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罕见的普者黑 桂林山水被整个托放在喀斯特地貌上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普者黑,彝族,云南
  • 发布时间:2015-12-12 17:34

  数十年后,已经几乎在世界上绝迹的荷花名品“小洒锦”,竟然出现在普者黑浩浩荡荡的万亩野荷塘中,让走遍天下苦苦追寻的专家们惊叹不已。

  毕摩在“作毕”(即祭祀)过程中,会用一种古朴高亢、低沉恐惧等变化无穷的腔调来说唱,令听者内心战栗。

  “花脸节”还成了男女示爱的庆典,心中的爱情越深越要把对方“丑化”得黑不见人。

  位于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的普者黑,拥有世界上极为罕见的没有干涸的岩溶湿地地貌。这种奇特的地貌,令普者黑有别于云南其他地方的景色,在云贵高原上漫卷出一幅少见的“山连山,水连水,水环山,山外有水,水外有山”的长画。据统计,在普者黑1000公顷的广袤风景区里,散布着312座孤峰,83个山腹溶洞,68个天然湖泊,15条河流和120公里蜿蜒纵横的地下暗河……最初走进这片奇妙之地的专家学者们,这样描述眼前的普者黑:“纵观中国喀斯特地貌的区域,还找不到第二个地方能像普者黑这样,在同一片水域之内,聚集起众多的奇峰秀峦、田园河塘和溶洞暗河,桂林山水就像被整个托起放在了这里……”世界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更把普者黑定为“世间罕见的珍品”,评价它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

  高原上的万亩荷香和真实的阿诗玛

  普者黑的众多湖泊大大小小彼此贯通,最著名的如普者黑湖、仙人洞湖、荷叶桥湖、落水洞湖等16个环山相连的湖泊。由于这些湖泊都是地下水涌出汇聚而成,因此造就了普者黑的湖水涨落平稳、不淹不涸、清澈剔透、水域宽阔的特点,而正是因为这些特点,令普者黑的湖泊尤其适合水生植被的生长。于是,从100年前开始,荷花就逐渐铺满湖面,成为这里最夺目的一道风景。每年的6~8月间,荷花沿着普者黑的湖水依山生长,一片片与天水相接,面积大者上百亩,小者十余亩,时而几片相连,时而一小片孤芳自开,湖面上翠盖夹道,叶畔的荷花展颜摇曳,形成一道“十里红妆无尽头”的盛景。在丰年里,普者黑的荷花生长面积可达到350公顷。

  和洞庭湖、微山湖、白洋淀等地生长的“单瓣野莲”不同,普者黑的荷花是一种在全世界都属罕见的野生大型重瓣品种:红色种荷花每朵有62~65枚花瓣,较之江南的名品“红千叶”毫不逊色。而在普者黑的白色种荷花里,还有一个被认为是绝后重生的名品“小洒锦”--因瓣缘镶有窄窄的红色纹边而得名。20世纪60年代,“小洒锦”最后一次出现在武汉东湖,随后就从专家的视野中绝迹。直到30年后,人们竟然在普者黑再次见到了它,这令数十年来苦苦找寻“小洒锦”的专家如获至宝。另外,普者黑的荷花也推翻了“荷花只能耐1.5~1.8水深”的学术观点,足有3.2米长的荷花叶柄深深地扎入水中,令人惊讶不已。

  普者黑的荷花品种究竟祖居何方,为何会被栽种到这里最终成为野生荷,当地已无人知晓,只知道在经过100年的繁衍生息后,这片高原上的万亩荷影,已经成为普者黑最为耀眼的一个标志,引得八方游客纷沓而至。

  除了荷花,普者黑的出名还因为和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有关,那就是传说中的阿诗玛。彝族分支撒尼人的叙事长诗《阿诗玛》,在结尾处为世人留下了一个似悲似幻的悬念,没有人知道被洪水冲走的阿诗玛究竟是生是死……在撒尼人的心目中,阿诗玛其实是真实存在的一个美丽姑娘。因此,他们根据长诗中的线索,坚持寻找着她的下落--阿诗玛顺水漂到了神奇的“阿着底”,被当地的撒尼百姓从水中救起,并藏进山腹的一个溶洞中。随后,同样跋山涉水寻到普者黑的阿黑哥,终于和阿诗玛在这里幸福地相守到老。而为了避祸,阿诗玛遂将后代的名字都改成了“阿乃”。这个改变了阿诗玛命运的“阿着底”,在彝语(普者黑的撒尼族为彝族的分支,通用彝语)中是“一方乐土和隐藏在消失的地平线下”的意思。根据诗中对“阿着底”的描写,人们认为它就是普者黑。

  直到今天,居住在普者黑的撒尼小伙们依然被叫做“阿黑哥”,姑娘则被叫做“阿乃”。无论阿诗玛是否真的从诗歌中来到了普者黑,当地的撒尼人都坚信,这里的山水就是最浪漫、幸福的所在。难怪普者黑这个名字在彝语中还有一层引申含义--“生长幸福的地方”。

  被错当为巫术的“作毕”和“花脸节”

  秀美浪漫的普者黑,也同样不缺乏引人遐思的神秘之处。普者黑的仙人洞村常年隐蔽在参天耸立的毛竹林里,竹叶相触的沙沙声,此起彼伏如海浪般翻卷而过。这个村寨因世代居住着彝族同胞而显得尤其神秘。村寨附近的一片杂草丛生的坡地上,矗立着很多硕大而不知年代的石像,它们形似异兽的头颅,阔嘴、宽鼻、环眼,每一尊都面目狰狞,背山而立,做噬人状,仰望去就像远古的天兵列阵。这些石像正是彝族人民心中的诸神化身,它们分别代表了天、地、日、雷、雨、风、山、水、树神等,世世代代的彝族人民都以这种自然崇拜的方式,向大自然示弱,以求一种和谐的生存状态。

  另外,仙人洞村还保存了彝族社会里的毕摩群体,毕摩就是祭司,他们知识广博,既司通神鬼,又指导人事。毕摩在“作毕”(即祭祀)过程中,会用一种古朴高亢、低沉恐惧等变化无穷的腔调来说唱经文,令听者内心战栗不已。因此,彝族村寨长年被误以为有巫术的存在。

  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期间,普者黑的彝族同胞都要以最隆重的方式举行一种独特的“花脸节”庆典。据考证,当地彝族过“花脸节”的历史已有1000余年之久了。相传,曾经有一个妖魔准备到村里抢夺彝家妇女。面对即将来临的灾难,村民们急中生智,不分男女老少全都用锅底灰把脸抹黑,小伙们甚至还在身上抹出各种可怕的图案。这样扮出的一张张“丑”脸,最终把妖魔吓走。为了纪念这场战胜妖魔,逢凶化吉的胜利,当地彝民从此以后每年都要过一次“花脸节”。

  在“花脸节”上,不管是彝族同胞还是外来的游客,都会陷入节日的狂欢中,大家用抹花他人的脸来表达祝福。如果你全身都被抹黑,那你就是最吉祥幸运的人了。同时,“花脸节”还成了男女示爱的庆典,心中的爱情越深越要把对方“丑化”得黑不见人!

  文/肖育文 立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