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亚诺:在记忆的碎片中孤独地寻找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莫迪亚诺,记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15 14:55
摘要: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法国当代新寓言派小说代表作家之一。2014年10月9日,摘下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成为第十五位获此殊荣的法国作家。瑞典皇家文学院高度评价称,“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唤醒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通读莫迪亚诺的作品,可以看到他在记忆的废墟之中孤独地寻找自己的身影。
关键词:莫迪亚诺;人类命运;记忆;寻找
一.孤独的童年生活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至今仍活跃于法国文坛并深受读者喜爱的著名作家。作为新寓言派小说的代表,他用记忆的艺术在不断地探索、研究一代人的存在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他被誉为20世纪法国文坛“最年轻、最具特色、最有才华”的作家。然而这位摘下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的作家却有着孤独的童年生活。
1945年7月30日,莫迪亚诺出生于法国巴黎。父亲是犹太金融企业家,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从事走私活动。母亲是比利时籍演员。父爱从来没有在他的生命中出现过,以至于后来同父亲的关系恶化到令人惊愕的程度,他至今都不知道父亲死于何时何地。“我的母亲外出巡回演剧,我和弟弟住在她的几位女友在巴黎郊区的一个村庄的家中。”[1]然而弟弟不幸早逝。他就在这种父母长期缺席于生活的家庭环境中,孤独而辗转地度过了幽寂的童年生活。
这样孤寂无助的童年记忆,就是莫迪亚诺笔下的主人公身上孤独气质的滥觞和源泉。
二.孤独地寻找自己
进入文坛后的莫迪亚诺出版过近三十本小说,均能引起法国文坛的巨大轰动。阅读他的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出同一个母题:寻找。主人公或是主动与过去决裂的孤独者,或是被动遗忘过去的边缘人,他们在德国纳粹占领法国巴黎这座城市之中,通过遗忘、寻找、追忆、取证等方式和过程,向读者展现了有着犹太血统的法国普通人的不可捉摸的命运和浮生百态。
处女座《星形广场》,讲述一位犹太人百般周折从法国逃离至以色列去寻找一处避难所,最后沦为法奸的主人公却在模糊的幻觉中,在巴黎的凯旋门前被处决。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弱化了星形广场的地缘学意义,而赋予它更多的文学上的象征。而这部处女座更像是莫迪亚诺文学世界里的蓝图。
《青春咖啡馆》围绕着一位被人称作“露姬”的神秘女子的失踪而展开。描写了巴黎这座城市里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的一群漂泊者。通过调查与追踪、回忆与求证,作者逐渐拨开层层迷雾,展现出人性深处的孤独和生命之中的逃离。为了获得自由而摆脱孤独,露姬选择了逃离,但是并未成功。之后她选择婚姻也并未摆脱孤独。虽然她选择了情人,再次逃离,却也依然无法摆脱内心深处沉重的孤独。最终她选择跳楼自杀。她一直都在绝望的逃离之中孤独地寻找,但“在每一个地方,露姬都不敢放下她的灵魂,这才是她要不断出走、她永远也找不到自己家、永远也构建不了自己家的原因。”[2]
《暗店街》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以为患有遗忘症的私家侦探居伊·罗朗探寻、调查、取证等方式寻找自己的故事。作者使用碎片式的讲述方式记录了一系列人物和事件,暗示着人类不可捉摸的命运。同时小说也追溯到了德国军队占领法国的战争时期,揭露了这瞬息万变的人世中一段幽暗惨痛的历史。“我不敢对于特说,但我相信这个海滩人就是我。即使我向他承认这件事,他也不会感到惊奇。于特一再说,其实我们大家都是海滩人,我引述他的原话:‘沙子只把我们的脚印保留几秒钟’。”[3]
《地平线》《家谱》《夜半撞车》《环城大道》等一系列作品的主人公都有着莫迪亚诺独特的色彩,他们背负着沉重的绝望在孤独地寻找自己、追忆往事的同时,娓娓地讲述一段模糊的历史,撼动着读者的心灵。
三.孤独的莫迪亚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在纳粹的铁蹄下绝望地寻找生存的避难所。在莫迪亚诺五岁的时候,为了避免犹太姓氏给他带来的麻烦和迫害,母亲为他举行了天主教的洗礼。他是犹太人的后裔,所以并不被天主教所认接受,但是因为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礼,也不被犹太民族所认可。这种无根漂泊的无力感造就了莫迪亚诺孤独地“寻根”的主题。无根的身份、碎片的记忆和孤独的青春支撑起了莫迪亚诺作品里的世界。
莫迪亚诺的文字有女性化的因素,细腻又敏感,同时冷静又克制。他并无心去书写一个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却总是能用精确的字眼在记忆的碎片之中,勾勒出一个孤独地寻找自己的身影。
阅读莫迪亚诺的作品,能够清晰地看到他娴熟地穿梭于各种叙述时态中,孤独地寻找记忆的碎片,以确认自己的根。但是,也能够略微地感知到作者在不断变幻的时间洪流里,为了追求幸福所做出的努力。仿佛只有通过不断地逃离、不断地回忆和寻找,才能在生命的废墟之中确认自身的存在、确认自己曾经拥有过美好。正如在《凄凉别墅》中,莫迪亚诺这样写到:“而我放任自流只因自己恐惧运动,对移动的、逝去的、变化的东西感到焦虑,渴望不再走在流沙上。希望在不想再动之时,能定居在某个地方。”[3]
注释:
[1]莫迪亚诺:《缓刑》,严胜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8月第一版,第1页.
[2]《青春咖啡馆》:逃逸线与柔软线间的青春[N],东方网:文汇报,2010.07.27.
[3]莫迪亚诺:《暗店街》[M],王文融,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第50页.
[4]莫迪亚诺:《凄凉别墅》[M],石小璞,金龙格,译.安徽:黄山书社,2015年1月第1版,第157页.
参考文献:
[1]莫迪亚诺:《暗店街》[M],王文融,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
[2]莫迪亚诺:《地平线》[M],徐和谨,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
[3]莫迪亚诺:《缓刑》[M],严胜男,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8月第1版.
[4]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M],金龙格,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
[5]莫迪亚诺:《凄凉别墅》[M],石小璞,金龙格,译.安徽:黄山书社,2015年1月第1版.
[6]莫迪亚诺:《星形广场》[M],李玉民,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3月第1版.
[7]莫迪亚诺:《一度青春》[M],李玉民,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3月第1版、
刘志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