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构建内蒙古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

  摘要:2014年5月,习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并系统阐释了“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其中有两大趋势就是要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也要准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服务新常态,为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提升我国人力资本素质。

  关键词:新常态;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

  一、何为经济“新常态”

  经济学家们认为,“新常态”的最大特征就是,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其中一个明显变化就是经济增速从两位数降到目前的7.5%左右。

  我国“新常态”概念的提出有其时代特征。“新常态”的基本特征是在增长速度上,进入增速换挡期;在经济结构上,进入结构调整镇痛期;在发展动力上,进入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在面临挑战上,进入改革与危机赛跑期。“新常态”最核心的内涵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其根本特点是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新常态”最重要的是调整结构,倒逼转型升级。经济发展进入全面“新常态”,职业教育面临历史“新机遇”。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与“发展规则”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倍受关注。而今的职业教育,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习总书记指出,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李总理强调,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伴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出台,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系列规划和措施也将相应制定。内蒙古的职业教育也应主动适应新常态,抓住机遇谋发展。

  二、内蒙古职业教育现状与问题

  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要求职业教育发展应注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把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提升到一个重视质量和重视效果的新高度。那么内蒙古的职业教育现状如何呢?

  (一)内蒙古职业教育现状

  1.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1)招生及就业规模。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区应届初中毕业生约25万,其中中等职业院校共招生人数83852人次,比上年减少12169人次,中职招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占全部应届初中毕业生的28.47%,招生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向前发展的瓶颈。而如何能稳定并扩大招生规模呢?重要的手段就是提高就业率。那么,目前中职院校的就业情况如何呢?中职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为主,毕业后多数都能在企业基础岗位工作,也有一部分中职毕业生考取了高职院校。目前,内蒙古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的学生主要流向城市的服务行业。其中,酒店管理、旅游、餐饮、加工制造等就业率较好。

  (2)专业与课程的设置。近年来,为了扩大招生,稳定生生源,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与市场紧密衔接,加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设置的专业和课程也更加灵活多样。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紧密围绕企业的用人需求,根据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和市场状况来开设专业和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能够较为科学、合理地调控本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职业教育与市场有效对接,就是要培养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但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的中等职业教育仍存在着社会需求旺盛与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全区200多所中等职业学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坚持依据订单培养,按照市场需求开设专业和课程,希望能不断改进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

  (3)师资情况。2011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总数为20970名,其中专任教师有15127名,较2010年增加474名。专任教师中文化基础课教师有7522人,专业课教师有7262人,实习指导课教师343人。文化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课教师)比例为49.7∶50.3。聘请校外教师1305人。

  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是中职教育改革的践行者和主导者。他们的能力水平、教育观念、心理情况等因素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如何把现有的中职教师队伍培养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1)招生及就业规模。2011年,全区共有高职高专学校33所。全区高职高专招生58916人,较2010年减少1898人,高职高专招生数占到高等学校招生总数(115242人)的51.1%;高职高专在校生达到173018人,同2010年相比,减少721人,高职高专在校生占到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384440人)的45%;高职高专毕(结)业生数54636人。2012年内蒙古高职高专批招生计划共86778人,经过2次填报志愿后,还有15935计划未完成,未完成计划的高职高专院校共有524所,其中区内40所。

  (2)专业与课程的设置。与中职相类似,也是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与企业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要专业设置上以中职和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为参考,同时适应社会用人需求的需要而设置相关专业和课程。同时,与企业密切合作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3)师资情况。近几年,国家也大力度扶持高职教育,对高职教育投入很大,高职教师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2011年高职高专有教职工总数14324人,较2010年增加654人。其中专任教师9579人,较2010年增加523人。同时,这个数字每年都有所增长,同时,现在的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合作,聘请一部分企业技术人员和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也扩充了学校的师资队伍。

  (三)内蒙古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生源主要集中于省内,受近年高考改革的影响,生源有限,招生难度大。近几年,生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一应届毕业生减少;二普通高校扩招以来,高考录取分数线逐年走低,升学变得相对容易,家长们都希望学生选择普通本科院校,满足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三是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层次较低、稳定性差,自身吸引力不够。

  2.高职院校经费较紧张,软硬件环境都亟待提高。近年来,尽管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但由于投资主体单一,加之学校历史欠账多,办学经费短缺、教学和实训设备短缺、师资储备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实践教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3.师资结构不合理,真正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较少。专业课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偏低,不能适应技能教学的需要。而且,即便是具有“双师型”的教师,有些教师的实践能力也不能完全达到专业技能的要求。院校的部分专业课教师是刚出大学校门就进职业学校,没有实践经验,而吸纳企业有实践经验的技能型人才到职业院校任教目前仍有一定困难。同时,经济结构调整,专业相应变化,良性的人才流动机制难以形成。

  4.内蒙古自治区就业准入制度尚未落实。目前,就业市场不能完全依法落实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职业教育还存在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劳动就业培训和认证资源分散等问题,在推动企业与职业教育的结合上、在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结合上、在教育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相互配合合理分工上,需要有配套政策加以支持和协调。

  三、经济新常态下全面推进内蒙特色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布局的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机会,也给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新的任务,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针对招生难、就业难等问题应加强宣传,转变观念。

  要想办好学,首先要有学生,怎么能把学生吸引来,这是每个高职院校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现在社会普遍的认识是,认为职业教育是低层次的教育,认为普通教育高于职业教育,既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的认识不到位造成的,也是由于职业教育没有形成完整的培养体系、吸引力较低而造成的。所以,政府部门和各个高职院校应尽快落细落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加快引导中等职业学校、专科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职业资格完善等,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希望政府和教育部门要转变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学校要转变办学观念,以能力为本位,由传统的教育模式向就业导向型模式转变;还要积极引导社会转变成才观、择业观。把这种思想通过社会媒体宣传出去,让更多的家长和学生转变观念。

  (二)国家及政府部门加大投入,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对国家和自治区的专项资金各级政府应加以监管并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建设国家、自治区示范校、示范专业,以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统筹,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机制体制改革。在人才的培养方面,要进一步注重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突出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在办学理念上,也要有所改革和创新;创新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材应用、教学方式、考评体系等;抓好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现代高职教育已经从比较注重规模扩大转入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和提高人员素质的新阶段。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在职业技能培养上,要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过程中的比重,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

  (三)加强师资队伍结构的合理化。

  目前,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还较薄弱,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较为突出,这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极不相符,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抓紧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体系,可以从现有的教师队伍中培养一批业务能力较强、技术过硬的年青教师,要求他们每年去企业进行锻炼,完善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同时从外部引进技术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保障。根据专业课师生比例的实际要求,制定职业教育教师编制标准,设置一定数量的灵活编制。完善职业教师培训制度及教师管理制度,加强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大力开展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鼓励从企业或社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设立聘请兼职教师专项经费;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四)积极推进就业准入制度的落实。政府应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就业监察的力度,严格依法落实劳动预备制度。要实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用人标准“零距离”对接,围绕岗位办专业。加强“技能训练”,拓展“实训平台”。既要保证“两个出口”,即高职升本和企业就业;又要注重“实践能力”。同时,政府推动一些行业必须持证上岗,由高职院校进行培养并考取上岗证书。

  四、总结

  总之,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成为内蒙古特色职业教育的“新常态”,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只有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教育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才是职业全面发展“一体三面”的真正内涵,才是职业教育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真正要义。

  参考文献:

  [1]崔美荣;江苏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2]隋礼辉尚庆华.内蒙古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年10期.

  [3]徐丽玲;湖南省职业教育中介组织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4]李伟;王晞;加强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提升职业教育质量[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年12期

  霍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