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 关键字:脊髓,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 发布时间:2014-11-10 15:11

  【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患者进行肢体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脊髓损伤患者180例并发静脉血栓16例,经精心治疗护理,无1例死亡发生。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有效护理,减少花费,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脊髓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脊髓损伤创伤后手术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近年呈明显上升趋势,在未采取任何护理干预措施的情况下,脊髓损伤(SCI)患者并发DVT的几率高达81%[1]。静脉血栓主要是血液成分在静脉系统内形成血凝块。一般认为发生下肢的静脉血栓与脊髓损伤患者下肢功能丧失,及长期卧床,静脉血流缓慢或血液粘稠,下肢血液回流较差,易形成静脉血栓。自2012年6月-2013年12月我科共收住脊髓损伤患者180例,并发静脉血栓16例,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2年6月-2013年12月我科共收住脊髓损伤患者180例,并发静脉血栓16例,其中四肢瘫10例,截瘫6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4.5岁,卧床时间2—4周。

  1.2 诊断方法

  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80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下肢静脉检查。其中16例双系静脉内径血栓范围,回声特征及官腔血流情况。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静脉内径明显增宽,血栓表现为均匀低回声。慢性血栓回声较高,回声不均,血栓部位血流信号消失或充盈缺损,并可继发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下肢静脉血栓做出明确诊断,同时可通过动态观察判断疗效,不失为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由于其敏感性、准确性高,为无创检查,无禁忌、可重复检查,作为首选辅助检查诊断方法。

  2 结果

  1例患者并发肺栓塞后转呼吸科经治疗后治愈,余15例患者经治疗后血栓消失,超声显示再通,无1例死亡发生。

  3 护理措施

  3.1 肢体护理

  抬高制动患肢,抬高肢体15-30°,肢体下垫一软枕,避开腘窝,利于静脉回流。避免在此下肢行静脉穿刺与输液及股静脉穿刺。注意下肢保暖,勿揉捏,挤压。卧硬板床,宜取平卧位。按时平衡翻身。加强护理,防止压疮等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3.2 观察护理

  定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及双下肢皮肤温度,湿度,有无肿胀,足背动脉搏动,及双下肢同一部位周长等情况。注意询问有无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心悸等不适。时刻要警惕肺栓塞的发生。如病情发生异常,则及时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抢救。

  3.3 饮食护理

  血液粘稠是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重要原因,患者应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清淡饮食。如:鸡肉,牛奶,鱼肉,各种红肉,各种豆制品。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充足的水分,以降低血液粘稠度。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以免增加腹内压,影响下肢静脉回流。还可防下肢血管内压力突然升高,使血栓突然脱落形成新的危及生命的栓塞。

  3.4 抗凝治疗的护理

  遵医嘱给予疏血通6ml或血栓通0.5g加入250ml5%葡萄糖NS250ml中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钙4000u-5000u皮下注射,每日两次。华法林2.5mg口服,每日一次。治疗过程中观察生命体征,凝血功能的变化。确定有无出血倾向,及时发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黑便及血尿等情况。

  3.5 功能锻炼

  停止患肢肌肉的被动运动及按摩,立位等治疗,禁止电疗,以免导致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可以做踝关节跖屈,背屈,踝内旋及外旋的被动运动。治疗一周后,逐渐恢复关节活动度训练。可进行等速肌力训练,并进行被动和主动运动,还可行紫外线照射和超短波治疗。但对其它肢体可继续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等康复治疗。

  3.6 心理护理

  脊髓损伤患者本身心理变化很大,表现紧张、萎靡不振、抑郁等,病人由于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个人生活、婚姻、工作、前途等会有许多考虑,再加上并发症对患者的打击就会更大,因此护士要针对病人的情况进行安慰和鼓励,取得病人信任。医护人员诚恳、真挚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对患者都是莫大的安慰。通过护患之间的良好交往,护士对病人的疏导,激发病人的信心,使其能正确对待疾病,正确对待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对前途树立信心。以调动病人在各项治疗护理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以坚强的毅力来配合各项康复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进行。

  4 讨论

  脊髓损伤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时间介于手术后至康复锻炼前这段时间。脊髓损伤患者由于活动受限和长期卧床,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或血液粘稠,便秘和泌尿系统感染,都可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脊髓损伤患者属于易发生静脉血栓高危人群,所以对脊髓损伤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卧床期间可对瘫痪肢体进行被动运动,按摩,间断气压治疗,穿着长筒弹力袜和弹力绷带,减少平卧时间,睡眠时稍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循环。运动对肢体起到血液泵的作用。由于肌肉的收缩,能促进机体局部或全身的血液循环并对下肢静脉起挤压作用,促进血液回流,减轻静脉瘀滞,从而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做好脊髓损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阮庆,朱庆三.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成因及预防[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1):188.

  邢丽娟 马蕾 吴瑞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