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在慢阻肺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对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不仅提高了临床整体护理质量,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COPD患者的护理; 临床整体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识号] A [文章编号] 1061-6035(2014)14-0227-01

  人性化护理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以及个人隐私为核心,是一种创造性、个性化、整体有效的护理模式[1]。研究发现,COPD对患者及其家属都产生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心理障碍[2]。由于症状加重,病程长,呼吸困难等的影响,许多临床报告提出患有COPD的患者在精神和行为方面异常。我科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与护理教育,充分体现人性化护理的理念.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尽早开始康复锻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措施

  1.1 资料:2008年6月-2010年6月入院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男性57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91岁,平均年龄63岁。80例冠心病患者中75例经护理病情缓解出院,5例由于病情恶化死亡。

  1.2 转变护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坚持以人为本:使人性化服务成为每个护理人员的自觉行为,从服务对象的特点出发,开展护理服务,以尊重患者,服务于患者。

  1.3 尊重患者:人性化管理的实质在尊重人,这样就能使得患者怀着满意和满足的心态积极的配合治疗[2]。

  1.3.1 语言人性化:语言是沟通护患之间感情的桥梁,礼貌、诚恳、自然友好的交谈可以帮助病人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疾病,减少和消除消极情绪。如对心情不愉快的病人给予耐心解释可以消除疑虑及一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对消极悲观的病人给予温暖,给予鼓励,可使病人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将按此决策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必要的改变。交谈时护士对病人应热情而诚恳,应用清晰、明确的语言,温和的音调与病人交谈,同时也避免过于亲密和毫无目的、意义的交流。护士的语言直接对病人产生心理效应,护士应重视语言的学习和修养,掌握病人的心理,并在交谈中注意病人的反应,使病人产生温暖亲切感,觉得自己是处于被理解和尊重的地位,这是有效交流的前提。

  1.3.2 操作人性化:护理技能操作是执业护士的核心能力之一,是临床护士的基本技能。而对于护理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标准,我们原有的理论与实践资料多侧重于操作步骤的标准化,对病人的关注,与病人的交流要求较少,致使护理技能操作的教育、训练、考核的标准没有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培养的护士在技能操作中缺乏人文意识,护士应将人文关怀融入对病人的护理工作中。老年患者住院后,大都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希望由资历深、技术高的医护人员提供服务,此时,护士端庄的仪表、沉着稳重的举止可消除老年患者的疑虑,护士能够在急、危、重症患者面前采用娴熟的技术,表现出镇定、当机立断等行为,无疑能取得患者的信赖、默契与配合。

  1.3.3 微笑服务:在人际沟通中,来自面部表情的信息,更容易为人们觉察和理解。患者会时常仔细观察护士的面部表情,特别是他们想寻求帮助时,此时护士应给以亲切的微笑,使患者从中获得慰藉。目光的接触通常是希望交流的信息,老年患者住院后自尊、自卑心理比较明显,他们突出的要求是被重视,受到尊重,因此,对老年患者的尊重是护理人员获得有效沟通的桥梁。护士可以坐(蹲)在老人的床边,投以关注的目光、微笑的表情,表示出对老人的尊重,这样既可减轻患者入院后的种种不安,又可增加信赖感。

  1.4 满足患者的需要: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基础和源泉,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促成人们各种行为动机的欲望。因此满足患者的需要,能燃起患者的希望,提高生活质量。

  1.4.1 满足社交需要:满足社交需要,也是满足人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它包括:(1)社交欲。希望和医护人员及同室病友保持友谊与忠诚的伙伴关系,希望得到互爱等。因此护理人员应改善对患者的态度,在生活上、护理中多加体贴、关怀,多关心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理沟通,建立友谊,消除隔阂,融洽护患关系。(2)归属感。希望有归属,成为团体中的一员,在个人有困难时希望能互相帮助,希望有熟识的友人能倾吐心里话、说说意见,甚至发发牢骚。患者从社会熟悉环境到医院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团体,患者往往都希望尽早的融入这个团体中,尽快得到最好的治疗,所以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成为团体中的一员。首先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对科室环境、物品仪器、人员状况、规章制度及疾病的治疗特点进行全面介绍,使得患者对整个医院及科室的客观情况产生感性认识,消除陌生感。并将患者介绍给主管医生、主管护理人员,将要成为同室的各位病友,使其有自主感和价值感。

  1.5 激发患者的热情:激励是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为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榜样激励:榜样学习是一个古老而实用的教育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外部榜样的激励来实现对个体潜在行为的唤醒。患者与患者之间最易沟通,最易建立友谊,所以同是COPD患者更易把恢复好者、生活质量强者作为榜样,各项恢复锻炼都有一定的模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积极配合治疗,通过自己不断努力提高生活质量的患者,有意识的培养其成为患者的榜样,并定期开展病友联谊会让病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促进疾病恢复。

  2 心得体会

  我科自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以来,不但,而且还积极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以最佳的心态面对疾病,战胜疾病,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玉祥.人际交往心理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21、

  [2]陈爱萍.老年病人临终关怀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57-559.

  赵迎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