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空间浅议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课外阅读,农村初中,语文教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28 15:16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整个学校教育阶段,阅读是学生学习所有课程的关键技能。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成为广大农村中学教师的共识和追求。文章从着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拥有自主阅读的时间、创设学生良好的读书氛围、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等方面探究了开拓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空间的策略。
关键词:课外阅读 农村初中 语文教学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在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提倡和呼吁,已经逐渐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光在课堂上学习语文,是不能真正学好语文的,从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角度说,学好语文更多的还要依靠课外阅读。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读书呢?
一、着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学生阅读兴趣的高低,决定了他注意力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他思维能力发展的快慢。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就为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才会产生“我要读”的渴望,就不会感到读书负担过重,疲劳感减轻,因此兴趣也是一种积极的减负措施。笔者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有了兴趣,即使再忙,学生也会挤出时间来读书,尽情享受阅读的愉悦。
二、让学生拥有自主阅读的时间
开拓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要切实减轻学生的做题负担,减少直至消除那些机械的、烦琐的“题海”,以腾出时间来让学生走进书中,真正地进行心灵对话。其实,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绝不是靠做习题“做”出来的,而是靠广泛地阅读“读”出来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虽然从教于远离都市的偏僻乡村帕夫雷什学校,但他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他认真阅读了各年级各学科的教科书,与教师们共同研究,把那些重复的、多余的、毫无思考价值的习题一一删去。经过多年探索,他终于拟出帕夫雷什学校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其中就有不少世界各国文学名著。他认为,文学就像一条清甜溪流,可以滋润学生心田,启迪学生心智,完善一个人的人生。所以,要大力提倡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上网浏览,广采博闻,开阔视野。
三、创设学生良好的读书氛围
开拓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拥有一种自由、惬意的读书情境。如果说兴趣是影响阅读的内在因素,那么氛围就是外在因素。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重视课外阅读,支持和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并做好课外阅读指导工作。同时重视图书室建设,加大图书室的资金投入,不断添置符合时代特征,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图书室中感受的阅读的乐趣。其次,积极沟通,转变家长的观念,给学生的课外阅读做好保障。第三,建立班级图书角,让每个学生与书交友。每学期结束前,由教导处根据学生实际,制定下学期各年级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推荐优秀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班级可以让学生分组购买,每位学生购买其中的一至两本,学生够数量少了,家长负担也减轻了。开学时,学生为班级献出自己认购的书籍,这样班级“图书角”就建立起来了,有效的实现了资源共享。学期结束时再将这些图书归还给学生,还可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第四,语文教师要大力宣传课外阅读的好处,多讲名人读书的故事,引导学生阅读各家名篇,纯净学生的精神世界,阅读名家名篇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它能打开学生美好而又人道的感受世界,激发学生心中善良的、温柔的一面。
四、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首先,要走出功利化阅读的误区,回归经典。其次,培养学生的阅读意志,对学生提出任务,进行引导,有效提高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三,做好推荐课外读物的工作。一是推荐的课外读物要适合年龄特征。二是推荐的课外读物要结合课堂教学,尽可能和课内阅读取得某种联系。三是推荐课外读物要联系现实生活。推荐读物一定要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让学生走近生活,从小培养把握时代脉搏,增强与时俱进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第四,注意反馈,及时检查。学生课外阅读到底有没有收获?有什么收获?教师都要注意反馈,及时检查,这就要求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做阅读笔记,摘录好词好句,最重要的是要记录下自己的感悟。教师要定时检查,批阅笔记,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并在适当的时候与同学老师交流。长期坚持,学生的表达能力会得到提高,知识面会得到拓宽,心灵也会得到净化。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
五、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评价
让学生坚持阅读课外书,一两天乃至一两个月都不难,但时间长了,就很困难。按新课标的要求,学校教务处和语文教师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课外阅读的评价目的就在于,通过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课外阅读的评价尤其要关注过程,关注平时,经常表扬读书认真的学生,激励哪些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的人。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重要部分,而课外阅读又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师要忠实的执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落实好新课标精神,重视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同时,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2).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2012(01).
[3]吴效锋主编.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修订版)【M】.沈阳出版社,2004,(01).
[4]《新课改教师发展与教学新方法》编写组编.新课改教师发展与教学新方法【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09).
[5]高宏存主编.成功素质教育(模式、方法、案例)全集【M】.新华出版社,2011(02).
李金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