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方法探讨

  【摘要】随着中医药事业向国际化、现代化的不断迈进,中医理论研究和中药质量监控已引起重视,而中药煎煮方法的规范却仍是空白。但历代医家很早就认识到,除“理、法、方、药”外,正确的中药煎煮法也是保证中药临床疗效的关键环节,不容忽视[1]。因此针对目前普遍存在重诊断、治法、方药而轻煎服法的误区,本文将从煎药容器、煎煮时间及次数、煎药火候、煎药溶媒及用量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探讨中药合理的煎服方法奠定基础,从而在保障中药疗效的基础上减少中药材的浪费。

  【关键词】中药;煎煮方法;中医文化

  1 煎药容器的选择

  一般认为瓦陶器最佳,因性质稳定、价格便宜、受热均匀、保温。其次是搪瓷、银器具,忌用铁、铜、锡等金属容器,因为金属器虽传热快,但化学性质极不稳定,易与药物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降低药物溶解度,改变药物性能或产生有毒物质,从而影响了药物疗效并损害人体健康。为保证中药疗效和用药安全,建议使用化学性质稳定的瓦陶类器具供煎药专用。

  如今医院药房普遍使用高温高压煎药机熬制中药,其内胆为不锈钢材质。刘学萍等认为不锈钢质轻、受热快、耐酸、耐碱、耐腐蚀,化学性质较稳定,是一种优良的煎药器皿[2]。而也有人认为不锈钢是含有铬、铜、镍、钛等金属元素的合金材料,用于煎煮药物时其中的金属元素也可能和药物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从而降低药效成分或产生毒性物质,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对于目前医院药房普遍使用的不锈钢煎药机是否适于煎煮中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 煎药的时间及次数

  现代主要是根据药材的质地和主治功用来确定煎药时间,具体一般来说,花、叶、草类因结构组织疏松,多含挥发性成分,应避免久煎,通常第一煎煮沸约15min为宜,否则易引起有效成分破坏或散失;根、茎、果实类则宜煎煮25min左右较佳。含有毒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破坏药物例外,如附片、川乌、生半夏、生南星等则应久煎以破坏其毒性成分保留有效成分,而大黄、番泻叶、钩藤、徐长卿等所含的有效成分易被破坏降低疗效,则应减少煎煮时间或直接开水泡后服用;而对于贝壳、矿石、角骨类组织结构致密而坚硬,多需久煎至60min才能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从处方功用分析,如以挥发性成分起效的药物,如解表药、化湿药一般煎煮约20min左右即可。而用于滋补强壮的补虚药往往沸后煎煮60min。

  现在无论是患者自煎还是药房代煎,人们为了节约时间,往往采取一次性长时间煎煮,且错误地以为时间越久,药味越浓越好,而忽略了煎煮时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不断溶解扩散到水中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随着溶液中溶质浓度的不断增加最终达到平衡,这时溶液中的有效成分不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反而会使有效成分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遭到破坏,导致药效降低[3]。那么,换水再煎就很必要[2]。目前医院药房普遍使用的中药煎药机一次性煎煮法欠妥,为了最大程度的保障药效成分,发挥最大疗效,多应煎煮两次为宜。

  3 煎煮的火候

  中医把煎药温度称为火候,有武火、文火之分。各类中药在遵循此煎煮规律同时,应根据药材的性质和质地不同,而确定文火煎煮时间的长短。如藿香、薄荷等含挥发性成分应避免久煎,先用武火迅速煮沸后改用文火略煎即可。而补益滋腻药、贝石类及乌头、附子等有毒药物煮沸后宜慢火久煎。

  4 煎药的溶剂及量

  煎药前多需先用溶媒浸泡30~60min(特殊药味除外,如番泻叶治便秘,胖大海治咽痛,可直接开水泡服),以利于有效成分溶出。一般根据饮片坚硬度与吸水快慢,用35~45℃水淹没饮片2~3cm浸泡湿透为宜。不宜用开水和过冷的水,如果水温过高,致药材中蛋白质变性凝固成膜,包裹于药材表面使水分倒难以进入药材中心,同时也阻碍了有效成分的溶出;而水温太低,又影响扩散速度,因此冬天特强调用温水外,其它季节室温即可[4]。

  溶剂的多少会影响药物疗效,太少会限制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太多则会降低药物的浓度,而且药量太多病人难以服下甚至致水湿过多引起腹泻。药剂以淹过药面2~3cm或是一煎二煎得药液400ml为宜。而实际确定溶剂用量时应综合考虑药物总量、煎煮时间、药材吸水度及所治疾病等因素。如布楂叶、金钱草之类的药材,因用量大、蓬松难以浸入溶媒中,往往要加大水量,但此类药有效成分较易于溶出,不可久煎,加水量又不宜过多;而对于狼毒、附子、川乌、草乌等药含有毒成分,需要久煎以减轻和消除毒性,因此用水量就要相对多些,此时就不能以浸过药面为度;对于解表剂、清热药等因含有挥发性有效成分则不宜久煎,用水量则不宜过多。

  5 展望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介绍,能引起医生、药剂师及患者的重视,加强医嘱指导病家正确用药,以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同时加深对中药疗效和煎煮方法关系的探讨,以进一步明确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正确的指导中药的煎煮。减少药材浪费并最大限度的发挥中药疗效,保证临床应用时中药疗效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也希望中药专业人员能设计一张中药汤剂煎煮法说明书,其上分列若干项,病人可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相应选项,从而明确具体药方的煎煮要领。最后各个医疗机构可培养一批专业的煎药人员,以更好地指导病人正确煎服中药。

  参考文献

  [1]徐及敏,李紫霞,任玉文等.汤剂正确煎服法对中药疗效的影响[J].当代医学,2009,15(18).

  [2]刘学萍.如何正确的煎煮中药[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1):165-166.

  [3]张兆旺.中药药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4]沈自强.论中药的煎服法[J].内蒙古中医药,2012(01):75.

  唐乔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