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抱团”的生活态度与当今社会--以江西赣州客家为例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客家,赣州,抱团,文化
  • 发布时间:2015-12-14 16:40

  摘要:客家民系的形成充满了艰辛与坎坷,一路走来,客家人的求生之路着实不易。时至今日,客家人遍布全球,成绩斐然,这与他们的“抱团”意识有着莫大的关系。本文意在分析客家人“抱团”的生活态度及它在当今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客家;抱团;族群认同;文化自觉

  引言

  客家是一个唯一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在当今,客家人的足迹踏遍了中华大地,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辽阔的海内外大地,客家人的身影也自有她的风姿。客家话、客家围屋、客家菜、还有道不尽的客家人已成为我们当今话语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以地域名、散落在海内外的客家人却在当今纷杂繁复的社会里披荆斩棘,走出了自己的风骨。

  回顾历史,“在路上”是客家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汉族八大民系中,北方最早形成,吴、赣、湘、粤、闽北、闽南随后相继形成,最晚不迟于五代十国时期。而客家民系,据谢重光教授考证,最终形成于宋朝。换句话说,在其他民系早已安居乐业、扎根乡里的时候,客家民系还在不断的迁徙、不断地流转,为找寻自己的居家之所而不断的奔波。

  经过了五次的人口大迁徙之后,客家民系才真正扎根。由于客家民系在八大民系中的形成的时间最晚,中原地区中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平原地区已被其他民系所占据,客家先民不得不转向赣南、粤东和闽西交界地区。此三处原为古越人的聚集地,人烟稀少、群山环绕、瘴气横行、毒蛇猛兽经常出没。面对如此恶劣的生态环境和少数民族的侵扰,客家先民没有退却、没有气馁。他们振奋精神、凭借自己的坚忍与勤劳,在这片穷山恶水之地创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当然,要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立足,仅靠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客家人之所以能够走到现在,团结协作是必不可少的。这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抱团”。

  一、客家人“抱团”的生活态度

  “抱团”是众多的个体聚合形成群体,个体之间休戚相关,守望相助,通过资源的整合与合理分配,使个体在抱团这个平台上发挥最大的作用和得到最有利的帮助,个体的能力得到的提升,群体的综合实力也随之得到提高。

  在客家聚集地或与客家人交往的过程中,“抱团”一词出现的频率极高。客家人的“抱团”不仅出现在家庭之间、家族之间,而出现在外戚之间。家庭内部强调和睦相处,家族外戚之间崇尚守望相助。中原地区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念,但是客家人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

  走进客家地,走向客家人,你会经常听到类似的话语“你别看他家现在过得好,两兄弟搞不好,家里也走不长远”、“我们本来人就少,再不抱团,肯定是不行的。”以赣南客家的山村为例,以前,宗族的很多事物是捆绑在一起的。例如农忙的时候,人多兴旺的家庭不仅要收割自家的稻田,还要全家出动去帮助自己的宗亲。婚丧嫁娶,无一不是,全部都是尽可能的相帮。蓝L,(1991年生,女,本科)说:“我们以前家里种了好多田,离着我们家好远,割好的稻子要用扁担挑回来,不仅要做我们家的,还有帮其他爷爷和太公家收稻子,收好了还要用打谷机打,那时候小,有几次,挑谷子挑的我都哭起来了。”

  客家人的“抱团”,不仅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而且在重要的人生仪礼中表现尤为突出。在重要的人生仪礼中,宗族外戚不仅家家都要到场,甚至要早来晚回帮忙处理事务。2015年5月,在一位客家老人Y(1940年生)的丧礼中,风水先生看好出殡日子,在老人出殡之前,道士要做三天三夜的道场。本族的亲人们便早早来到了老人的家里,在外务工和求学的亲人,也相继赶来。丧礼上事情繁杂,各种仪式的举行、来往名单和礼金、饭菜的准备、答谢吊唁宾客等,这些不是一家人或几家人就可以做到的。事实证明,“抱团”才能让这个民系继续生存下去。

  “宁买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客家话是维系客家人的精神纽带。语言是族群认同最直观的表现。“江西老表”、“赣州老表”、“上犹老表”这些长响在耳边的话语一出,便拉近了客家人之间的距离。同为故乡人,便要多加照拂是流淌在客家人的血脉里的真理。“抱团”才会让自己在陌生之地变得更加强大。

  二、客家人“抱团”的生活态度与当今社会

  当今社会,社会条件复杂、社会风云诡谲多变。传统的农业社会已然被打破,社会正处于大变革当中,在这个转型的阶段中,面对未知的困难,“抱团”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当个体的能力不足以抗衡外界的重压时,捆绑式的“抱团”便增加了一个人立足社会的砝码。正所谓“一个兄弟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人之力不足以撼动天下,但团结就是力量。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的社会,人际关系在中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抱团”意味着个体不再是单打独斗,他可以利用他的资源走的更远。

  现在客家很多年轻人,已渐渐脱离农村的生活方式,走向了城市。走向城市的人群,一部分是为了生计,另一部分是向往城市的生活方式。无论是何种情况,他们的城市立足之路着实不易,其中的酸楚可想而知。城市文化的冲击让这群初出茅庐年轻人茫然失措,让久居城市的中年人怀念家乡的温情。他们都在寻找自己的精神归属。特别是户籍制度的障碍让外来人口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险、公共医疗等方面不能享受与当地人同样的待遇,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愈发的困难。

  面对如此艰难的境地,客家人没有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低头,他们形成了自己的客家团体。比如,在深圳有很多的客家人深知在深圳落户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不仅需要学历,而且还需要金钱。但他们很多人并没有气馁,而是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在离深圳比较近的地方买房落户,比如惠州、东莞等,因为这些地方划为深圳已经提上日程。他们一周回去一次,相约一起上班、一起吃饭、一起休闲。他们相处友好,互帮互助。共同的生活经历和生活记忆让他们走到一起,成为彼此最为坚实的依靠。在一个陌生的地域,他们又重新开辟了一个客家大本营,传承着属于他们的文化。

  客家人历尽周折,走到现在,经过了五次的人口大迁徙,却还保持着自己独有的文化。这与他们“抱团”的生活态度是分不开的。散落各地却有着强烈的身份认同,这对一个民系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韦祖庆.客家人聚合性格与围屋--以广西贺州客家为例[J].龙岩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谢重光.关于客家移民与文化认同的若干思考[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

  [3]周建新.族群认同、文化自觉与客家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王法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