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当化精神文明的体现,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面貌及民族精神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直以来,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备受人们的关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不难发现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该文对当前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一直以来,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备受人们的关注。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性、可塑性强处于人生发展的基础阶段,思想品德正处于“质”的变化,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当化精神文明的体现,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面貌及民族精神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我国教育部已经颁布以“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为主要内容的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不难发现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对当前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几点对策。
当前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师教育方法及教学模式落后。一直以来传统的“注入式”教育模式仍然普遍存在,常常出现老师在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在台下被动的听。教师身为教育的主导者并没有清楚的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主人的实质,更没有体会到自身职责的重要性。21世纪的小学生活泼好动,这种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使他们对思想品德课失去了兴趣,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将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对知识的独特见解完全掩盖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没有全面的去了解,都将自己内心世界与情感世界在学生面前封锁,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更缺乏情感上的交流。这样一来,学生的情感得不到发挥,对课文内在感情的感受力无法增强,调动学生真情实感就显得困难,使思想品德学习失去了思想性和趣味性,成为空洞的政治说教
学生、学校对思想品德教育认识不到位。据调查了解,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只是为了考试为了最后的分数,于是追求分数,只注重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认为思想品德教育不重要。在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时,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处在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对思想品德课兴致不高。如果说学生在进行思想品德课学习时,不跟着老师思维走,老师问一句,他才答一句,不去思考课堂学习思想品德的真正含义及观点,那么学校开设思想品德课程将毫无意义。同时,有些学校对思想品德教育认识也不到位,不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随便派其它任课老师兼代。学校这种“重智育、轻德育”的行为无形中使学生对思想品德产生误解,使思品课失去地位。
家庭对学生影响严重,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现在的小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而大部分家长视他们为“掌上明珠”过分溺爱,并不注重学生的学习,更觉得思想品德教育可有可无。而且部分家长在自己子女面前不注重个人“形象”时而大暴粗口,时而垃圾乱扔等等,诸不知自己的行为习惯、言行举止对子女人格塑造带来的影响。小学生的心理不成熟,往往把父母作为榜样,多少犯罪的少年都是因家庭影响,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导致道德人格扭曲。
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对策
激发兴趣,增加情感改变教育观念及方法。教师身为教育的指导者要清楚的意识到思想品德课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及学生观,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与新型师生关系。意识到课堂教学不仅是一味的知识枯燥的传达与单方面的倾听、吸收的过程更是师生之间一种情感的相融,教学过程中多增加一些师生互动及情感交流。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内在动力。教师应通过课堂及课外对每个学生实际情况全面了解后,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取向与所学思想品德内容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接受课堂所讲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品德及行为习惯。
演绎道德行为,增强思想品德观念意识。从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及学生在家庭影响下自身对思想品德的忽视都都可以看出大家思想品德观念意识比较薄弱,因此增强思想品德观念意识工作刻不容缓。小学生尚未步入社会,各方面能力还不成熟想要他们深刻明白某一道理或观念,只有让他们身临其境,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真正明白真谛。那么,这就要求学校要多进行道德行为演绎,把真实的社会现象及思想品德行为搬进校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进行道德体验,让学生意识到思想品德与我们真实生活息息相关,纠正其错误观念并规范其行为。
思想品德生活化并构建思想品德评价体系。学生有了对思想品德观念各方面初步意识后,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及生活实际对思想品德行为进行生活化教育。不管是课堂还是课后如发现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要及时给予指导,如平时乱扔垃圾、别人发言时吵吵闹闹、升国旗不立正或敬礼等等。通过生活中各种细节处处体现思想品德,从而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同时,学校应构建思想品德评价体系,使学生在进行思想品德学习过程中相互监督、相互评价、相互约束共同进步,规范日常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班风、校风。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人生观、道德观起着关键性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出,学校及教师更要做好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把它当作重点“工程”来抓,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各方面实情,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接受思想品德观点并规范其行为,构建良好班风、校风,从小养成良好品德习惯。
(作者单位:内蒙古商都县小海子镇中心校)
王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