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防雷减灾的出路

  摘要:雷电灾害严重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防雷减灾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过去防雷减灾工作取得很多成绩,但新形势下防雷减灾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防雷措施不明确和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市场化障碍两个关键问题,本文根据两个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为新形势下防雷减灾工作寻找出路。

  关键词:防雷减灾;防雷措施;市场化;问题;出路

  雷电灾害是人类面对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雷击对于建筑物的危害是巨大的,国家制定了有关建筑防雷一系列法律规范,来避免雷击对于建筑物的损害。本文针对防雷减灾措施不明确以及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市场化障碍两个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为新形势下防雷减灾工作找到新的出路。

  1 新形势下防雷减灾工作遇到的问题

  1.1 气象灾害市场化障碍

  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防雷减灾措施,各省或地区也没有制定具有地区差异性的防雷减灾措施,虽然有法律条文、文件和规范支持防雷减灾行为,但是具体如何实施表述宽范,各市县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只自行摸索开展工作,有的地区开展的很多工作,有的地区开展工作很少甚至没开展工作,没有统一的防雷减灾措施,对于一个地区的防雷减灾措施好与坏没有衡量标准,无法评价各地的防雷减灾水平。各地摸索出来的防雷减灾方法有些是对的,有些是不对的,容易造成虽然付出很多劳动,但是没有取得良好的防雷减灾效果。

  1.2 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市场化障碍。

  气象防灾减灾中心的工作非常类似社会上的经营主体,有人建议将防雷减灾工作完全市场化,让社会经营主体来承担气象防灾减灾中心的建筑防雷装置的审图、检测和施工的行为,这样收费就也就合理了,但是防雷减灾工作是以监管为主要特性,它并不完全是市场需求,将防雷减灾工作市场化。经营主体是否能独立经营下去让人担忧,如果要让防雷减灾工作市场化必须靠气象执法和行政审批强力推进,这样一来,气象局和经营主体之间难免产生联系,经营主体又有可能沦为红顶中介。

  2 新形势下防雷减灾的出路

  防雷减灾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是由于综合因素产生的,既有顶层设计问题,也有技术水平问题,既有制度因素,也基层人员素质原因,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解决,将严重影响防雷减灾工作的开展,本文根据事件经验尝试提出一些问题解决方案,相信有合理部分可以促进防雷减灾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2.1 制定国家统一的防雷减灾技术措施

  2.1.1 根据各地的气候特征,制定省一级有区别化的防雷减灾技术措施建筑物防雷技术是一门及其复杂的学科,建筑物防雷装置从设计到施工再到检测都是由复杂的科学原理作支撑的,考虑到从事防雷减灾工作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国家和省级单位有必要制定专门的技术措施推进防雷减灾工作,防雷设计审图技术措施是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及《建筑物电子信息技术规范》制定的,要将不同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要求尽量具体化,规范不同建筑物的审图位置及内容,制定统一的审图文书,最终使不同审图单位针对同一建筑物的防雷装置设计的评价结果尽可能的科学统一。

  2.1.2 防雷检测技术措施要根据《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制定,将不同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要求尽量具体化,特别是检测点、检测方法、检测依据的确定,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确保同一建筑有唯一的准确的检测点,相同检测点尽量使用相同的检测仪器,这样在进行常规检测时可以进行对比,特别要注意做好隐蔽工程跟踪检测工作,因为跟踪检测只有一机会,建筑防雷装置是一个整体系统,必须确保每个节点低于某个阻值的融通,才能确保系统的可靠,因此防雷装置检测必需严谨,而且由于防雷装置存在老化或被破坏的风险,一定要进行经常性检测,一般一年一到两次。

  2.1.3 建筑防雷装施工的技术措施要根据《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进行制定,要将不同建筑物防雷装置施工要求尽量具体化,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严谨精细施工,要确保防雷装置各节点的电气融通,同时对于改建或加建建筑防雷装置,要做好方案设计,确保防雷效果。

  2.2 防灾减灾中心的市场化

  2.2.1 防灾减灾中心的市场化要考虑是否能盈利问题的,防灾减灾中心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需要的费用是很高的,而且没有包括人员成本,因为所有人员都是事业编人员,财政发工资冲抵了人员成本,而如果防灾减灾中心的市场化了,由于防雷减灾工作自身特点,人员成本会成为主要成本,增加了成本怎样拟补?提高收费单价显然不可能,与现在为企业减负相冲突,只有增加防灾减灾工作的总量,改变现在只有部分建设单位进行建筑防雷装置审图、检测工作,防雷减灾工作要对所有建设单位全覆盖,

  2.2.2 气象防灾减灾中心的市场化要考虑社会的接受程度,防雷减灾工作是带有强制性,并不完全是市场需求,在很多地区以单位的名义都很难开展工作,如果让一个经营主体开展这项工作就更困难了,加强宣传和执法是关键,防雷减灾工作覆盖面越广,社会接受程度就会越高。

  2.2.3 气象防灾减灾中心的市场化要确保良好的制度约束,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市场化后要确保和气象局彻底分割,气象局的人员不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工作,更不能有资金往来,一个地区要引进或成立两家以上企业,形成竞争格局,原来气象局防灾减灾中心的人员承担着监督防雷减灾工作,真正有一名运动员变成一名裁判员,这样的制度约束可以避免市场化的防灾减灾中心成为红顶中介。

  结束语

  规范化和市场化将成为防雷减灾工作的发展趋势,这将有效的提高防雷减灾工作的服务水平,增强防雷减灾工作的活力,雷电灾害少了百姓受益,同时促进气象局转变职能,准确定位,增强工作效率,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科技水平。

  参考文献

  [1]丁旻.贵州省学校雷电灾害应急预案编制探讨[J].建筑安全,2013,28(6):36-38.

  [2]陈佩奇.城市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的标准化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3]胡淑娟,叶智.气象防雷工作的社会管理有关问题的研究[J].赤子,2014,(4):255.

  [4]杨荣,赵敏,张朝斌等.搞好气象局防雷工作的具体途径及方法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300-300.

  [5]景哲.防雷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与创新,2015,(9):73-74.

  [6]]姬文佳.搞好气象局防雷工作的具体途径及方法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2,32(8):181.

  赵文哲 宋向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