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外伤的预后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对影响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外伤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经玻璃体手术治疗的严重眼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40眼,对40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视力与预后:①术前视力<0.02以及≥0.02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手术时机与预后:14d内、15~30d内、大于30d的三个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TRVR与预后:TRVR与非TRVR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针对眼外伤进行治疗的可靠手段,玻璃体手术具有重要作用。术前是否合并有TPVR以及术前视力等是伤眼手术预后受到影响的主要因素,而手术时机则没有明显的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因此在术中以及术后必须要对防治PVR等并发症的工作予以充分注意。

  关键词:玻璃体手术;眼外伤;预后因素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识号] A [文章编号] 1061-6035(2014)14-0081-01

  采用传统的方法很难彻底的挽救由于眼球破裂伤、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眼内异物以及眼球穿通伤等因素造成的伤眼及视功能[1]。而采用现代玻璃体手术的方式可以使这些伤眼得到有效的挽救,因此受到了临床上的普遍重视。本文选择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经玻璃体手术治疗的严重眼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外伤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经玻璃体手术治疗的严重眼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40眼,对170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这些患者当中有6例女性,34例男性,年龄在13—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4岁。其中有24只左眼,16只右眼。在40眼当中有4眼属于眼内炎,有12眼属于视网膜脱离,有16眼属于玻璃体积血,另外有8眼属于外伤性白内障。

  1.2 方法

  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方式针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与此同时,还要以患者的伤情为根据,分别实施硅油填充、C3F8填充、巩膜环扎、视网膜复位、异物取出、晶体切除以及清创缝合伤口等操作。并且针对患者实施为期3~24个月的随访。

  1.3 评价标准

  ①功能修复:视力≥0.02,视网膜复位,恢复了眼球结构;②解剖修复:视力<0.02、视网膜复位,恢复了眼球结构;③修复失败:眼球摘除、眼球萎缩以及视网膜脱离未复位[2]。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输入SPSS统计软件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等级资料非参数检验。

  2.结果

  2.1 术前视力与预后

  术前视力≥0.02者达到了100%的功能修复率,术前视力<0.02者达到了68.5%的功能修复率恢复,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手术时机与预后

  14d内治疗的患者达到了71.4%的功能修复率,15~30d内治疗的患者达到了69.6%的功能修复率,大于30d之后治疗的患者的达到了77.1%的功能修复率,三者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TRVR与预后

  术前无TPVR者达到了83.7%的手术后功能修复率,合并有TPVR者达到了64.3%的功能修复率,两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术前眼部伴发情况与预后

  ①预后与术前伴有玻璃体积血:在手术之前有12眼无玻璃体积血,在手术之后达到了83.3%的术后功能修复率;玻璃体有积血的眼达到了78.5%的术后功能修复率,两者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②预后与术前伴有外伤性白内障:术前没有外伤性白内障者患者达到了75.6%的术后功能修复率;术前伴有外伤性白内障者患者达到了72.5%的术后功能修复率,两者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作为一种非常严重的致盲因素,眼外伤受到了临床上的普遍重视。伤外眼不仅包括眼球本身解剖结构的损伤,同时还包括由于玻璃体内在外伤之后出现纤维增殖从而最终造成的牵引性视网膜脱离。采用玻璃体手术的方式针对伤眼进行治疗,能够使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得到有效的降低。一些研究当中认为,对严重眼外伤伤员进行挽救的关键就是将玻璃体出血去除,并对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进行有效的预防。玻璃体手术除了能够使屈光间质变得透明之外,同时对视力的恢复还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够使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得以降低,可以对视网膜破孔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样就使手术的成功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针对玻璃体切割技术进行综合运用,可以使绝大部分眼外伤患者的眼球得到挽救,因此在眼外伤治疗的过程当中玻璃体手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

  在本次研究当中我们发现,患者的预后视力与术前视力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相对于术前视力<0.02的患者而言,术前视力≥0.02的患者具有明显要好的预后。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术前视力较好者具有相对较轻的损伤,同时可能没有对其视盘以及黄斑造成损伤。一些学者认为在受伤之后48~72h之间,患者进行玻璃体手术能够对伤后炎症发展起到有效的阻止作用,可以使眼内增殖得以减轻,并且能够对视网膜破孔起到有效的修补作用[5]。

  术前是否合并有TPVR以及术前视力等是伤眼手术预后受到影响的主要因素,而手术时机则没有明显的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因此在术中以及术后必须要对防治PVR等并发症工作予以充分注意。而诸如人工晶体植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巩膜环扎以及预防性冷凝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由于在本次研究当中的资料缺乏可比性,因此没有对其进行探讨,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丁法德,杨景存,张金嵩,等.严重眼外伤病人手术治疗结果与视力分析[J].眼科研究,2012,14(1):52-54.

  [2]曾水清,胡椿枝.双目间接检眼镜在后段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11,88(2):212-220.

  [3]赵培泉.双手法操作技术在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2,115(9):1191-1192.

  张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