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几点看法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汽车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双师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29 08:08
摘要:在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中使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下称理实一体化) 教学能够避免理论与技能脱节,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专业课教学更有针对性、直观性。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 教” 与“ 学” 融为一体,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思维过程,理论和实践得到结合,取得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学质量会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汽车维修专业 理实一体化 教学质量 双师型
在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中使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下称理实一体化) 教学能够避免理论与技能脱节,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专业课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直观性。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互动为前提,使“教”与“学”融为一体,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思维过程,理论和实践得到结合,取得了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学质量会有明显提高。目前一体化教学已经在各类职业院校中被广泛运用,我校的一体化教学也较早在各个专业系积极运用。本人从事汽修专业教学以来,通过各种培训对一体化教学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特别是假参加教育部骨干教师师资培训后,承办方《东风汽车公司技师学校》的优质、科学化的教学手法使我受益匪浅。其实一体化教学就是通过项目教学法,将教学科目中的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进行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联系实际,对教师授课的知识能更好的掌握。近年来,我校对部分专业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行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并发现了关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一些问题。本人针对所从教的汽车维修专业,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职业中学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现阶段的分析
在职业教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的课程设置在“教”与“学”两方面都存在问题,如不及时进行合理的教改则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易产生学生厌学的情绪,所以教学方法的改革急需进行。
职业校学生入学时基础知识水平较低,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学生明白职业教育是学生职业素质及职业技能的教育。首先学生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较好的职业素养。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结合社会所需求,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汽车维修专业目前是市场需求量比较好,但市场对维修工的要求也越来越提升,与市场零距离接轨的话,我们的学生就难以适应。该专业的从业人员需要有扎实的技能和熟练的技术,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规范化的操作,再把相应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讲解。我们大部分学生对汽车零件的空间形体、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装配关系及传动关系、工作原理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体系,学生学习修理工艺时,死记硬背似懂非懂。学习排除故障时,缺乏思路、摸不着头脑、枯燥乏味。学生普遍感到专业技术理论难学易忘,厌学心理普遍,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对修理实习教学阶段较感兴趣,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遗忘甚多,往往限于模仿性的操作训练,而无法开拓新的知识面,难以形成系统性的技能型学习。由于理论和实习教学的各个阶段认识方法单调,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学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能力难以得到很好培养。
除此之外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较多,理论课教学安排时间跨度较长,而且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不易衔接,理论与实践教师的教学方式差异较大,学生在学习时难以适应。学生对汽车某一部件结构的认识是断续、分散的。整体认识不清楚、理解不透彻,学习难以深入。我们不应将教学分为理论与实习两部分,我们应避免教学脱节的现象。如专业技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段实施,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各负其责,造成了相互脱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教师之间的联系得不到协调,教学内容将不能合理的统筹,各自为阵和相互推诿的现象。如果结合项目教学法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就容易解决上述的问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应同步进行,并加以项目教学的指导,我相信上述很多问题会有所减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有所提高。
二、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具体想法
1.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为契机,在我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划分为: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电气构造为基础课,还开展了汽车空调、汽车保养、钣金喷漆、汽车美容等七大模块。各大模块按系统机构的不同,分设各个专业课题,每课题按专业技术的实用性和标准性规范要求,再设分课题。
2.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物、教学示教板或自制教具,通过多媒体等手段结合,让学生边学边动手、边思考,将枯燥的理论教学过程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过程,从而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目的。针对学生实际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利用实物直观演示或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将书本上学习内容和具体的工作原理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缩短了认识过程,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较快地将书本上的理论与实践融合,学习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后续的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3.通常我们将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划分为构造和修理,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操教学。这样,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认识就人为的分割,使学生难于建立一个清晰、深刻的认识。如汽车发动机构造课中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按传统的教学过程,跨度较大。如果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后,大幅度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入课题,明确对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及其相应的发动机构造的形成和维修。具体的原理用经多媒体示图和实物的演示,使学生建立一个感性认识,进一步了解发动机结构和原理,再将提升元件的检测与维修技能的掌握。如:汽缸磨损情况的检测、配气机构的检测、曲轴连杆机构的的检测等技能。教师将演示实物逐步解体,将各种机件一一介绍,从名称和作用到构造特点,以及检修步骤和相应的技术要求等,再由学生在分组进行拆装、检测、装配和调整,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得到认识,及时找到问题答案,使学生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同步提高。
4.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中,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具备理论知识和实操演练能力。所以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给老师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提升环境,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加大投入,创建有双重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的队伍。同时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专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使自身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都得到提高。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结合学校办学实际才是最终的目的。为社会服务,为用人单位输送合格的汽修人才是我们的责任,让社会各界满意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根本。以上认识是我个人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感受和思考,如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仁给予指导。
胡日查毕力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