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活动之初探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英语,活动设计,做事情,有效性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28 15:32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旨在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情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制定活动目标、把握活动形式、注重活动过程、延伸活动范围四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 活动设计 做事情 有效性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旨在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情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的关系、语言操练与语言运用的关系,使课堂活动更有效。笔者结合三年级英语Colours教学实践从制定活动目标、把握活动形式、注重活动过程、延伸活动范围四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一、制定活动目标
《课标》指出,“活动要有明确的交流目的、真实的交流意义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因此,制定确实可行的活动目标能有效的控制活动的全过程,防止活动的随意性,确保活动的效益和质量。
1.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相互依存,互为联系,融为一体。过程与方法支撑着知识与能力的学习与提高;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受控并影响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在Colours课时教学活动中,活动目标如下:1、学习关于颜色的单词:red,yellow,pink,green,purple,orange,blue,white,black,brown 2、能听懂询问颜色的句型What colour is it?并能运用It’s…….的语言结构描述颜色。3.让学生学会简单的颜色调配,喜欢五彩缤纷的彩色世界。
2.关注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在活动中学生围绕What can you do?你能用语言去干什么?进行系列活动。在活动设计中,知识与能力的设计是重点,过程与方法的设计是难点。本课教学重难点为:在活动过程中能听、说、认读十个颜色的单词,并熟练运用所学颜色单词和句型,对身边的事物进行简单描述。因此,教师在活动设计中,不能对所有内容都平均用力,活动设计要精,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才能正确把握教学目标。如果活动内容过多,进行重复性活动,学生就会感到疲惫,较容易走神,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把握活动形式
《课标》指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因此,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1.动静结合,张弛有度
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教师活动中应多采用TPR、游戏竞猜、唱歌等活动形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活动,获得有效信息。但是,教师在一堂课中要有意安排短时间的平静状态,为学生独立思考留下空间。如, Colours课时教学活动中,教师播放“ Twinkle, twinkle,little star”呈现各色小星星,创设《爸爸去哪儿》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静一静,学习各种颜色的英语单词和句型。然后通过游戏竞猜,寻找各种颜色的宝盒,完成听说练习。学生通过猜一猜,找一找活动,动静结合,张弛有度,有效学习。
2.学科整合,兼容并蓄
活动应该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与联系,兼容并蓄,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活动中进行英语和音乐、美术课整合,让学生唱英语歌曲Rainbow,唱到哪种颜色就画哪种颜色的彩虹条,最后完成彩虹图。
3.循序渐进,梯度上升
活动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时间和空间的因素,教师要发挥组织、引导和调控作用,注意活动从易到难。如在学生完成彩虹图后,用调色盘将两种颜色进行配色活动,巩固所学单词和句型。如,Red and yellow is orange.这样的活动循序渐进,由一种颜色,过渡到两种、再由两种混合过渡到第三种,语言运用层层深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循序渐进,梯度上升。
三、注重活动过程
《课标》指出“活动应该有助于学生学习用英语做事情,特别是用英语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表达简单的个人观点和感受,从而提升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活动中要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探究、评价,关注学习的过程。
1.自主独立学习
学生自主独立完成活动任务,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独立思考、不依赖他人的学习习惯。如,在听音涂色环节,每个孩子都集中注意力去听、找相关颜色的彩笔、最后涂色,完成作品。
2.小组合作探究
对于独立个体难以完成的任务,就需要小组合作探究,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效开展活动,才能闪烁集体智慧的火花。如,让学生拼“水果沙拉”活动,就需要小组合作,拼一拼、摆一摆,进行简单描述,各小组比赛最佳创意奖。
3.科学多元评价
活动过程中,采用师评、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结合课堂评价表,对小组和学生个体的学习习惯、活动参与度、知识掌握度等进行口头和书面评价,达到评价的及时性、公平性和有效性。
四、延伸活动范围
1.查找学习资源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杂志、书籍等学习资源,学习有关颜色的其他词汇、短语和句型。如,Green hand新手,Black tea红茶。
2.制作活动小报
课后小组活动制作有关颜色的歌曲、儿歌、短文的小报,掌握更多关于颜色的课外知识。
3.角色表演短剧
学生可以根据课本故事,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本剧,下节课登台表演。
总之,教师遵循小学生认知水平前提下,结合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才能真正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珂君.新课标小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宁波出版社,2005.
[3]郑世庆.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7).
[4]赵淑红.小学英语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5).
[5]钱希洁.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观察与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2).
任鹏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