的一种物质文化, 以简洁生动的民谣, 丰富多彩的游戏方式和千变万化的游戏内容吸引着孩子们。所以, 我们有必要将民间游戏收集整理, 使它能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教育实践,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 民间游戏 开发

  一、民间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健康

  1.民间游戏首先是能满足幼儿身体各器官的发展需要。从儿童神经系统到循环系统, 再到消化系统, 从眼耳口鼻舌到四肢, 幼儿在进行游戏时的看, 听, 唱, 以及跑, 跳, 爬等的运动中增强了自身的生理机能。比如“丢手绢”这个游戏, 很多人都非常熟悉, 它要求小孩子围成一个圈, 边唱歌, 边由一个小朋友偷偷把手绢放到另一个小朋友身后, 然后被放手绢的小朋友去追前面那个, 追到了就赢了, 追不到要表演节目。这个游戏就包括了多种活动方式, 比如唱歌, 跑跳等等, 使幼儿身体各器官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

  2.利用民间游戏锻炼幼儿反应能力。这其中包括幼儿的灵活性, 协调性等。比如丢沙包, 跳绳, 老鹰抓小鸡等游戏, 当幼儿在进行这些活动的时候, 需要进行跑跳, 躲闪, 且需要幼儿的反应敏捷,才能在游戏中获得胜利。长久反复进行这方面的锻炼, 逐渐使幼儿的反应灵敏, 平衡能力和灵活性也有所提高。

  3.长期进行民间游戏可以使幼儿的耐力以及抵抗力得到加强。民间游戏虽然有很多种, 不管是音乐, 体育, 还是美术类型的游戏, 基本上都离不开一些基础运动。而这些运动又是人们进行身体锻炼所必不可少的, 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 也是强化身体机能的过程。小朋友渐渐不会因为跑两下就喊累, 也不会因为不小心摔到地上而叫疼。更为重要的是, 锻炼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现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 使幼儿身体得到锻炼, 抵抗力也随之增强, 不会动不动就生病。

  二、民间游戏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什么是智力一般认为, 智力包括观察能力, 记忆能力, 思维能力, 想象能力。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需要更高的智力, 特别是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必须通过各种活动。促使它们的智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为将来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作好准备。民间游戏的类型多种多样, 比如唱歌跳舞, 攀爬跑跳,问答猜想, 是一个多角度知识的集合体。这样的游戏方式当然会使幼儿在玩乐的过程中积极思考问题, 尝试解答问题,无形之中刺激了幼儿的大脑, 使幼儿的智力得到发展。比如人们最熟悉的“猜谜语”, 它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谜语是由谜面和谜底组成的, 小朋友要根据谜面的提示来猜它到底形容的是什么东西。这个游戏是最考验幼儿想象能力, 认识能力的了。幼儿进行解谜的过程也是锻炼思考能力的过程, 而各式各样的谜语也能使幼儿认识到许多新的事物,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使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学会认识, 学会联想。其次, 有的民间游戏是需要幼儿有很好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的。比如很多男生非常喜欢的“打弹子”, 也就是俗称的弹玻璃球这个游戏, 就需要小朋友认真观察玻璃球的位置并认真思考在哪个位置进攻才更有效; 还有女生比较喜欢的“躲猫猫”游戏, 就更需要孩子们认真观察四周的环境, 并尽力判断小伙伴们藏在哪里, 甚至需要小朋友记住哪些地方是藏过的或者不能躲藏的。这些好玩的游戏都能使小朋的大脑得到锻炼, 使他们越来越聪明。

  三、民间游戏促使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提高

  幼儿社会行为是指幼儿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对人, 事, 物的一系列态度和反应。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电子游戏机, 动画片种类越来越多, 却越来越把孩子们关在家里, 使它们缺少与同伴的交流与沟通, 因此合作与协调能力差, 社会交往能力欠缺。要改变这个现状,就必须使幼儿愿意同其他小伙伴接触交流, 一起解决问题, 共同进步。而民间游戏就很好的起到了这样一个媒介的作用。

  1.民间游戏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同品德。众所周知, 凡是游戏结果通常都是有赢有输的, 如果在游戏中获得胜利, 幼儿通常表现出喜悦,兴奋的情绪, 这可以很好的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而如果输了, 幼儿通常会表现出不满, 急躁甚至哭闹的情绪, 其实这也并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经历过失败, 也能锻炼幼儿承受挫折的能力, 并且能教会幼儿正确评价自己, 用一颗平常心面对输赢。在游戏中能做到平等互助, 体谅他人。从而形成比较开朗的个性。

  2.利用民间游戏培养幼儿集体荣誉感。民间游戏绝大部分都是集体性质的, 因为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 所以小朋友们都会尽力跟伙伴们协同合作, 战胜困难, 并且取得最后的胜利。通过和同伴们的相互配合, 渐渐使幼儿懂得团结就是力量这个道理, 也能使幼儿对共同完成游戏的集体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集体荣誉感是一个人必须拥有的基本感情认知, 因为一个人一生当中都会在不同的集体中从事工作, 而拥有集体荣誉感能使人发挥出更大的主观能动性, 创造出更好的成绩。因此, 从小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是非常必要的, 使他们懂得什么叫助人为乐, 什么叫协同配合。

  四、民间游戏很大程度上提高幼儿艺术修养

  所谓美育, 就是美感的教育和审美的教育, 对幼儿来说更多的是美感教育。因为, 美是艺术的特质, 我们人类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追求正是通过艺术最集中, 最典型, 最强烈的表现出来, 所以, 艺术教育最能培养幼儿美的感受力和审美情感。在前面已经提到过, 民间游戏是一个多角度知识的集合体, 包含着广泛的音乐, 美术等因素。所以它能起到很好的艺术教育的作用。

  像前面提到的“丢手绢”, 我想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能唱“丢手绢”这首童谣, 因为它使孩子们在追逐跑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还有几乎每个小朋友都玩过的“过家家”游戏, 孩子们都喜欢找些各种各样漂亮的东西来装扮自己, 把自己打扮成童话中的王子或是公主, 这也无形之中培养了幼儿对于美的追求。孩子们常常能在游戏中载歌载舞的表演, 美轮美奂的装饰, 并且近乎真实的感受大自然的美, 劳动的美, 还有生活的美。这一切都有利于幼儿艺术素质的提高, 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总而言之, 民间游戏是一种非常好的辅助手段, 积极开展民间游戏,既能使幼儿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也能丰富他们的生活, 使他们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许鸿,陈蓉辉.幼儿艺术教育[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江美常.学前儿童的智力开发[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曹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